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景德传灯录 第七卷

发布时间:2019-06-04 11:37:06作者:大悲咒功德网

  景德传灯录 第七卷

  怀让禅师第二世四十五人。马祖法嗣十八人见录。知

  潭州三角山总印禅师。

  池州鲁祖山宝云禅师。

  洪州泐潭常兴禅师。

  虔州西堂智藏禅师。

  京兆章敬寺怀晖禅师。

  定州柏岩明哲禅师。

  信州鹅湖大义禅师。

  伏牛山自在禅师。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

  籍陵芙蓉山太毓禅师。

  蒲州麻谷山宝彻禅师。

  杭州盐官齐安禅师。

  婺州五泄山灵默禅师。

  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

  京兆兴善惟宽禅师。

  湖南如会禅师。

  鄂州无等禅师。

  庐山归宗寺智常禅师。

  韶州渚泾山清贺禅师。紫阴山惟建禅师。封山洪浚禅师。练山神玩禅师。崛山道圆禅师。玉台惟然禅师。池州灰山昙觊禅师。荆州新寺宝积禅师。河中府法藏禅师。汉南慈悲寺良津禅师。京兆府崇禅师。南岳周禅师。白虎法宣禅师。金窟惟直禅师。台州柏岩常彻禅师。乾元晖禅师。齐州道岩禅师。襄州常坚禅师。荆南宝贞禅师。云水靖宗禅师。荆州永泰寺灵湍禅师。潭州龙牙山圆畅禅师。洪州双岭道方禅师。罗浮山修广禅师。岘山定庆禅师。越州洞泉惟献禅师。光明普满禅师。已上二十七人无机录语句不录。

  怀让禅师第二世法嗣。

  ○卷七三角总印

  潭州三角山总印禅师。僧问:如何是三宝。师曰:禾麦豆。曰:学人不会。师曰:大众欣然奉持。

  师上堂曰:若论此事,眨上眉毛早已蹉过也。麻谷便问:眨上眉毛即不问,如何是此事。师曰:蹉过也。麻谷乃掀禅床。师打之。麻谷无语。长庆代云:悄然。知

  ○卷七鲁祖宝云

  池州鲁祖山宝云禅师。问:如何是诸佛师。师云:头上有宝冠者不是。僧云:如何即是。师云:头上无宝冠。

  洞山来参,礼拜后侍立。少顷而出,却再入来。师云:只恁么,只恁么,所以如此。洞山云:大有人不肯。师云:作么取汝口辩。洞山乃侍奉数月。

  僧问:如何是言不言?师云:汝口在什么处。僧云:无口。师云:将什么吃饭。僧无对。洞山代云他不饥吃什么饭。知

  师寻常见僧来便面壁。南泉闻云:我寻常向僧道。向佛未出世时会取。尚不得一个半个。他恁么地驴年去。玄觉云:为复唱和语不肯语。保福问长庆:只如鲁祖节文。在什么处被南泉恁么道?长庆云:退已让于人。万中无一个。罗山云:陈老师当时若见。背上与五火抄。何故如此,为伊解放不解收。玄沙云:我当时若见,也与五火抄。云居锡云:罗山玄沙总恁么道。为复一般,别有道理。若择得出。许上坐佛法有去处。玄觉云:且道。玄沙五火抄打伊著不著。主

  ○卷七泐潭常兴

  洪州泐潭常兴禅师。僧问:如何是曹溪门下客。师云:南来燕。僧云:学人不会。师云:养羽候秋风。

  僧问:如何是宗乘极则事。师云:秋雨草离披。

  又南泉躬至。见师面壁,乃拊师背问:汝是阿谁。曰:普愿。师曰:如何。曰:也寻常。师曰:汝何多事。

  ○卷七西堂智藏

  虔州西堂智藏禅师者。虔化人也。姓廖氏。八岁従师二十五具戒。有相者睹其殊表,谓之曰:师骨气非凡。当为法王之辅佐也。师遂往佛迹岩,参礼大寂。与百丈海禅师同为入室。皆承印记。

