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这个人,我们就要好好介绍他一下,《群书治要》的编辑人。「魏征」他是唐朝人,有说他祖籍是巨鹿曲城人。他小时候孤贫,那么出家为道士,喜欢读书,他尤其喜欢纵横之说。在隋朝末年,他担任武阳郡丞元宝藏典书记。后来他跟随李密,又随李密投降唐朝。他本来是被窦建德所俘虏,窦建德败了以后,他归唐以后,为唐朝的太子洗马。
唐太宗即位以后,魏征担任谏议大夫,常常被皇帝请到皇宫里面,引入卧内,就是皇帝的房间。「访以得失」,皇帝要他讲出得失。在贞观二年,他担任祕书监,参预朝政。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其中有《周书》、《隋书》等等,都是魏征后来再加以撰定,当时人家称他叫良史,就是这本《隋书》跟《周书》。他这个书编好以后,他就进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他本身很有胆智,他敢犯皇帝的脸色,虽然他触犯了皇帝,他还是要极力的规劝。皇帝虽然很生气,魏征神色不移,就是脸色眼神他不移开的。
后来魏征死掉的时候,皇帝唐太宗就告诉他旁边的大臣说了,帝谓侍臣曰a:「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我们如果以铜镜来做为镜子,我们可以整理衣冠,就是「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如果你肯读历史,就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兴亡更替的原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如果你可以用人做殷鉴,你就可以知道得失之间是怎么一回事,可明白得失。
唐太宗说,「朕尝保此三鉴」,他说,我常常能够把握这三件机会。「内防己过」,我常常内心防止我自己犯错。「今魏征逝」,今天魏征死掉了,一鉴亡矣,我没有办法再有人跟我讲内心话了,「一鉴亡矣」,就是其中一个就死掉,「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他一共三鉴嘛,以铜为鉴可以,以古为鉴可以,历史还可以,历史在嘛。但是「以人为鉴」这个就没了,所以叫「一鉴亡矣」。那么魏征有编《贞观政要》,他的言论都在《贞观政要》里面。他也主编《群书治要》,就像我们老法师正在推动的《群书治要》。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五二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