黄念祖居士1988年讲于北京 中国佛学院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十九、闻名发心愿。二十、临终接引愿。)
第十九、闻名发心愿(“临寿终时”以下是第二十愿)。愿文大意是: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听到我的名号,就发起了殊胜的菩提心。既发大心,必有大行,所以勤修种种功德,依佛的教导,坚定进修六度,不怕任何挫折与阻挠,自心坚固,决不退转,并且用所修一切善根回向净土,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专一其心,持念佛号,白天与黑夜都没有间断。以下便是临终接引愿,这样修持必得接引往生的胜果。
本愿的重点在“发心”。“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本经的纲宗,经中多处提到。为了大家能深入了解,所以每处都采集古代大德及经论中的殊胜开示作注释。譬如庐山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所见不同。所以广引诸家之说,只是为了介绍一个完整的“庐山”。但胜义菩提心也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注中种种言说只是指月的标而已。菩提心是大悲、大愿、大智慧结合一体的心。譬如油灯要有灯心、油与光明才是明灯。发菩提心功德不可思议,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譬如迦陵频伽的幼雏,还没有从蛋壳里出来,它发出的声音已经超过一切诸鸟。十方众生一闻弥陀名号就发起菩提心,这实在是阿弥陀佛的无上恩德、无上慈力。
“发菩提心”,现引证唐代朝鲜国净宗大德元晓师在所著的《宗要》说:“一者随事发心。二者顺理发心。言随事者:烦恼无数,愿悉断之。善法无量,愿悉修之,众生无边,愿悉度之。于此三事,决定期愿。初是如来断德正因,次是如来智德正因,第三心者,恩德正因。三德合为无上菩提之果。即是三心,总为无上菩提之因。因果虽异,广长量齐,等无所遗,无不苞(包)故。如经言:‘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此心果报,虽是菩提,而其花报,在于净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广大无边,长远无限。故能感得广大无际依报净土,长远无量正报寿命。除菩提心,无能当彼。故说此心,为彼正因。是明随事发心相也。所言顺理而发心者:信解诸法皆如梦幻,非有非无,离言绝虑。依此信解,发广大心,虽不见有烦恼善法,而不拨无可断可修。是故虽愿悉断悉修,而不违于无愿三昧。虽愿皆度无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随顺于空无相。如经言:‘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乃至广说故。如是发心,不可思议。是明顺理发心相也。随事发心,有可退义。不定性人,亦得能发;顺理发心,即无退转,菩萨性人,乃能得发。如是发心,功德无边。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犹不能尽。”
《宗要》里面的文字,特别重视“发菩提心”,他说菩提心有两种:⑴随事发心。在《往生要集》也称缘事菩提心,密宗称为行愿菩提心。⑵顺理发心。也就是《往生要集》里的缘理菩提心,也就是密教的胜义菩提心(胜义就是指第一义谛,胜义谛)。
第一种随事发心跟四弘誓愿是一致的。“烦恼无尽誓愿断”,是如来断德的正因;“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如来智德的正因;“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如来恩德的正因;所以断德、智德、恩德合起来,就是无上菩提之果——“佛道无上誓愿成”。以上断、智、恩德三心,就是无上菩提的因。从妙因花就结成如来无上菩提的妙果。莲花里面的莲蓬,与花落成熟的莲蓬,虽然只是一个莲实,但它的初生与成熟仍有极大的差别。可是成熟莲蓬中的一切都是从初生的幼果而来,成熟时所含也即是初生时的所含。所以经里说“发心毕竟二无别”。此下还有三句是:“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大家要知道,在这两个心里,初发心的人自己尚未得度,可是首先去度脱的不是自己而是“他”。自己仍在苦海,可是先救别人,所以说初发心更难哪(我们也要珍重自己,真要发了菩提心,千万要护持不要退失)。在这样的烦恼恶浊之中,能发起菩提心,就跟火里生出莲花一样,“是故我礼初发心。”对初发心的人他要顶礼!所以发菩提心很重要。这个心的果报虽是成佛,但是它的花报就是往生净土。因为菩提心是广大无边、无有极限,所以就能感得往生净土,而成佛作为实果。这个就是随事发菩提心。断德、智德、恩德。