  一日大寂遣师诣长安。奉书于忠国师。国师问曰:汝师说什么法。师従东过西而立。国师曰:只这个,更别有。师却过东边立。国师曰:这个是马师底。仁者作么生。师曰:早个呈似和尚了。

  寻又送书往径山。与国一禅师。语在国一章。属连帅路嗣恭延请大寂居府。应期盛化师回郡。得大寂付受纳袈裟,令学者亲近。

  僧问马祖:请和尚离四句绝百非。直指某甲西来意。祖云:我今日无心情。汝去问取智藏。其僧乃来问师。师云:汝何不问和尚。僧云:和尚令某甲来问上坐。师以手摩头云:今日头疼。汝去问海师兄。其僧又去问海百丈和尚。海云:我到这里却不会。僧乃举似马祖。祖云:藏头白,海头黑。

  马祖一日问师云:子何不看经。师云:经岂异邪。祖云:然虽如此。汝向后为人也须得。曰:智藏病思自养,敢言为人。祖云:子末年必兴于世也。

  马祖灭后。师唐贞元七年众请开堂。李尚书翱尝问僧:马大师有什么言教。僧云:大师或说即心即佛。或说非心非佛。李云:总过这边。李却问师:马大师有什么言教。师呼李翱。翱应诺。师云:鼓角动也。

  制空禅师谓师曰:日出太早生。师曰:正是时。师住西堂后,有一俗士。问:有天堂地狱否。师曰:有。曰:有佛法僧宝否。师曰:有。更有多问,尽答言有。曰:和尚恁么道莫错否。师曰:汝曾见尊宿来邪。曰:某甲曾参径山和尚来。师曰:径山向汝作么生道。曰:他道一切总无。师曰:汝有妻否。曰:有。师曰:径山和尚有妻否。曰:无。师曰:径山和尚道无即得。俗士礼谢而去。师元和九年四月八日归寂。寿八十腊五十五。宪宗谥大宣教禅师。塔曰元和证真。至穆宗重谥大觉禅师。

  ○卷七章敬怀晖

  京兆府章敬寺怀晖禅师。泉州同安人也姓谢氏。受大寂心印。初住定州柏岩。次止中条山。唐元和初。宪宗诏居上玄寺学者奔凑。

  师上堂示徒曰:至理亡言,时人不悉。强习他事,以为功能。不知自性,元非尘境。是个微妙大解脱门。所有鉴觉,不染不碍。如是光明,未曾休废。曩劫至今,固无变易。犹如日轮,远近斯照。虽及众色,不与一切和合。灵烛妙明,非假锻炼。为不了故,取于物象。但如捏目,妄起空华。徒自疲劳,枉经劫数。若能返照无第二人。举措施为不亏实相。

  僧问:心法双亡,指归何所。师曰:郢人无污,徒劳运斤。曰:请师不返之言。师曰:即无返句。后人举之于洞山。洞山云:道即甚易,罕遇作家。知

  百丈和尚令一僧来伺候师。上堂次,展坐具礼拜了。起来拈师一只靸鞋。以衫袖拂却尘了,倒覆向下。师曰:老僧罪过。

  或问:祖师传心地法门。为是真如心,妄想心。非真非妄心。为是三乘教外别立心。师曰:汝见目前虚空么。曰:信知常在目前,人自不见。师曰:汝莫认影像。曰:和尚作么生。师以手拨空三下。曰:作么生即是。师曰:汝向后会去在。

  有一僧来。绕师三匝振锡而立。师曰:是是。长庆代云:和尚佛法身心何在。其僧又到南泉。亦绕南泉三匝,振锡而立。南泉云:不是不是。此是风力所转始终成坏。僧云:章敬道是。和尚为什么道不是。南泉云:章敬即是是汝不是。长庆代云:和尚是什么心行。云居锡云:章敬未必道是。南泉未必道不是。又云:这僧当初但持锡出去恰好。主

