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第九卷
婆薮盘豆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中分别世间品之四
复次夜摩等天宫其量云何。上四天如须弥娄山量。余部说如此。复有余师说。向上倍倍广。复有余师说。初定地量。同一四洲世界。第二定地量。同小千世界。第三定地量。同二千世界。第四定地量。同三千世界。复有余师说。初定等三地量同一千等世界。第四定无复量。复次何义名小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世界。偈曰。四洲及月日。须弥娄欲界。梵处各一千。名小千世界。释曰。一千剡浮洲。乃至一千北鸠娄。一千月日。一千须弥娄山。一千四大王天。乃至一千他化自在天。一千梵处。说此名小千世界。偈曰。千倍此小千。名二千中世界。释曰。更千倍小千世界。名二千中世界。偈曰。千倍三大千。释曰。更千倍二千中世界。名三千大千世界。如此一切。偈曰。共同一坏成。释曰。如此等世界同有小大三灾。此大千世界同坏同成。此义后当广说。如器世界量不同。于中住众生身量亦有差别。不有。此中偈曰。剡浮洲人量。四肘三肘半。释曰。剡浮洲人从多身长三肘半。或有人长四肘。偈曰。后后倍倍增。东西北洲人。释曰。东毗提诃人身长八肘。西瞿陀尼人身长十六肘。北鸠娄人身长三十二肘。若天云何。偈曰。身量四分增。乃至俱舍半欲界。释曰。四大王天身长一俱卢舍四分之一。三十三天身长四分之二。夜摩天身长四分之三。兜帅多天身长四分。化乐天身长五分。他化自在天身长一俱卢舍半。偈曰色界。初半由旬次第。释曰。色界诸天于初处梵众天身长半由旬。从此次第。偈曰。半半增释曰。于三处半半增。梵先行天身长一由旬。大梵天身长一由旬半。少光天身长二由旬。偈曰。向上从少光。上身倍倍增。唯除无云三由旬。释曰。无量光天身长四由旬。遍光天身长八由旬。如此倍增由旬。乃至遍净天身长六十四由旬。无云天倍增减三由旬。身长一百二十五由旬。从此后福生等天更倍增。乃至阿迦尼师吒天身长十六千由旬。身量向后有如此差别。寿量亦有差别不有。偈曰。北鸠娄千年。于二离半半。释曰。北鸠娄人定寿千年。于西东二洲寿量半半减。西瞿陀尼寿五百年。东毗提诃寿二百五十年。偈曰。此不定。释曰。于剡浮洲寿量不定。有时极多有时极少。多少云何。偈曰。最后十岁。释曰。此寿渐减。最后唯有十岁。偈曰。初叵量。释曰。劫初生众生。寿命不可量。由千等数不能计量故。说人寿已。今当说天寿。若先安立日夜。方得计诸天寿。天日。夜云何偈曰。人中五十年。彼天一。日夜。欲下天。释曰。人中五十年。于欲界最下天。谓四大王天。是一日一夜。偈曰。以此彼寿五百年。释曰。以此三十日夜立为一月。以十二月立为一年。以此五百年为彼天寿量。偈曰。向上后倍增。释曰。上地诸天倍增为日夜。以此日夜计彼寿量。彼寿云何。人中一百年。是三十三天一日一夜。以此日夜一千年。为彼天寿量。应知夜摩天等次第如此。人中二百四百八百十六百。为彼一日一夜。以此日夜二千四千八千十六千。天年次第为上天寿量。从由乾陀罗。向上无日月诸天云何安立日夜。用明光事。云何得成。由花开花合。谓俱牟头花。波头摩花等。诸鸟有鸣不鸣。睡有来去。以此等事判日夜。用光明事者。身自然光不须外光。说欲天寿量已。偈曰。色界无日月。由劫判彼寿。劫数如身量。释曰。于色界中若有诸天。身量半由旬。寿量则半劫。若身量一由旬。寿量则一劫。如此彼身随由旬数。彼寿量劫数皆随身量。乃至阿迦尼师吒天。以十六千大劫为寿量。偈曰。无色二十千。劫后二二增。释曰。于空无边入。寿量二十千。劫识无边入。更增二十千劫。无所有入。更增二十千劫。有顶更增二十千劫。此寿量二十四十六十八十千劫。此中应知。云何为劫。为是别劫。为是坏劫。为是成劫。为是大劫。偈曰。从少光大劫。从此下半劫。释曰。从少光梵处。应知寿量约大劫。从此下半大劫说名劫。以分别大梵等寿量。云何如此。是时世间二十别劫成。二十别劫成已住。二十别劫散集。是六十别劫。于大梵处说名一劫半。分别如此。已是半劫。谓四十别劫。立为一劫。说彼寿量。说善道寿量已。恶道寿量今当说。偈曰。与欲界天寿。日夜次第等。于更活等六。寿量如欲天。释曰。如所说六欲天寿量。于六地狱日夜。应知次第皆等。六者谓更活黑绳聚磕叫唤大叫唤烧然。于彼由旬日夜等。六欲天寿量。应知于彼寿量。亦等六天寿量。云何如此所说。四天王寿量。于更活地狱是一日一夜。以此日夜立月立年。以此五百年为其寿量。三十三天寿量。于黑绳地狱是一日一夜。以此日夜于中寿量足一千年。如此于余处次第应知。乃至他化自在天寿量。于烧然地狱是一日一夜。以此日夜于中寿量足十六千年。偈曰。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