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鬼节,道教中元与佛教盂兰盆的差异

发布时间:2024-03-08 14:21:54作者:大悲心
鬼节,道教中元与佛教盂兰盆的差异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元节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南方亦称「鬼节」,也有说法中元节是在农历七月十四。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会命令道观寺庙的道士和尚设普渡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有些地方,尤以中国南方,是七月十四日,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部分客家人的称谓,相对的中秋为八月半)。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长达一个月。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佛教强调孝道,道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中元节是道教节日。道教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每年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会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普济群灵。

佛教徒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也叫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盂兰盆会唐代即已盛行,晚清年间,北京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庙,有条件的,如广济寺、法源寺、拈花寺、广化寺、嘉兴寺、长椿寺等都举办规模不同的盂兰盆会和中元法会。民国时期,北海公园、中山公园音乐堂等处历年七月都有「追悼阵亡将士法会」。用道(道士)、番(喇嘛)、禅(和尚)三台经,供着一个「海陆空军阵亡将士」的牌位,进行公祭。

中元节期间,老北京还有举行制法船、放荷灯、莲花灯、祭祖、唱「应景戏」等活动。

▌七月十五中元节民间禁忌大全

禁忌一:鬼节当天的阴气特别重,民间有说法,这天最好及早回家,夜晚不要停留于荒郊野外,不然很可能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观。

禁忌二:在鬼节的这些天,在吃饭的时候不要把两根筷子插在饭中央,这样好比是将香插在香炉中,犹如是在祭拜,这样非常不吉利,而且容易招来鬼魂分享你的食物。

禁忌三:鬼节的时候一定不要外出游泳或者玩水,以免发生意外。传说水鬼会到水边找替身,然后投胎转世。

禁忌四:外出时不要随意捡路边的钱财,因为这些钱可能是用来买通「阴官」的,当你捡起的时候,鬼魂会认为你是想要抢占他们的钱物,之后就会找你的麻烦,让你不得安宁。

禁忌五:不要轻易回头,当你外出到偏僻的地方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回头。即使听到有人叫你的名字,如果不是非常肯定是你熟悉的人的声音,那么你就一直往前走,以免看到不干净的东西。

禁忌六:鬼节的时候有很多祭品,而这些祭品是用来祭祀的,而不是随便让人拿去吃的。如果你胡乱拿来吃,那么很容易祸从口入,为自己招来厄运。

禁忌七:中元节当天一定不要披头散发睡觉,不然会被在外游离的鬼魂认为你是「他们」的同伴,从而来到你身边,给你带来不祥、灾祸。

禁忌八:中元节各家各户焚烧冥纸是必做的事情,而这些明显是烧给鬼魂用的。如果你在路上行走的时候,乱踩乱跳在冥纸上,会让鬼魂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不敬,会惹怒「他们」,给你带来不利。来源网络

二、佛教目连戏曲渊源

目连戏有中国戏曲“活化石”之称,辰河戏艺人则称其为“戏祖”、“戏娘”。辰河目连戏是一个庞大的剧目组合,号称“四十八本目连戏”(每本演出时间为三个小时),而实际上则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辰河目连戏的演出,配合祠堂祭祖、盂兰盆会、罗天大醮等儒、释、道的宗教祭祀活动进行。溆浦县及其周边辰溪、沅陵、泸溪、芷江、洪江、中方等县(市),沅水中上游广大地域。溆浦县历史上是辰河目连戏最盛行的地方。

二、鬼节起源

自唐朝开始,鬼节就开始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并日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半个多世纪以前,鬼节的热闹景象几乎遍及全国。随手翻开《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各地的“岁时民俗”都有记载鬼节的活动,北到黑龙江的讷河县,南至海南省的琼山诸县都能见到它的踪影。每逢此日,人们便进行祭祀、挂钱、放河灯、作“盂兰会”等必不可少的活动。

1979年9月5日,美国著名汉学家太史文在台湾第一次遇上这个节日,一阵突如其来的鞭炮声使他无法入睡。尽管如此,鬼节中的祭祀等风俗及其蕴含的“孝顺”等文化内涵,还是让太史文认为它“丰富多彩且充满活力。”也许正是从那天开始,太史文便埋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直至他后来写成一部研究专著《中国中世纪的鬼节》。