  师有小师行脚回。师问曰:汝离此间多少年耶。曰:离和尚左右将及八年。师曰:办得个什么。小师于地画一圆相。师曰:只这个,更别有。小师乃画破圆相后礼拜。

  僧问:四大五蕴身中。阿那个是本来佛性。师乃呼僧名。僧应诺。师良久曰:汝无佛性。唐元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示灭。建塔于灞水。敕谥大觉禅师大宝相之塔。

  ○卷七柏岩明哲

  定州柏岩明哲禅师。尝见药山和尚看经。因语之曰:和尚莫猱人好。药山置经云:日头早晚也。师云:正当午也。药山云:犹有文采在。师云:某甲亦无。药山云:老兄好聪明。师云:某甲只恁么。和尚作么生。药山云:跛跛挈挈百丑千拙。且恁么过时。

  ○卷七鹅湖大义

  信州鹅湖大义禅师者。衢州须江人也姓徐氏。李翱尝问师:大悲用千手眼作么。师云:今上用公作么。

  有一僧乞置塔。李尚书问云:教中不许将尸塔下过。又作么生。无对。僧却来问师,师云:他得大阐提。

  唐宪宗尝诏入内。于麟德殿论议。有一法师问:如何是四谛。师云:圣上一帝,三帝何在。又问:欲界无禅,禅居色界。此土凭何而立禅。师云:法师只知欲界无禅。不知禅界无欲。法师云:如何是禅。师以手点空。法师无对。帝云:法师讲无穷经论。只这一点尚不奈何。

  师却问诸硕德曰:行住坐卧毕竟以何为道。有对曰:知者是道。师曰: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安得知者是道乎。有对:无分别是道。师曰: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安得无分别是道乎。有对:四禅八定是道。师曰: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安在四禅八定邪?众皆杜口。

  师又举,顺宗问尸利禅师。大地众生如何得见性成佛。尸利云:佛性犹如水中月。可见不可取。因谓帝曰:佛性非见必见。水中月如何攫取。帝乃问:何者是佛性。师对曰:不离陛下所问。帝默契真宗,益加钦重。

  师于元和十三年。正月七日归寂。寿七十四。敕谥慧觉禅师见性之塔。

  ○卷七伏牛自在

  伊阙伏牛山自在禅师者。吴兴人也姓李氏。初依径山国一禅师受具。后于南康见大寂,发明心地。因为大寂送书于忠国师。国师问曰:马大师以何示徒。对曰:即心即佛。国师曰:是什么语话。良久又问曰:此外更有什么言教。师曰:非心非佛。或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国师曰:犹较些子。师曰:马大师即恁么。未审和尚此问如何。国师曰:三点如流水。曲似刈禾镰。

  师后隐于伏牛山。一日谓众曰:即心即佛,是无病求病句。非心非佛,是药病对治句。僧问:如何是脱洒底句。师曰:伏牛山下古今传。师后于随州开元寺示灭。寿八十一。

  ○卷七盘山宝积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僧问:如何是道。师曰:出。僧曰:学人未领旨在。师曰:去。

  师上堂示众曰:心若无事,万象不生。意绝玄机,纤尘何立。道本无体,因道而立名。道本无名,因名而得号。若言即心即佛,今时未入玄微。若言非心非佛。犹是指踪之极则。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夫大道无中,复谁先后。长空绝际,何用称量。空既如斯,道复可说。夫心月狐圆,光吞万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复是何物。禅德,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之不及。斯乃空轮无迹,剑刃无亏。若能如是心心无知。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始为道矣。禅德,可中学道。似地擎山,不知山之狐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若如此者,是名出家。故导师云:法本不相碍,三际亦复然。无为无事人,犹是金锁难。所以灵源独耀道绝无生。大智非明,真空无迹。真如凡圣,皆是梦言。佛及涅槃,并为增语。禅德,且须自看无人替代。三界无法,何处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掣机不动,寂尔无言。觌面相呈,更无余事。珍重。

