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讲义七 不思议品第六
不思议品第六
关于“不思议品”,回忆“方便品”中维摩现疾,意为集不思议众说不思议法,现不思议境,赞佛不思议功德,使众生生发不思议心,净不思议佛土,成就不思议众生。
所谓“不可思议”,有两种情形,一是佛陀所证空性(真如法性等)不可思议,二是众生不能测知,称为不可思议。而佛陀所证又有体用二不可思议。体是所证空性(真如);用是所现神通,二者之间,由体起用,用又回归体。此品的不思议,是所现大小相容之事,丈室之中容纳三万二千狮子座,此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即是佛菩萨不可思议解脱,这样的境界,在《楞严经》中就有“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轮”。说起来,一般人会问,科学能证明这一点吗?曾经同一位教授探讨这个问题,他一定要把科学同佛法搅在一起,最后我沉默了,因为两个切入的角度不同,更何况,科学永不完美,需要不断创新,否则就将被淘汰。而佛法是对事物真相的阐述,如三法印,永远如此,必然如此,不论东西南北,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当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我们将告别我们曾拥有的错误的思维观念,此时转迷为悟,恢复本地风光,还我本来面目。关于神通之事,莫将俗见测如来境,以为神话而轻慢佛法。
不思议品是由舍力弗听法不是特别契机,即站久了,身心疲倦,于是就打了妄想,而引起风波,因此因缘,维摩诘才显现法界不思议的事迹,由此可见,诸佛菩萨显现神通,都是因众生的妄想分别心而起但切记显神通并不是让大家去学神通。
【经文】尔时舍利弗,见此室中无有床座,作是念:斯诸菩萨大弟子众,当于何坐?
【经文意思】正当妙吉祥与维摩诘对话刚刚结束之际,舍利弗多少有些不耐烦,其中不乏不契机的成分,佛法是要解决我们问题,必要针对人出现的问题下手。维摩经讲到今天,自然也发生了一些问题,修养、耐心、迷茫,现在就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当时舍力弗年龄偏高,站立过久,自然疲劳(一是没有入定,二是契机说法,作当机众,解决我们今天的问题)。于是舍力弗开始打妄想,此丈室之中,空空如也没有床坐,如此看来,这些菩萨和大弟子等应当在哪里就坐呢?此有舍力弗一向情愿,用自己(声闻人)的情绪衡量其他人的观念,不过只是想想,没有我们诸位中的,说话,出点怪声而影响他人。
【经文】长者维摩诘知其意,语舍利弗言:云何?仁者为法来耶,求床座耶?
【经文意思】此时维摩诘以他心通知舍力弗心中所想,就对他说:舍力弗!你感觉你是为法而来呢?还是为床坐而来呢?(在座也要反省自己,我们有座位,还有我是不是为了自己现在的座位动过念头,生过烦恼?)若然法喜充满,不会顾及身体疲倦,如果真能法喜充满,则如《法华经》所说“五十小劫,犹如半日。”
【经文】舍利弗言:我为法来,非为床座。
【经文意思】就一般人而言,常会有虚荣心、自尊心,不愿当众出丑,更何况已断烦恼的罗汉境界,虽未在定中,我执尚在,但也不应表现如此。于是违心地对维摩诘说:我是为听法而来,不是为床座而来。就过失而言有三种:1,心口相违;2,轻法重身;3,舍大取小。舍力弗有三过的原因是我们今天听闻此经者通病,需要反省的是我们,而不是舍力弗,舍力弗只不过是作为众生通病的切入点的代表。
【经文】维摩诘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贪躯命,何况床座?