⑵顺理发心。《宗要》说:“信解诸法,皆如梦幻。”首先应该相信和理解,一切诸法都像幻术所现,像梦中所见。《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的人读了并不信,得了点美金就不当是幻梦,就当作是命根子,那你就没有真理解,也没有真信。要真正相信诸法都同幻梦。“非有非无”。一般人不是着有边,就是着空边。应知“佛说诸法空,为除诸有故;若复着于空,诸佛不能度”。佛所以说诸法都是空,就因为众生着了“有”,就告诉你是空;你若因此就着于空,那么诸佛也无法度你了。所以就是“非有非空”,不落空有两边,才是《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深义。不落二边,才显真谛。真谛是什么?那是“离言绝虑”,须要离开言说,断绝思虑。所以“必须除尽有所得心,方能行至行不到处”。“行不到处”是指众生心行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常说“心行路绝”,也正是同义。心的行处也是指思虑所及之处,人们怎样“行”到这个“行不到处”呢?那就必须除尽你有所得的心。所以《心经》说:“以无所得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要先证到无所得,才能远离一切颠倒妄想,证究竟涅槃,成无上正等正觉。一般修行人总是有求有得,求妻求子,求富求贵,求吉祥,求长寿;稍好一点的想得定,想得神通,想有智慧,想说法利生,想开悟,成为什么什么。总之都是有所得心,都在思虑之中,再加上唯喜高谈阔论,最多只是相似般若。所以经云末法中修行者如牛毛,得道者如麟角。所以应该是“离言绝虑”。“依此信解,发广大心,虽不见有烦恼善法(不是说无,是不见。不见什么?不见他们的分别),而不拨无可断可修(拨无就是排除)”。不见有烦恼善法,但他也不排除有烦恼可断、有善法可修,这样就契合中道了。有善法可修,有烦恼可除,这就着到“有”边了;另一个,没有可断,没有可修,又着到“空”边。虽不见烦恼与善法,不妨仍有烦恼可除、善法可修,这正合《金刚经》无众生可度,仍终日度生的妙义。“虽愿悉断悉修,而不违于无愿三昧。虽愿皆度无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随顺于空无相”。这就是说,虽然仍愿断尽烦恼、修尽善法,可是不违反无愿三昧;虽愿度尽一切众生,可是心中没有能度的我与所度的人。这样才不落二边,随顺于空三昧,随顺于无相三昧。空、无相、无愿称为三昧,也叫做三解脱门。但是一般都把空与无相等体会偏了,成了顽空。把这个无相的“无”字当作“没有”讲了,当成龟毛兔角了,堕入断灭见了。
《金刚经》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如是的心是不可思议,发起这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议。这是顺理发菩提心。“随事发心,有可退义”。随事发心的人若遇退缘,可能退失本愿,这是缺点。例如舍利弗发菩提心已修到六住,再前进一步修到七住就不退堕。可是遇见有人向他乞讨眼睛配药治病,他割一个给他,谁知那人说左右不对不能入药,于是忍心割了第二个;那人接到眼睛用鼻子闻了一下,说这眼臭的,扔在地上,拿脚给踩了。舍利弗自想:这个大乘的行持,我办不了,算了,我别度人了,还是自度吧。他就退心了。所以这依事发心有可退义,舍利弗是很好的例子。“不定性人,亦能得发”,没有决定成就者,叫不定性,也可以发。顺理发心没有退转,因为所顺的理,就没有可退转之因了,菩萨性人(决定成菩萨的人是菩萨性),才能得发。“如是发心,功德无边。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犹不能尽”。这样发心功德无边,诸佛穷劫来说这个发心的功德也说不尽。这两种发菩提心,就是品位有不同,所以上品和下品都是智慧的问题。智慧再差只能生边地。我们现在有人只稀罕神通、稀罕入定,不知道智慧比禅定、神通重要得多。