  师将顺世,告众曰:有人邈得吾真否。众皆将写得真呈师。师皆打之。弟子普化出曰:某甲邈得。师曰:何不呈似老僧。普化乃打筋斗而出。师曰:这汉向后。如风狂接人去在。师既奄化。敕谥凝寂大师真际之塔。

  ○卷七芙蓉大毓

  毗陵芙蓉山大毓禅师者。金陵人也姓茫氏。年十二。礼牛头山第六世忠禅师落发。二十三于京兆安国寺受具。后遇大寂密传祖意。唐元和十三年。止毗陵义兴芙蓉山。

  一日因行食与庞居士。居士接食次。师云:生心受施,净名早诃。去此一机,居士还甘否。居士云:当时善现岂不作家。师云:非关他事。居士云:食到口边,被他夺却。师乃下食。居士云:不消一句。居士又问师:马大师著实为人处。还分付吾师否。师云:某甲尚未见他。作么知他著实处。居士云:只此见知也无讨处。师云:居士也不得一向言说。居士云:一向言说,师又失宗。若作两向三向。师还开得口否。师云:直似开口不得,可谓实也。居士抚掌而出。宝历中归斋云入灭。寿八十腊五十八。大和二年。追谥大宝禅师楞伽之塔。

  ○卷七麻谷宝彻

  蒲州麻谷山宝彻禅师。一日随马祖行次。问:如何是大涅槃。祖云:急。师云:急个什么。祖云:看水。

  师与丹霞游山次。见水中鱼,以手指之。丹霞云:天然天然。师至来日又问丹霞:昨日意作么生。丹霞乃放身作卧势。师云:苍天。又与丹霞行至麻谷山。师云:某甲向这里住也。丹霞云:住即且従。还有那个也无。师云:珍重。

  有僧问云:十二分教某甲不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乃起立。以杖绕身一转翘一足。云:会么。僧无对。师打之。

  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默然。其僧又问石霜:此意如何。石霜云:主人勤拳带累。阇梨拖泥涉水。耽源问:十二面观音是凡是圣。师云:是圣。耽源乃打师一掴。师云:知汝不到这个境界。

  ○卷七盐官齐安

  杭州盐官镇国海昌院齐安禅师者。海门郡人也。姓李氏。生时,神光照室。复有异僧谓之曰:建无胜幢。使佛日回照者,岂非汝乎。遂依本郡云琮禅师。落发受具。后闻大寂行化于龚公山。乃振锡而造焉。师有奇相。大寂一见,深器异之。乃命入室,密示正法。

  僧问:如何是本身卢舍那佛。师云:与我将那个铜瓶来。僧即取净瓶来。师云:却送本处安置。其僧送瓶本处了。却来再征前语。师云:古佛也过去久矣。有讲僧来参。师问云座主蕴何事业。对云:讲华严经。师云:经中有几种法界。对云:广说则重重无尽。略说有四种法界。师竖起拂子云:这个是第几种法界。座主沈吟徐思其对。师云:思而知虑而解。是鬼家活计。日下孤灯,果然失照。保福闻云:若礼拜即吃和尚棒。禾山代云:某甲不烦和尚,莫怪。法眼代拊掌三下。主

  僧问大梅,如何是西来意。大梅云:西来无意。师闻乃云:一个棺材,两个死尸。玄沙云:盐官是作家。师唤侍者云:将犀牛扇子来。侍者云:破也。师云:扇子破,还我犀牛儿来。侍者无对。投子代云:不辞将去,恐头角不全。资福代作圆相,心中书牛字。石霜代云:若还和尚即无也。保福云:和尚年尊,别请人好。知

  师一日谓众曰:虚空为鼓,须弥为椎。什么人打得。众无对。有人举似南泉。南泉云:王老师不打遮破鼓。法眼别云:王老师不打。斋

  有法空禅师到。请问经中诸义。师一一答了,却云:自禅师到来,贫道总未得作主人。法空云:请和尚便作主人。师云:今日夜也。且归本位安置明日却来。法空下去。至明旦,师令沙弥屈法空禅师。法空至师顾沙弥曰:咄,这沙弥不了事。教屈法空禅师。却屈得个守堂家人来。法空无语。