【经文意思是】维摩诘说:喂,舍力弗!如果是真正求法的人,应当照见五阴皆空,无我,自然不会贪著自己的身体性命,更何况身外之物的床座呢?佛陀因地之际的雪山听到:“诸行无常,是生死法”,为求“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而不惜舍身夜叉,如此壮举,怎不会令我辈汗颜。
【经文】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识之求,非有界入之求,非有欲色无色之求。
【经文意思是】真正求法的人,不是在有色受想行识五阴中追求,因五阴和合缘起假有,绝不长久,也不是在有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十二入(六根、六尘)中追求,也不是在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中追求,因为阴界入是众生正报,三界是众生依报,追求依正报受用是凡夫所为,况阴、界、入空,三界如幻,不可靠也。
【经文】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
【经文意思是】因为众生著有无二相,所以真正求法者淫荡超越迷(不觉)、觉、邪、正、染、净的对立二元之相,如是即能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
【经文】夫求法者,无见苦求,无断集求,无造尽证修道之求。
【经文意思是】真正求法者,应当同声闻人的苦已知、集已断、灭已证、道已修有本质的不同,所以是无见苦求,无断集求,无造尽证修道之求,即是无苦集灭道,因一切法空,当下解脱,即是大乘佛法。
【经文】所以者何?法无戏论。若言我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则戏论,非求法也。
【经文意思是】为什么呢?因为诸法实相(空性),不落入戏论之中,如果说我应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则是相对的缘起法,落入二边,不是诸法实相,不是事物的真相,所以是戏论,不是真正的求法,真正的求法是二边不著,中道不住,即无戏论,所以是大乘佛法。
【经文】唯!舍利弗,法名寂灭,若行生灭,是求生灭,非求法也。
【经文意思是】啊,舍力弗,诸法不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即是寂灭无生,不落诸相之中,如果依然执著有诸苦生、有诸苦灭等四谛法,同样是求生灭之法,不是真正的求法者,况且,太阳一直都在,不会因为阴云合雨天而没有,本来具足。此也说明舍力弗身疲念床座而身无常是生灭法,如求身安逸,即求生灭,非求法也。
【经文】法名无染,若染于法,乃至涅槃,是则染著,非求法也。法无行处,若行于法,是则行处,非求法也。
【经文意思】既然法的本质超越一切名言概念,那么自然无有染污,如果染著于法,则凡夫住于生死之中,二乘住于涅槃之中,即是被名相所束缚,不是真正的求法者;既然诸法不生不灭是空性,那么自然也就没有能缘的心法,也无所缘境界,即是法无行处,如果以攀缘心(能缘所缘)听法,那么这个攀缘的心境了不可得,如是,不是真正的求法者。
【经文】法无取舍,若取舍法,是则取舍,非求法也。法无处所,若著处所,是则著处,非求法也。 法名无相,若随相识,是则求相,非求法也。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
【经文意思是】诸法空相,即无取舍之相,如果舍生死取涅槃,断烦恼证菩提,仍是取舍,不是究竟空相,如是,不是真正求法者;诸法空相,即法无处所,如果执著某一处所的法,那么就是执著有实在自性处所,如是,不是真正求法者;诸法空相,即法无有不变的相,虽如是,却又不离诸法见空相,如果随法差别相上分别执著,那么就是著相,如是,不是真正求法者;诸法空相,即是法不会停留不变,如果以为有法可住,即轮回六道,如是,不是真正求法者。
【经文】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法名无为,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经文意思】诸法空性周遍法界,一切法皆是佛法,即法不可以见闻觉知所求,如果在见闻觉知(心意识)上寻觅法性,那么即是执著见闻觉知(分别心)的实在性,如是,即不是真正求法者;法尔如是,即空性,即法称无为,不加造作,如果追求有为造作之法,即不是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如是,即不是真正求法者,所以说,舍力弗,如果是真正求法的人,则应是,在一切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是不取不求,才是真正求法人,如《西游记》中“无字真经”,看不懂时,只好有字,今日传法也是一样,应是与佛心心相印(空空相契),不似一般人所贪求,以为灌顶受记,即是一劳永逸,传法只是一种方便,也许刚开始还贪求,待到最后,则是无所求而求,应该说,法师传法之时,应有责任感,不应随意,如果不负责任,与骗子何异?
【经文】说是语时,五百天子,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经文意思是】契机说佛法必定利益众生,所以维摩诘说这段时,慰问团即与会大众中,有五百天子,对诸法不再妄想纷飞,豁然开朗,因法法皆如,于是,得法眼清净。
【经文】尔时长者维摩诘,问文殊师利言:仁者游于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国,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师子之座?