在该书中,太史文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将鬼节置于当时的宗教、伦理、历史等社会背景下,从这一发源于中国的节日展现中世纪的中国,尤其是唐朝的面貌。书的前半部分主要从佛、道等宗教情况、文献记载等说明鬼节来源,同时表达作者对鬼节的理解。后半部分中,太史文着重从神话、社会伦理(主要是家庭)角度解析鬼节,以及鬼节的宇宙观。他在文献学方面的功底,加上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得这本书荣获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颁发的1988年度宗教史领域的最佳处女作奖。

以下内容摘选自太史文《中国中世纪的鬼节》一书

鬼节的传布

唐代,人们通常按佛教说法称“鬼节”为“盂兰盆”,并将僧侣、世俗人民与祖先的利益系于这一每年更新的节庆中。这天,城中超过一半的没有信仰的居民,通过供养佛祖、菩萨等佛教人物,来求得超度祖先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施主通过布施佛教三宝而获得功德,并把它献给去世的先人。先人在获得功德后,就能在天堂或阴间地府中增加乐趣,“生活”得更好。

谈及名称来源,“盂兰盆”这一听来怪异的名称,可能源自冥间生灵的惨状,毕竟在中文中,“盂兰盆”无确切含义,人们也一直认定它出自汉语音译的外来词汇。对此,流行的理解是:“盂兰”为一外来语,描绘倒悬于冥间地狱中的人们的可怜命运;“盆”属中文词,指放置供品的钵或盘。因此,人们常用“盂兰盆”指使祖先脱离在地狱倒悬的厄运而置放供品的“钵”。

在南方,宗懔(约498—561年)记载了人们在鬼节时的喧闹气氛: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寺。按《盂兰盆经》云,“有七业功德,并幡花歌鼓果食送之”,盖由此也。……故后人因此广为华饰,乃至刻木割竹,饴蜡剪彩,模花叶之形,极工妙之巧。

不过,如果鬼节是仅限于地方性的崇拜现象,它将难以流传后世。鬼节中,人们与僧侣在仪式、物质上的联系保证了它在佛教史学中的地位,而它在祖先崇拜及乡里中的关键作用又确保它延存至近代。在中国,皇帝与朝廷的介入还进一步地促进了僧侣文化和鬼节的传播。唐朝时,都城及州道的敕赐寺观中,每到鬼节所在的七月,供养僧众道士的花费均由国库出资,以此来为万民的祖先祈福。

另外,从口头传说到藏内佛经中的与节日相关的神话也有助于鬼节的传播。例如,在《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中,鬼节有了确切的来源。该变文主要讲述一名叫目连的佛弟子不惜牺牲一切去救助母亲青提的过程,既饶有趣味又启益心智。在故事的最后几个场景中,青提堕为饿鬼,咽细如针但却有无穷的食欲。为消除青提的这种厄运,佛陀设立了盂兰盆节,并告诉目连在七月十五这天准备好盂兰盆斋。这种做法后来也得到了世人的效仿。

后来,鬼节由中国传至广大的东亚,其中的风俗在这些地区也显而易见。早在606年,盂兰盆节便已成为日本宫廷佛教的一部分——“天皇诏群臣,令都城诸寺讲《盂兰盆经》以报七世祖先之恩”。同时,人们还会在四月初八日(传统的佛诞日活动)及七月十五日举行斋会,祭祀祖先。747年,大安寺的清单逐项记录了数额不等的花销:在属于寺庙的全部6473832元中,用于盂兰盆的费用达17510元。另外,保存在奈良正仓院的大安寺寺志也使我们得以窥见盂兰盆的实际操办。

15世纪时,朝鲜的《月印释谱》中出现了目连的传说。到了18世纪晚期,关于朝鲜岁时风俗的记载中,人们记录了七月十五日举行的两种节庆:一叫百种日,另一个叫亡魂日。节庆时百姓荐果品、酒浆及其他食物与亡亲之魂。这明显是与鬼节有关的风俗。