《劝发菩提心文》里头说:“发菩提心,诸善中王。”又引《华严》的话:“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你忘了菩提心,去修种种善法,这是为魔作事业。彭绍升的《无量寿经起信论》:“是知菩提心者,诸佛之本源,众生之慧命。才发此心,已成佛道。以与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相应故。”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佛是什么?佛者觉也,三觉圆满就是佛。“无量光寿是我本觉”,众生妄执成为不觉。背离六尘,反合本觉,叫做始觉。始本不离,直趋究竟,大觉圆满,就是成佛。所以菩提心是诸佛的本源、“众生的慧命”。我们应知道,慧命比我们生命重要亿万倍。你有生命,这是人身的寿命,不见得有慧命。以广大甚深的智慧当作生命,叫做慧命。又诸佛法身拿智慧当寿命,所以叫做慧命。《四教仪》说,末代凡夫,于佛法中起断灭见,伤害慧命,忘失法身。有的人保存了生命,可是断了自己的慧命,这是因小失大。这菩提心是众生的慧命,忘失菩提心就是忘失慧命、忘失法身。所以佛教中,师恩比父母恩重。父母给你的是身体和生命,善知识给你的是慧命。因为菩提心是佛本源与众生的慧命,所以“才发此心,已成佛道”。发心是因,成佛是果。圆教妙法,因果同时,所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议。本经是三辈往生,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可见发菩提心是首要的事。
“修诸功德……昼夜不断”。发了大心,自然生起大行。倘若不修大行,证明所发的心只是狂妄的心,所以应修下文中种种功德。首先是“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大行之中,首先是信修六度(六度包括万行)坚决固定,不因任何原因退转改变。“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又用修习六度万行的种种善根,回向到求生极乐世界。“一心念我”。“一”,在这里指的是纯一坚定的信心,这个心不被他心所转换,不会被别的心——贪求心、憎恨心、愚痴心、淫欲心,侵占夺走你的信念。所谓“一心”者,就是坚定的信心,不为他心所动摇。《教行信证》说“信心即是一心”,因为信心就是清净心,清净心就是一心,所以一心就是真实清净纯一的信心。又《探玄记》:“一心者,心无异念故。”《止观》说:“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心不余缘。”一心念佛,就是念佛时心中专一,只有这句佛号。念时万缘放下,一切都不想,心中没有任何其他念头,就是“心不余缘”。这样念就是一心念。所以愿文中“一心念我(佛)”的意思,就像善导大师所说的:“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就这么专念,行也念,坐也念,卧也念,不管时间多长,念念之间都不离开这句佛号。当年他在长安教大家念佛,长安城里头没有不念佛的。善导大师念佛,每念一句佛,口中就一道光。后来净土宗五祖少康大师,也是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从嘴里出一尊佛像。“昼夜不断”。《净修捷要》说:“始(觉)本(觉)不离,直趋觉路,暂尔相违,便堕无明。”又《净语》:“念佛即是自心现。”所以念佛是直接趋向大觉的道路,但若暂尔之间打失了这一句,便立即堕在无明之中。所以愿中指出应该念念相继,白天黑夜都不间断。大家应注意,持名往生确是易行道,比任何其他法门容易亿万倍,但也绝不是悠悠忽忽所能成功的。本愿是一气贯通的,真发了菩提心,必然会走上一心专念、无有间断的道路。若不肯这样做,就证明他还没有真发菩提心。