【经文意思是】正在这时,长者维摩诘又对妙吉祥菩萨说:您游历过无量千万亿世界,即经多见广,哪一种佛国有无上妙好功德成就的狮子宝座呢?此中所说得“阿僧祇”译无量数,即表示极多的意思。尽管维摩诘呵斥了舍力弗,但还是要准备座位与大家结缘,表示佛菩萨慈悲之心,面对今天要饭的人,我提倡:不给就别找借口,说了人家,一定要给予慰籍满愿。
【经文】文殊师利言:居士,东方度三十六恒河沙国,有世界名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王,今现在。彼佛身长八万四千由旬,其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严饰第一。
【经文意思是】妙吉祥菩萨回答说:维摩居士,从这娑婆世界东方过三十六恒沙数国,有世界名须弥相,其土有佛,号须弥灯王如来,彼佛身高八万四千由旬(一由旬有八十、六十、四十里之说),此佛国内的狮子宝座也高八万四千由旬,庄严无比,应属第一。
【经文】于是长者维摩诘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之座,高广严净,来入维摩诘室。
【经文意思是】此时长者维摩诘,现神通之力,比今天的手提电话还要快捷,也就在当时,须弥相如来,遣三万二千狮子宝座,就比无人驾驶的飞机的速度、光速快上多少万万倍,突然出现的高广严净的狮子宝座,自虚空中飘然而至维摩诘的丈室之中,以三万二千八万四千由旬的狮子宝座,进入小小丈室,为什么?因为维摩诘证得法身,如是世间依正二报,即身体与所依存之物、空间等,都随着法身而转变(空是法身,真空现妙有,妙有归真空),所以能够一多大小,圆融无碍,互摄互容,即不可思议。
【经文】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见,其室广博,悉皆包容三万二千师子之座,无所妨碍。于毗耶离城,及阎浮提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见如故。
【经文意思是】这时,诸大菩萨及大弟子、帝释天、梵天、四天天王等于会大众,都以惊异的眼光注视发生的奇迹,从来也没有见过,此时维摩诘的丈室也随着狮子宝座的进入而扩大了,都能容纳而无妨碍,并且对于毗耶离城以及阎浮提,还有一四天下而言,也没有显的狭窄或容纳不下,同时都依然如故,同原来一样。此外见室小、内见室大,包容广大狮子宝座,即如《法华经》所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是法不相知,各各无妨碍”。真是法身大士不可思议之神通之力,不是二乘凡夫所能测度。
【经文】尔时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就师子座,与诸菩萨上人俱坐,当自立身如彼座像,其得神通菩萨,即自变形为四万二千由旬,坐师子座。
【经文意思是】这时,维摩诘对妙吉祥菩萨说:请就座。于是妙吉祥菩萨与诸大菩萨及诸大弟子都来就座,但每位必须立起身来同宝座一样的高广,那些得到神通的菩萨,虽因行未圆满,却也能变身高为四万二千由旬,勉强坐在狮子宝座之中。
【经文】诸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皆不能升。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就师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此座高广,吾不能升。
【经文意思是】那些新发心的菩萨及大弟子,都无法坐在狮子座上面,因为菩萨分证,有四万二千,权乘菩萨和小乘圣人没有缘份,所以不能坐;这时,维摩诘见他们无法就座,就故意对舍利弗说,请坐啊!,舍力弗如实相告,居士,这样高广的狮子座,我实在无法坐在上面。
【经文】维摩诘言:唯!舍利弗,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乃可得坐。于是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即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便得坐师子座。
【经文意思是】维摩诘说,啊,舍力弗!你们可以向东方须弥灯王佛顶礼,佛力加持即可得以坐在座位上。于是这些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即向须弥灯王如来顶礼,顶礼过后,即能得以坐上狮子宝座。此是回小向大得结果,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心量的拓宽,即是智慧的通达。
【经文】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广之座,于毗耶离城,无所妨碍, 又于阎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诸天龙王鬼神宫殿,亦不迫迮。