  法昕院主来参。师问:汝是谁。对云:法昕。师云:我不识汝。昕无语。师后不疾宴坐示灭。敕谥悟空禅师。

  ○卷七五泄灵默

  婺州五泄山灵默禅师者。毗陵人也。姓宣氏。初谒豫章马大师。马接之因披剃受具。后初参石头。时装腰便上方丈见石头坐次便问。一言相契即住,不然便发。石头据坐师便发去。石头随后逐至门外。召云:阇梨阇梨。师回首。石头云:従生至老只是这个。又回头转脑作什么。师于言下忽然有省。便踏折拄杖。一住二十年为侍者。洞山云:当时若不是五泄先师。大难承当。然虽如此,犹涉在途。长庆云:险。玄觉云:那个是涉在途处。有僧云:为伊三寸途中荐得。所以在途。玄觉云:为复荐得自己。为复荐得三寸。若是自己为什么成三寸。若是三寸,为什么悟去。且道,洞山意旨作么生。莫乱说,子细好。斋

  唐贞元初。入天台山,住白沙道场。复居五泄。僧问:何物大于天地。师云:无人识得伊。僧云:还可雕琢也无。师云:汝试下手看。

  僧问:此个门中始终事如何。师云:汝道目前底成来。得多少时也。僧云:学人不会。师云:我此间无汝问底。僧云:和尚岂无接人处。师云:待汝求接,我即接。僧云:便请和尚接。师云:汝欠少个什么。问:如何得无心。师云:倾山覆海晏然静。地动安眠岂采伊。

  师元和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沐浴焚香端坐告众云:法身圆寂,示有去来。千圣同源,万灵归一。吾今沤散,胡假兴哀。无自劳神,须存正念。若遵此命,真报吾恩。傥固违言,非吾之子。时有僧问:和尚向什么处去。师曰:无处去。曰:某甲何不见。师曰:非眼所睹。洞山云作家。言毕,奄然顺化。寿七十有二腊四十一。

  ○卷七大梅法常

  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者。襄阳人也。姓郑氏。幼岁従师于荆州玉泉寺。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师即大悟。唐贞元中。居于天台山余姚。南七十里梅子真旧隐。时盐官会下一僧。入山采拄杖。迷路至庵所。问曰:和尚在此山来多少时也。师曰:只见四山青又黄。又问:出山路向什么处去。师曰:随流去。僧归,说似盐官。盐官曰:我在江西时,曾见一僧。自后不知消息。莫是此僧否。遂令僧去请出师。师有偈曰: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大寂闻师住山。乃令一僧到问云:和尚见马师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云:马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这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师云:作么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其僧回举似马祖。祖云:大众,梅子熟也。僧问禾山:大梅恁么道,意作么生。禾山云:真师子儿。自此学者渐臻师道弥著。

  师上堂示众曰:汝等诸人,各自回心达本。莫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若欲识本,唯了自心。此心元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根本。故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但不附一切善恶而生。万法本自如如。

  庞居士问师:久响大梅,未审梅子熟也未。师云:你向什么处下口。士云:与么则百杂碎也。师云:还我核子来。

  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蒲花柳絮竹针麻线。

  夹山与定山同行言话次。定山云:生死中无佛即非生死。夹山云: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二人上山参礼。夹山便举问师:未审二人见处那个较亲。师云:一亲一疏。夹山云:那个亲。师云:且去,明日来。夹山明日再上问师。师云:亲者不问问者不亲。夹山住后自云:当时失一只眼。斋

  忽一日谓其徒曰:来莫可拒,往莫可追。従容间,复闻鼯鼠声。师云:即此物非他物。汝等诸人善护持之。吾今逝矣言讫示灭。寿八十八腊六十有九。智觉禅师延寿赞曰:师初得道,即心是佛。最后示徒,物非他物。穷万法源彻千圣骨。真化不移何妨出没。