第二十、临终接引愿。以上第十九是因,本愿是修因所得的果。愿文大意是:如以上发心勤修,念佛不断,求生净土的人,在“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阿弥陀佛同西方众多的大菩萨,一齐出现在这人之前,接引他往生。只经过“须臾之间”,大约四十八分钟的时间,就已生到极乐国土,“作阿惟越致菩萨”,称为不退转菩萨。这愿若不成就,我不成佛。这个临终接引愿十分重要,因为人在临终时正是极度昏乱与颠倒。宋代很有名的高僧灵芝大师说:“凡人临终,识神无主。善恶业种,无不发现。或起恶念,或起邪见,或生系恋,或发猖狂。恶相非一,皆名颠倒。”正当临终时,人的识神已经昏乱,不能做主。“善恶业种,无不发现”。你这一生所作的善事、所作的恶事,在你自己八识心田所留的种子都要发现。人在临死时,他一生所作所为都要在心里头出现。作了坏事,心里非常痛苦,有的会起恶念,或起邪念。例如有人一生吃素,临终忽然要吃肉;有的修行了几十年,临终骂佛。种类很多。或者贪恋世间,不能放下;或者猖狂发疯,种种恶相,都叫做颠倒。所以临终的时候,四大分离已经苦不可言,再加上颠倒,这个时候想用功(有很多人还希望临终能用功),凡夫是很难办到,要是没有特殊的修持,那就是不可能了。现在所凭仗的,唯赖弥陀大愿的加被。幽溪大师的《圆中钞》说:“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弥陀,而来拔济。虽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娑婆世界的众生,虽然能念佛,可是他浩浩荡荡的如同洪水一般的见惑、思惑,实在并没有断。不但没有断,连伏都没有伏,压伏一下都没有办到。在这种情况下,而能在临终的时候,“心不颠倒”,能念佛,“原非自力而能主持”,单靠自己的力量是没有办法的。专靠自力,不能主持(种种的因缘来干扰),所以全仗阿弥陀佛前来拔除业障救济。这个时候,完全是仗弥陀来接引救济的大力。虽然本不是正念,可是能生正念。所以“心不颠倒”,往生极乐,这全仗佛的加被力。我们现在做一点事情,都在佛的加被之下,才能够圆满你的所愿。大家日常念诵的《阿弥陀经》,秦代鸠摩罗什大师所译,这段经文是:“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罗什大师因为“秦人尚简”(中国人喜欢文字简要),所以译文极简,但仍可体会到,临终的人所以能心不颠倒、往生极乐,是因为佛与圣众现在其前。至于唐代玄奘大师所译叫做《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文字较详,经义明显。经文是:“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从经文可见,是由于阿弥陀佛慈悲加佑,让临终的人心不颠倒昏乱,正念分明,随佛往生。《悲华经》就更加清楚,经文是:“临终之时,我当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其人见我,即于我前,得心欢喜。”他看见佛来接了,就欢喜了、放心了。佛这个时候,“入无翳三昧(翳是翳障),以三昧力故,在于其前,而为说法。以闻法故,寻得断除一切苦恼,心大欢喜。其心喜故得宝寘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无生忍。命终之后,必生我界。”以上《悲华经》的文更详尽,因佛来接,临终之人生大欢喜心。佛当即入无翳三昧,因这个三昧的加持力,佛为他演说妙法,当他闻法之后,当下断除一切烦恼,如梦初醒,如一灯照破了千年的积暗,所以生大欢喜心。这个“大”字,不是与小相对的大,是绝对的大,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大。当下就证入宝寘三昧,因为这个三昧的力量,心能安住正念,并得无生法忍(安住在无生法中,八地以上菩萨才能契证),所以命终之后,必定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唐译》与《悲华经》帮助《秦译》显明净土法门是他力门果教派。这与本经愿文完全一致。所以“临终接引”是非常重要。
善导大师说:“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佛所以出现于世,唯独就是要说弥陀本愿之海。那其余说那些是什么,怎么说“唯说”呢?如果不能接受,就这两句话还不能懂。所以“佛经语深”!一个法门的深浅,不在于名词术语之多繁难。就这两句话有什么难懂,但只有佛跟佛才能究竟彻底。所以这才能体会难闻。往往在大家看见很平常的语句之中,而最深最奇特之法在里面。