【经文意思是】当时,舍力弗欢喜无限,说道,维摩居士!我从来也没有见过,象这样小的方丈之所,竟能容纳我们这么多的大众,已是不可思议,现在有能容纳三万二千狮子宝座,对毗耶离城没有任何妨碍, 又对南阎浮提城邑村落,及四天下诸天龙王鬼神宫殿,也不显得狭窄。要知道,一个狮子座就是八万四千由旬,阎浮提都不能容纳,况三万二千入于丈室,此室现四佛土:前空室,即常寂光土;现借宝座于一室,即实报庄严土;权乘菩萨与小乘不能就座,即方便有余土;凡夫在外见此丈室,即凡圣同居土。四土唯心所现。
【经文】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经文意思是】维摩诘说:啊!舍利弗,真如法性,众生佛陀平等,虽有差别,方便智现,无有障碍;众生不悟,则成妄想分别,因此而有境界不同,大小区别,所以处处障碍,佛菩萨能以权智而大小相容,不是分别心所能测,即是诸佛菩萨有解脱称不可思议。
【经文】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 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于此众生亦无所娆。
【经文意思是】如果菩萨能够证得不可思议解脱,就能够以须弥山之高纳入一小粒芥子之中,其间芥子不增,须弥也不减,是因为须弥山王本相是空的缘故,才可以不动本体而相摄入,即是真空之妙有,事事无碍之法界,而在这个过程中,须弥山腰的四天王和山顶的忉利天,都不觉察他们进入芥子之中,只有有缘契机的人,才能发现须弥山入于芥子,这就是事事无碍称为不可思议解脱法门。进一步说,还能以四大海水入一汗毛孔,却不能扰害水族动物鱼鳖鼋鼍等,而汗毛孔和四大海水不增不减,是因为四大海水本性是空的缘故,才可以互相摄入,而在这个过程中,四大海水中的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也都不觉察自己进入汗毛孔中,对于四大海水中的龙神等众生也没有扰害。
可见,真正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比气功大师、比李洪志骗人的把戏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在中国清代有一位玉琳国师的师兄就能把夜壶翻过来洗刷。
中国西藏的密勒日巴大师在大冰雹中,对他的弟子惹琼巴显现自己进牦牛角中,牛角没变大,密勒日巴也没有变小,并且密勒日巴还唱了一首歌,说牛角里的空间对任何了解不二空性的人还大得很,对治弟子的我慢。我坚信这一点,而这一点的开始,应是开阔视野心量,不再被眼前的事物所障碍。【经文】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著右掌中,掷过恒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
【经文意思是】进一步说,舍力弗!证得不可思议解脱的菩萨,如果为了度有缘众生,他能随意执取三千大千世界,就象制淘工人摇动轮盘那样轻松旋转,或放在右手掌中,抛过恒河沙数的世界之外,而此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并不觉察自己所住的世界,已经到了恒沙界外,并且还能把它抛回原处,如此抛来抛去,都不觉察自己有往来相,即不增不减,是因为这个世界本相是空的缘故,才能相互摄入,即是事事无碍法界。此段是世界往返。
【经文】又舍利弗,或有众生乐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萨即演七日以为一劫,令彼众生谓之一劫。 或有众生不乐久住而可度者,菩萨即促一劫以为七日,令彼众生谓之七日。
【经文意思】以上打破了空间的观念束缚,此处是打破时间的观念束缚,而时间是依空间而立,如一弹指九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时空交织,即缘起无自性,如端和尚证道歌中说:“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踢踢翻鹦鹉州,有意气时添意时,不风流处也风流。”打破固有观念的束缚,何等自在!可见三界六道本是虚幻,菩萨即能在三界出三界,居六道出六道,如是菩萨以根本智(空性)见一切法平等,对于妄见未息、乐久住世的有缘众生,能随其别业妄见,能演七日为一劫,使那些众生感受是一劫;对于妄心厌生不乐久住世的有缘众生,能随其别业妄见,促使一劫成为七日,使那些众生感觉是七日。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时空无自性,即能随众生心愿,应其别业,或演或变,自在无碍,而对于演促菩萨的自己,实在没有七日一劫、一劫七日之念。此是时间延促。
【经文】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一切佛土严饰之事,集在一国,示于众生。又菩萨以一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
【经文意思是】进一步说,舍力弗,证得不可思议解脱的菩萨,能够把一切佛国净土华丽庄严的依报,集中在一佛净土之内,就象屏幕显示一般显示给大家看,还有此菩萨能把一切佛国净土众生的正报放在右掌之中,飞到十方国土遍示于一切众生,而此菩萨不动本处,如皓月当空,千江含摄,一切众生都能见到。《佛国品》中,盖中所现。此段是依正互摄。
【经文】又舍利弗,十方众生供养诸佛之具,菩萨于一毛孔,皆令得见。又十方国土所有日月星宿,于菩萨一毛孔,普使见之。