  ○卷七兴善惟宽

  京兆兴善寺惟宽禅师者。衢州信安人也。姓祝氏。年十三,见杀生者。尽然不忍食。乃求出家。初习毗尼,修止观。后参大寂,乃得心要。唐贞元六年。始行化于吴越间。八年,至鄱阳。山神求受八戒。十三年,止嵩山少林寺。

  僧问:如何是道。师云:大好山。僧云:学人问道,师何言好山。师云:汝只识好山,何曾达道。问:狗子还有佛性否。师云:有。僧云:和尚还有否。师云:我无。僧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和尚因何独无。师云:我非一切众生。僧云:既非众生,是佛否。师云:不是佛。僧云:究竟是何物。师云:亦不是物。僧云:可见可思否。师云:思之不及,议之不得。故云不可思议。

  元和四年。宪宗诏至阙下。白居易尝诣师问曰:既曰禅师,何以说法。师曰: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其致一也。譬如江湖淮汉在处立名。名虽不一,水性无二。律即是法法不离禅。云何于中,妄起分别。又问:既无分别何以修心。师云:心本无损伤。云何要修理。无论垢与净一切勿起念。又问:垢即不可念,净无念可乎。师曰:如人眼睛上,一物不可住。金屑虽珍宝,在眼亦为病。又问:无修无念又何异凡夫耶。师曰:凡夫无明,二乘执著。离此二病,是曰真修。真修者,不得勤,不得忘。勤即近执著忘即落无明。此为心要云尔。

  有僧问:道在何处。师曰:只在目前。曰:我何不见。师曰:汝有我故,所以不见。曰:我有我故即不见,和尚见否。师曰:有汝有我,展转不见。曰:无我无汝还见否。师曰:无汝无我,阿谁求见。

  元和十二年二月晦日。升堂说法讫,就化。寿六十三腊三十九。归葬于灞陵西原。敕谥大彻禅师元和正真之塔。

  ○卷七东寺如会

  湖南东寺如会禅师者。始兴曲江人也。初谒径山,后参大寂。学徒既众。僧堂内床榻为之陷折。时称折床会也。自大寂去世。师常患门徒以即心即佛之谭诵忆不已。且谓佛于何住而曰即心。心如画师而云即佛。遂示众曰: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剑去远矣,尔方刻舟。时号东寺为禅窟焉。

  相国崔公群出为湖南观察使。见师问曰:师以何得。师曰:见性得。师方病眼,公讥曰:既云见性,其奈眼何。师曰:见性非眼,眼病何害。公稽首谢之。法眼别云:是相公眼。古

  师问南泉:近离什么处来。云:江西。师云:将得马师真来否。泉云:只这是。师云:背后底你。无对。长庆代云:大似不知。保福云:几不到和尚此间。云居锡云:此二尊者尽扶背后。只如南泉休去,为当扶面前,扶背后。古

  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崔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云: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仰山来参。师云:已相见了,更不用上来。仰山云:恁么相见莫不当否。师归方丈,闭却门。仰山归,举似沩山。沩山云:寂子是什么心行。仰山云:若不恁么,争识得他。复有人问师曰:某甲拟请和尚开堂,得否。师曰:待你将物裹石头暖即得。彼无语。药山代云:石头暖也。唐长庆发卯岁。八月十九日归寂。寿八十。敕谥传明大师,塔曰永际。

  ○卷七鄂州无等

  鄂州无等禅师者。尉氏人也。姓李氏。初出家于龚公山。参礼马大师,密受心要。后往随州土门。尝谒州牧王常侍者。师退将出门。王后呼之云:和尚。师回顾。王敲柱三下。师以手作圆相。复三拨之便行。