鬼节的意义

暂且不谈鬼节留给东亚宗教的影响,仅据鬼节散布于中国中世纪的整个社会机体这一现实,就能有力地证明鬼节的重要性。在中国人的生活相对鲜为人知的时期,现存的由士人官僚编著的史书中,绝大多数民众的社会生活罕见载录,而鬼节却被广泛记载,并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本节对鬼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唐代(618—907年),我能发掘到的有关早期鬼节的大部分资料也始于唐代。在唐代的节日庆典中,皇帝与佛教僧团关系密切。唐代或许是中国吸收西来的印度中亚文化最为关键的阶段,而唐代的首都长安也是各方商旅、僧众及游客辐辏的国际性都会。中世纪发端期,从外国进入中国的神祇、哲学、传说及仪轨,在唐代也能更充分地为中国宗教的传统模式所接受,并对传统模式进行改变。晚唐时期,后世民间宗教的诸多基本形式已见端倪:充斥着官僚化神祇的佛道神谱、死后上天堂下地狱的系统化构想、个人及乡里生活的主要关口作为仪式专家的僧人道士的介入、包罗广泛的世界观,据此可算出命运与报应并能施展神奇的艺术。

如果说鬼节促进了对传统边缘角色的接受,那它同样也肯定了中国主流生活中孜孜以求的理想:孝顺。在《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中,僧人目连为了救自己的母亲,不遗余力地在地狱里穿梭。在阿鼻地狱里,他甚至提出替母受折磨的请求。在这个神话传说中,听众了解到不管用什么办法,子孙永远都不能报答完父母给予他们的恩情。从古自今,人们都认定孝顺是鬼节里必不可少的教诲。上世纪20年代,裴丽珠以“孝顺”这主旨,在《阴历年:中国习俗节庆的实录》中生动地记下了中国在鬼节里的风俗:

远离祖茔的人们,因相距遥遥无法谒墓,备下装满冥钱的纸包。每个纸包贴有红纸条,上书享用者的名讳及忌日。将纸包置于临时搭起的祭台上,僧人诵经的同时,家人依次向先人的魂魄重重磕头——即使不能理解孝顺之意的孩童也不例外。超度亡魂的曲罢,送纸包至庭院焚烧时,人们再难以保持肃穆。

鬼节还能帮助改善僧侣和世俗人民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一种良好的利益循环。在佛教影响下的亚洲诸文化中,僧侣和世俗的关系因地而异。多数的亚洲国家里,人们给僧侣提供食物等物质以求得他们的祝福。这样的做法可使僧人融入社会,而在中国,让僧侣为死去的亡灵超度这一的做法不仅让人们认可了僧人的生活,还将他们置于世俗生活的核心:鬼节时,为了使祖先获救,僧众的参与不可或缺。相较其他亚洲国家的做法,中国的这一做法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与道士念唱的经文比较

十月怀胎(经文)是道士念唱,其中参杂佛教部分内容,感人肺腑,与目连戏及儒家宗旨吻合,孝敬父母、感恩母亲。

怀胎经原文:

昔日唐僧去取经,取下报恩一份经。报恩经中十二字,字字行行写分明。昔古有个目莲僧,担经挑母去修行。经在前头背了母,母在前头背了经。将经将母横挑去,山林竹木两边分。右肩檐得皮血破,左肩担得血淋身。借问灵山多少路,十万八千亦有零。不说十万八千路,再加十万亦要行。去到灵山见佛祖,取出一卷大藏经。先取大藏经一卷,复取半卷怀胎经。养儿不知娘受苦,养女可知母苦辛。