【经文意思】进一步说,舍力弗,十方众生供养佛的一切器物,香花灯涂、果乐、幢幡盖等等无量无边,证得不可思议解脱的菩萨,在一毛孔中都能看得见无量无边的供养器具,比人瞳孔摄山河大地还高明。还有十方国土所有日月星宿,证得不可思议解脱的菩萨,在一毛孔中,都能见到这些,比天文望远镜还要微妙。此段是一毛普现。
【经文】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诸风,菩萨悉能吸著口中,而身无损,外诸树木,亦不摧折。 又十方世界劫尽烧时,以一切火内于腹中,火事如故,而不为害。
【经文意思是】进一步说,舍力弗!十方世界一切诸风,七级八级,乃至台风、龙卷风,证得不可思议解脱的菩萨,都能一口吸入腹中,而此菩萨肚子也不受损,外面的林木苗稼也不会因菩萨所吸而受摧折,还有此菩萨能在十方世界坏劫将尽之际,把能烧干大海世界的大火纳入自己的腹中,如此的燃烧,却不能伤害菩萨。此段是风火无碍。
【经文】又于下方过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取一佛土,举著上方,过恒河沙无数世界,如持针锋举一枣叶,而无所娆。
【经文意思是】进一步说,此不可思议解脱菩萨能于娑婆世界的下方,经过恒河沙数的佛世界,执取一个佛土,举着遍游恒沙世界,如同针尖挑着一枚枣叶那样轻松,而此佛土的众生,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惊扰)。
【经文】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能以神通现作佛身,或现辟支佛身,或现声闻身,或现帝释身,或现梵王身,或现世主身,或现转轮圣王身。又十方世界所有众声,上中下音,皆能变之,令作佛声,演出无常苦空无我之音,及十方诸佛所说种种之法,皆于其中,普令得闻。
【经文意思是】进一步说,舍力弗!证得不可思议解脱的菩萨,能以神通随众生根性,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以他们或现佛身,或现辟支佛身,或现声闻身,或现帝释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圣王身,乃至现天龙八部,人非人等身,都能应机示现而化度之;还有此菩萨能于十方世界所有的声音(有情无情之声),无论是上中下之声,都能变现使其成为念佛之声,或演变出无常、苦、空、无我之声;如能转物,则十方诸佛所说种种之法,都能在此所有的声音中显现出来,使新发心菩萨和二乘人回向,都能受益此一乘佛法之声。此段是身声现出。
【经文】舍利弗,我今略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之力。若广说者,穷劫不尽。
【经文意思是】舍力弗,我现在只是略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之力,如果要广泛说的话,就是用尽一个大劫的时间,也无法说的完。《华严经》说“一字法门,海墨书之不尽”。而不可思议解脱菩萨应属华严四十一位以上菩萨,自然能理、事、理事、事事无碍。
【经文】是时大迦叶,闻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叹未曾有,谓舍利弗:譬如有人,于盲者前现众色像,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不能解了,为若此也。
【经文意思是】维摩诘刚说完,大迦叶听说了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法喜充满,从未有过的感受,就对舍力弗说,这样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就如同有人,在瞎子面前摆设五彩缤纷的物质,但对于瞎子而言,不是他们能见到的。我们这些声闻乘人也如同瞎子,听说此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不能领悟,真正同瞎子没有区别啊!难怪佛陀悲心训斥,焦芽败种,不能发芽。
【经文】智者闻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
【经文意思是】凡夫、二乘中的契机者,听到了这种不可思议解脱大法,应当感叹昔日之迷,珍惜之悟,有谁不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呢?我们为什么要永远拒绝大乘佛法的根机呢?对于大乘佛法,我们声闻乘人,已如佛陀所说的败种焦芽,那么我们今天,一切的声闻弟子,听到了这样不可思议解脱法门,都应追悔而痛苦流涕,声音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在自我反省曾经当面错过的同时,也应使他人警省,应当珍惜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经文】一切菩萨,应大欣庆顶受此法。若有菩萨,信解不可思议解脱法门者,一切魔众无如之何。