“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即阿鞞跋致,翻译华文就是不退转,这是菩萨的阶位。不退有三类:第一、位不退。所得到的地位不再降低,已经作了圣人的同流(入圣流),不再往下退变为凡夫了。藏教的初果(证了小果)已入了圣流,他就不是凡夫了,当然还要七个来回才最后证果。还有通教的见地、别教的初住、圆教的初信,这都可以达到位不退。第二、行不退。永恒是度生的大乘行,不再退为只求自度的二乘,度生之行不退,须要别教的十向、圆教的十信、通教的菩萨,藏教根本没有资格,他没有发大乘心。第三、念不退。是“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萨婆若海就是如来的智慧之海。你每一念都流入如来智慧之海,那远远不是凡夫了。这须要别教的初地才到念不退。别教是纯一大乘的教,别教的菩萨正是通常所说的地上菩萨,这才能到念不退。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正因念念都是如来智慧,所以别教地上菩萨才能达到这个境界。远离两边,妙契中道,破一分无明、见一分法身,才开始证到念不退。所以明真长老跟我说:“这个念头还是老跑。”那就不是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这都是真实话,他没有吹嘘自己。往往因为这些大德说他真实的话,我们就赞叹。所以别教要登地,圆教到初住,才是破无明(禅宗开悟是短一个时间伏了无明,能见法身,但那是刹那间事,是初关;要能安住于法身就是破重关)。念念流入是破无明了,不是悟,悟当然是证悟,能够见一见法身是有所证,但证底下加了一个悟字,不是单纯地证。可见本愿十方众生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都是阿鞞跋致。《要解》又说:“今净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五逆十恶带业往生,也同于地上菩萨同证三不退,这实在是十方世界之所无,极乐净土所独有。所以蕅益大师赞叹极乐,说极乐之最殊胜者在于它的凡圣同居土。凡夫去了就是阿鞞跋致。他虽然是阿鞞跋致,他不退转了,可是他还是凡夫;虽是凡夫,可是他已是阿鞞跋致。这十方世界之所无,是情见所不能达到的地方。所以印光大师赞叹说:释迦牟尼佛来注《阿弥陀经》,也不能超过蕅益大师。就在这个地方。这一个十分矛盾的在极乐世界统一了,完全是弥陀大愿之力!为什么你念《药师经》修得非常相应,药师佛说:临终的时候,我派多少菩萨护送你到极乐世界。因为此土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一般还都是生到凡圣同居土,不是生到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所以还是容易去。那往生之后所贵者,就是成为阿鞞跋致。所以十方诸佛赞叹就是如此,又容易又殊胜。你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是不殊胜,殊胜的东西往往不容易得到。往生极乐是第一容易、第一殊胜,极容易、极殊胜,同时并得,真是不可思议。所以蕅益大师赞叹:是十方世界之所无,唯极乐所独有。如是胜异超绝(胜是殊胜,异是奇异,超是超出,绝是绝妙),言思莫及。“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蕅益大师的赞叹是发自肺腑。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是这样的超情离见,这是极乐唯一独特超异之处。凡夫往生都不退转,并且寿命无量,所以都是决定成佛,这不是凡夫卜度计较的思惟心所能测。如果不是当人的妙明真心,众生本有的佛性登峰造极,持名的奇异功德,弥陀大愿的弘力,如何能有这样殊胜的妙果。这正是六字洪名一乘愿海的不可思议功德。就像射箭箭靶子的红心,第十八愿、闻名往生都是阿鞞跋致,是红心当中的红心。所以宗门常说:好手当中称好手,红心里面中红心。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刹,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二十一、悔过得生愿。)
第二十一、悔过得生愿。重点在悔过。本愿前部与十九愿非常接近,愿文大意是:十方众生听到弥陀名号,就至心向往,一心想念极乐国土,并且“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非常坚固没有退转,培植众德的根本,勤修种种功德,广种善根。“德本”,念佛是诸善中王,也是德中的根本。今生闻名发心,悔过向善,以至诚的心来回向求生。“欲生极乐,无不遂者”,没有不满愿的。临命终时蒙佛加被,不堕三恶道,往生彼国。是为本愿之殊胜慈德也。故云“四十八愿,愿愿皆为众生”。大悲慈父,恩德无极。我辈佛徒,当何以报?