  师后住武昌大寂寺。一日,大众晚参。师见人人上来,师前道不审。乃谓众曰:大众适来声向什么处去也。有一僧竖起指头。师云:珍重。其僧至来朝上参次。师乃转身面壁而卧。佯作呻吟声。云:老僧三两日来不多安乐。大德身边有什么药物,与老僧些少。僧以手拍净瓶云:这个净瓶什么处得来。师云:这个是老僧底。大德底在什么处。僧云:亦是和尚底,亦是某甲底。唐大和四年十月示灭。寿八十二。

  ○卷七归宗智常

  庐山归宗寺智常禅师。上堂云:従上古德不是无知解。他高尚之士,不同常流。今时不能自成自立,虚度时光。诸子莫错用心。无人替汝,亦无汝用心处。莫就他觅。従前只是依他解,发言皆滞。光不透脱只为目前有物。

  僧问:如何是玄旨。师云:无人能会。僧云:向者如何。师云:有向即乖。僧云:不向者如何。师云:谁求玄旨。又云:去,无汝用心处。僧云:岂无方便门令学人得入。师云: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僧云:如何是观音妙智力。师敲鼎盖三下,云:子还闻否。僧云:闻。师云:我何不闻。僧无语。师以棒趁下。

  师尝与南泉同行。后忽一日相别。煎茶次,南泉问云:従前与师兄商量语句。彼此已知。此后或有人问。毕竟事作么生。师云:这一片地大好卓庵。泉云:卓庵且置,毕竟事作么生。师乃打却茶铫便起。泉云:师兄吃茶了。普愿未曾吃茶。师云:作这个语话。滴水也销不得。

  僧问:此事久远如何用心。师云:牛皮鞔露柱。露柱啾啾叫。凡耳听不闻。诸圣呵呵笑。

  师因俗官来。乃拈起帽子两带云:还会么。俗官云:不会。师云:莫怪老僧头风不卸帽子。

  师入园取采次。师画圆相,围却一株。语众云:辄不得动著这个。众不敢动。少顷,师复来,见菜犹在。便以棒趁众僧云:这一队汉无一个有智慧底。

  师问新到僧:什么处来。僧云:凤翔来。师云:还将得那个来否。僧云:将得来。师云:在什么处。僧以手従顶擎棒呈之。师即举手作接势,抛向背后。僧无语。师云:这野狐儿。

  师铲草次,有座主来参。值师锄草忽见一条蛇。师以锄铲。座主云:久向归宗。到来只见个粗行沙门。师云:是你粗是我粗。主云:如何是粗。师竖起锄头。主云:如何是细。师作斩蛇势。主云:与么则依而行之。师云:依而行之即且置。你什么处见我斩蛇。主无语。

  云岩来参,师作挽弓势。岩良久作拔剑势。师云:来太迟生。有僧辞去。师唤:近前来,吾为汝说佛法。僧近前。师云:汝诸人尽有事在。汝异时却来这里。无人识汝。时寒,途中善为去。

  师上堂云:吾今欲说禅,诸子总近前。大众进前。师云: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僧问:如何是观音行。师乃弹指云:诸人还闻否。僧曰:闻。师云:一队汉向这里觅什么。以棒趁出大笑归方丈。

  僧问:初心如何得个入处。师敲鼎盖三下云:还闻否。僧云:闻。师云:我何不闻。师又敲三下问:还闻否。僧云:不闻。师云:我何以闻。僧无语。师云: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江州刺史李渤问师曰:教中所言须弥纳芥子,渤即不疑。芥子纳须弥,莫是妄谭否。师曰:人传使君读万卷书籍还是否。李曰:然。师曰:摩顶至踵,如椰子大。万卷书向何处著。李俛首而已。

  李异日又问云:大藏教明得个什么边事。师举拳示之云:还会么。李云:不会。师云:这个措大,拳头也不识。李云:请师指示。师云:遇人即途中授与。不遇即世谛流布。

  师以目有重瞳。遂将药手按摩。以致目眦俱赤。世号赤眼归宗焉。后示灭。敕谥至真禅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原文

  • 大悲咒注音

  • 大悲咒解释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