大迦叶说是语时,三万二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经文意思是】一切菩萨不同于二乘,因为已受法乳灌顶,接受大乘佛法熏陶,对此应当更加欢欣鼓舞庆幸自己因缘殊胜,如是,即能顶礼信受此微妙之法;如果有缘的菩萨,能信解不可思议解脱法门,那么一切魔众能奈何他什么呢?因为此菩萨能即魔业不起魔见,也无不起之念,即超越二元,如是即魔业也即是佛地业。相反,如果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生佛见,或闻十二部经而生法见,或执非佛非法见,或执非非佛非非法见,如是诸见不息,永不知庐山真面目,即不离佛业即是魔业。比如一漂亮女郎,没有漂亮,也没有不漂亮,远离二边即是如来清净法身。如执二边都是障碍,即是著魔。当大迦叶尊者说这些法时,与会大众,三万二千天子,都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可见,说法必契机,所以要小心。
【经文】尔时维摩诘语大迦叶:仁者,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故,教化众生,现作魔王。
【经文意思是】这时,维摩诘又对大迦叶说:仁者,既然佛魔一如,平等无二,应是如实道来,那么十方无量无边世界作魔王的人,大都是一切证得不可思议解脱的菩萨,如是菩萨以方便善巧的智慧,教化众生,即恶来恶度,现作魔王。正如《涅槃经》中所说“一切诸鬼神等,皆是诸佛菩萨之所示现”。汉藏传承佛教都有丑陋的佛像,如汉传的面然大士,化为鬼王模样,西藏的很多佛像,多以狰狞恐怖为多,或许这更为理性,更能对治我们脆弱的心性,只是汉族更愿意看庄严相好的佛像,或许,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也是一种误区。当然我们不是追求狰狞,我们只是要面对,要消化。
【经文】又迦叶,十方无量菩萨,或有人从乞手足耳鼻,头目髓脑,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马车乘,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珂贝,衣服饮食,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而往试之,令其坚固。
【经文意思是】进一步说,大迦叶,十方世界中无量的菩萨,常以反作用,恶作剧的方式,或者向人乞求五官四肢,或者向人借取头颅、眼睛、骨髓、脑髓,或者索取血肉皮骨,或者敲诈、要求聚落城邑(国土),或者抢夺妻子、奴婢,或者强要象马车乘,或者金银水晶,或者砗磲玛瑙,或者珊瑚琥珀,或者真珠珂贝,或者衣服饮食等,象这些乞讨的人,大都是证得不可思议解脱的菩萨,用这些方便善巧的方法,去考验试探学佛的人们,目的是坚固人们的舍心,即没有什么是长久的,即空,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不可以舍去的。听起来毛骨悚然,如果我们不能理解不可思议解脱,那么对此只能是这样的感觉。
【经文】所以者何?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有威德力,故行逼迫,示诸众生,如是难事,凡夫下劣,无有力势,不能如是逼迫菩萨。
【经文意思是】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修学佛法的人,如无逆境,则不易成就,而只有证得不可思议解脱的菩萨,才能有这样的大威神力,所以对那些行果圆满的菩萨作这样的逼迫,目的是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逼迫,只有那些将入或者证得无生法忍得菩萨才会处之泰然。对于这样难忍能忍的大事,凡夫、外道没有能力承当,就是二乘人也不能逼迫菩萨。
【经文】譬如龙象蹴踏,非驴所堪。是名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智慧方便之门。
【经文意思是】为什么这样说,这就好比龙象有大力气,他们的爪或蹄,或踢或踏,或抓或踩,都不是毛驴所能承受的。菩萨不能逼迫凡夫,反过来说,驴也无力逼迫龙象,即凡夫不能逼迫菩萨,只有龙象才是旗鼓相当,即菩萨逼迫菩萨。可见不能装模作样,别有用心,量力的同时,需要不断的进取,而不能自暴自弃,而这才称为证得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智慧的方便之门,方便是智慧的方便,智慧又是方便的智慧,相得益彰,否则两败俱伤!
如果执著不可思议,则仍是可思议,如是即佛法成众生法,如猫鼠是可思议,猫吃老鼠,这是就现象界言,就本体界则是空性,就消除了对立,则是不可思议。如是菩萨吸风吞火,有什么奇怪的呢?可见,我们固有的观念,水火不同源,猫鼠不共存,一多不相即,大小不相容,延促不同时,动静不同处,将面临挑战,如果我们真要学佛的话,就一定透视二元,不值推敲,实实在在不堪一击,幻化不实。那么我们的感情的执著,分明就是一个盲点,一种误区。走出来吧!毕竟都已过去,包括我们自己,一切有为法,莫不如此,不要说你不能,只能说你不愿意?只要我们努力,我们将会“从心所欲,不逾矩”。轻安自在,随愿成就自净土乃至成佛的因缘。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