把本愿与十九愿相比较,两者基本相同,唯一重要差别,第十九愿中“一心念我,昼夜不断”是专修持名,本愿是“植众德本”,是兼修或其他不同于专修的修持。这不宜把植众德本当成也是专念名号,那便与第十九愿重复。这是不应该出现的。第十八、十九两愿都是专重持名,本经的纲宗也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足证专修持名是净土宗。但从古至今持咒、诵经、参禅,以及种种兼修而得到往生的,也常见于多种著述之中,这正在本愿所摄之内。最明显的例子,蕅益大师说参禅的人不必放弃禅而改修念佛,只要把参禅功德回向极乐就对了,大师真不愧为“真佛眼”,是开显弥陀本心的大善知识。
本愿以下阐明“悔过得生”的特点。过去生中有很重罪恶的人,我们就以悟达国师是最好的例子:他在隋朝是国师,在汉朝时他是袁盎,给国王献策把宰相晁错给杀了,晁错含冤不服多少生要报复,但就是没有机会,他都是高僧,一直等到隋朝,国王雕了檀香的宝座请他升座说法,他在升座时有一念自满,在汉朝的冤孽就找上他了,马上长了两个人面疮。所谓人面疮,长在膝盖上(膝盖是神经、关节最多的)像个人脸,有时去看戏,也要把人面疮露出来让它看戏,会吃东西种种的痛苦,这是一种冤孽病。我们要说我这一生没干坏事,你前生干什么来着谁知道啊?种种的宿业。“若有宿恶”。过去多生直到今世所造下的罪恶叫做宿恶,一般人肯定是有,但往往不自知。若有人听了佛的名号,恭敬和不恭敬的差别也很大。所以“一切罪从忏悔灭,一切福从恭敬生”,尊法重道是恭敬心。罪只有从忏悔灭,不能够以做好事来赎罪。做好事得福报,做坏事是恶报。你要消灭这个报,只有靠忏悔,承认自己的罪恶,虔修忏法,痛心悔改,誓不再犯。学道作善,持经持戒,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这人在寿命终了之后,不会再堕三恶道,立即生到极乐国土。所以按他前生的罪恶,原本应该入三恶道,但以弥陀大愿加被,直接往生极乐;既生极乐,就永远不再入三恶道,这就是一乘愿海的无边功德。所以此土人民纵有宿业重罪,都可以带业往生。目前海外有人认为不能带业往生,消业才能往生;也有人说带业往生是带善业,这都不符合经义。第一愿中的“不复更堕恶趣”,与本愿的“不复更三恶道”,都表明往生的人仍有再入三恶道的罪业,现因弥陀大愿加被而往生极乐,不再堕三恶道。所以带业往生之说是肯定的,历见于种种古德的伟著,不能否定。至于带业必须是指恶业,若带善业那就用不着说了。至于消业之说,请看蕅益大师所说:念念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若人每天早中晚三个单元的时间都在念佛,每念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了一百年,所能消者只是像人手指甲上所带的一点点土,所没有消的还是像整个地球的土。请问这业怎么消?所以万不可用消业往生来代替带业往生,那样的话就没有净土宗是易行道的说法了。所以就是带惑往生(惑就有罪业),惑没有破到了极乐世界还是凡夫,真正破了见思就是声闻缘觉;再破了尘沙无明就是菩萨。惑都在那儿去破,业都在那儿去消。据笔者之意,消业两字也有重要性,本愿中的悔改就表明愿意消业。只要知道自己有业,肯去消业,符合本愿指示去修持,这一生消不完的罪业不管有多少,往生的时候都可以带,阿弥陀佛全部承包了,都可以托运。如果有业不肯消,那就往生不了。因为消业才是本愿的悔改行动表示。所以若是肯消业,不管还有多少未消的罪业都可以带;若是根本不肯消业,那就往生不了。
我作佛时,国无妇女。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刹土。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二十二、国无女人愿。二十三、厌女转男愿。二十四、莲华化生愿。)
第二十二、国无女人愿。愿文是:“我作佛时,国无妇女。”就是说:我成佛的时候,我的国土之内没有妇女,都是男子,三十二种大丈夫相。这正是极乐世界没有退缘的主要原因之一。经中说,人世中男女间的爱欲,是学道最大的障碍;所幸只有这一个,若再有相等的另一个,那么一切人世间众生都没有希望解脱了。现在极乐只有男子,所以这致命的障碍也没有了。
第二十三、厌女成男愿。愿文是:“若有女人”到“来我刹土”(共八句)。愿文大意是:若有女人,闻我名字,能得到清净无染、无疑无垢、远离烦恼过恶的信心,发菩提心,厌恶与忧患自己这个女身,于是希望舍弃女身,求生极乐。深信切愿,必起念佛之圣行。蒙佛本愿加威,在命终之后,立即化为男子,往生极乐刹土。这愿既表示有愿必满,有人厌恶自己的女身,在往生时自然化为男子;再者表示极乐国中没有妇女,十方世界的女性只要如法修行,并厌患女身,在临终时自然转成男子,随即往生。例如《法华经》八岁的龙女成佛,当时也是先化成男子,然后立即成佛(在密教中,女身也可成佛)。
第二十四、莲华化生愿。大意是:十方世界种种众生,凡是生到极乐世界的,都是在七宝池莲华中化生。是在七宝池、八功德水中的莲华里变化生长出来,所以叫做莲华化生。这是超于胎卵湿化四生的化生,不须要父母,不须要外缘,就是只须往生者的功德和弥陀的愿力相应,就自然化现而有身。在《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西方安乐世界,今现有佛,号阿弥陀。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以此功德,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见已,寻生庆悦,倍增功德。以是因缘,所生之处,永离胞胎秽欲之形,纯处鲜妙宝莲华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奕。”所以不是血肉之躯,也不须要父母,都在莲华中自然化生,清净无垢,神通智慧,放大光明,俱如菩萨。即弥陀此愿之所感证。莲池大师《弥陀疏钞》说:“六趣众生,则中阴之身自求父母。往生善士,则一弹指顷,莲华化生。是莲华者,乃卸凡壳之玄宫,安慧命之神宅。”意为:六趣中一切众生,命终之后,中阴身现,于此身中,依自身宿业因缘,往求世间父母。投身母腹粪秽之处,结成浊染罪业之体。何如往生之善士,临终蒙佛接引,一弹指间,化生莲华之中,径生安乐之国。此莲华者,实为行人脱卸凡夫罪身之玄幽宫殿,安养当人慧命之神妙舍宅也。以上数语深表弥陀大愿,悲心至极,妙德难思。至于为什么要用莲花?根据《大日经疏》:“如世人以莲华为吉祥清净,能悦可众心。今密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莲华,为最秘密吉祥。一切加持法门之身,坐此莲台也。”世间喜欢莲华,觉得莲华很吉祥、很清净,出淤泥而不染。在密法方面,也是认为妙法莲华最秘密吉祥。又天台宗说莲华中表极殊胜的大法:⑴花多果多。有的是有花无果,有的有果无花(无花果),但莲花是有花有果;不但是有花有果,而且是花多、果也多。你看花里有很多瓣,果里有很多莲子。⑵它不但花多果多,莲华最殊胜的意思是“因果同时”,表现了最殊胜之法,也就是很难信之法,很难思之法,因和果同时出现了。我们一般的想法是从因到果,是先有因而后才有果,这就是一般的渐教,那就三大阿僧祗劫不断种因,不断得果,不断辗转增上。但圆顿之教是因果同时,所以净土宗说“念佛时即见佛时,见佛时即成佛时”。那么你念佛时就是成佛时。所以比宗门还要顿,宗门是开悟之后,才是是心是佛。而你心在造其他的业,也是因果同时,你的果就出现,就去受业果报。为什么一切佛都坐在莲华上?就表示所显现的是因多果多、因果同时。所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你才发菩提心已经成佛了。这些说法全是圆顿法、圆顿教,所以念佛时即见佛时,见佛时就成佛时。一声佛号一声心,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全体是当人的妙明真心。所以往生极乐在莲华中化生,正显因果同时,不可思议。极乐世界的九品莲华,正是显大日如来的密意,莲华是最秘密、最吉祥。
相关链接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前言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01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02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03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04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05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06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07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08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09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10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11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12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13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14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15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16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17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18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19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20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21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22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23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24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25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26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28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29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30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31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32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33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34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35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36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37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38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39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40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41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42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43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44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45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46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52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53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54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55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56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57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58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59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60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61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62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63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64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65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66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67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68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69集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