堂前椅子轮流坐,媳妇也有做婆时。且看檐前滴滴水,点点滴来不差移,孝顺之人生孝子,忤逆之人生逆儿。十月怀胎从头起,从头一二说分明。正月怀胎如露水,桃果开花正逢春。花如水上浮萍草,唔知生根唔生根。二月怀胎上娘身,手酸脚软步难移。头发披散懒梳髻,放开花鞋懒去寻。三月怀胎三月三,三餐茶饭食两餐。三餐茶饭唔想食,只想酸梅口中含。四月怀胎分四肢,一身骨节满身酸。年轻怀胎犹自可,老来生子正难当。五月怀胎分男女,七孔八窍便成人。是男是女心中想,不知何时何日生。六月怀胎三伏天,烧茶换水懒向前。堂上扫地难弯腰,行路犹如上高山。七月怀胎正是秋,好似梧桐挂金钩。八幅罗裙长安带,老来怀胎不怕羞。八月怀胎桂花香,五谷上仓垒忙忙。累得老娘多辛苦,累得老娘难落睡。九月怀胎重如山,低头容易起头难。茶饭冇敢多食饱,罗裙唔敢紧腰缠。十月怀胎看看满,子在腹中团团转。左手吃娘心上肉,右手吃娘肚内肠。十月怀胎将来生,娘在房中受苦辛。一阵痛来一阵扎,痛得老娘打翻身。牙齿咬得铁钉断,两脚抖得地皮穿。娘呼上天天无路,娘唤下地地无门。结配丈夫心唔忍,洗手烧香奉神明。先许武当香一灶,后许南海挂长幅。长幅宝盖都许了,才得孩儿过下身。孩儿下地叫一声,堂上公婆才放心。孩儿下地叫二声,母子房中两个人。孩儿下地叫三声,堂上公婆乱纷纷。行到厨房烧开水,烧盆开水洗儿身。是男是女都洗起,费尽爷娘一般心。手抱孩儿共枕睡,口食娘奶到天光。日间苦楚犹自可,夜间苦楚甚难当。左边睡了右边睡,右边湿了睡左边。若然两边都湿了,双手捧入娘胸间。一日食娘三肚奶,三日食娘九肚浆。娘奶不是长江水,娘奶不是树木浆。点点食娘身上血,娘身老来面皮黄。一岁二岁同娘睡,三岁四岁学娘行。五岁六岁能讲话,七岁八岁送学堂。文房四宝都齐整,教子读书习文章。孩子出门去读书,娘在家中望子归。早晨出门忘到午,午时出望早归门。一愁儿子身上冷,二愁儿子肚中饥。三愁儿子年纪小,四愁儿子被人欺。五愁儿子身上病,六愁儿子走高低。七愁儿子出麻豆。八愁儿子痴又愚。九愁儿子水边走,十愁儿子配婚姻。养得儿子十七八,轻轻放下儿子身。养子不知娘辛苦,养女方知报娘恩。街上般般都有卖,有人开店卖爹娘。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不信且看檐前水,点点滴下不入池。父母有恩报不尽,父母一生为儿身。只有行孝黄氏子,割肉去救母娘身。孟宗哭竹冬生笋,郭巨埋儿天赐金。董永卖身安葬父,丁兰刻木事娘亲。王祥卧冰求鲤事,目连救母上西天。鸦有反哺之仁义,羊有跪母之恩情。畜禽能知恩和义,人类何不早回头。怀胎经书已读尽,能劝世人要孝心。

四、辰河目连戏后期发展

宋代以后, 变文消声匿迹, 而依照目连救母故事改编的戏曲仍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宋代有《目连救母》杂剧, 元末有《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 明清传奇有《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劝善金科》等, 直到近代, 江、浙、皖一带仍盛行演目连戏, 至于由目连救母故事中的某一情节敷衍而成的戏文, 则更是不胜枚举。在国外, 目连救母故事也有一定影响,海外学者通过它来探讨和研究中国的传统道德伦理, 如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历史学系和东方语言学系就于一九八七年联合召开了一次国际学术会议, 专门探讨“ 目连戏曲和中国民俗” 的问题。

《目连救母变文》在表现形式上也值得一提, 它讲的虽然是佛经故事, 在一定程度上也宣扬了一些教义, 但它不同于讲经文那种先转录原经再讲唱经义, 一段散文和一段韵文共同组成一个章节, 又节节相续演讲全经的方式。《目连救母变文》与《盂兰盆经》基本保持着不即不离状况, 全文未录一句原经, 散文韵文内容多不重复。全文脉络分明, 一气贯下, 加之前有序言似入话, 后有小结作尾声, 这种表达方式, 对后世的话本、小说有直接的影响。

孝行天下,坚信辰河目连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得到大众认可和接纳并被良好保存、发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