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刚 马瑛
国画:佛光映照白云洞白云洞是青城后山气脉汇聚之地,灵气独钟。前山为道家宫观圣地,千百年来车马香火不绝,故修道者多不欲居,而别择既清幽、又雄奇的白云洞静修。
历代曾有诗咏云:“懒随六诏上丹阙,高卧一峰藏白云。”“欲作外臣谁是友,白云孤鹤在岩扉。”对白云洞有极高的评誉。关于白云洞,清人徐昱《灌县乡土志》载:“白云洞,洞最深幽,洞外釜宽七八尺,如屋。唐宋时,依岩架屋,有禅僧栖之,今已毁。又记:清光绪年间成都知府黄云鹄在蜀日,好游山,寻幽访古,不畏险远,闻洞中有刻石,攀萝扪葛,上诣洞口,见岩壁间刻字,尚依稀可认。
白云洞绵迤数里,禅文化积淀无比厚重,拾级而上,从望云亭沿岗上行百余米,至玄庐,再左行百余米,为白云群洞中的第一大洞——“大悲殿”。洞内彩塑有真人大小的观音三十二应身像,诸像慈悲所化,栩栩如生,风姿绰约,婀娜动人。出洞缓坡上行约200米至“通天洞”。通天洞传为白云禅师破石升天成佛处。洞内右壁凿有摩崖栈道,扶栏而上,只见千尊佛像,盘腿禅定,错落岩间,洞中有石拱桥三座,绕岩一周,始上岩顶石拱,俯视洞底,绝壁千仞,飘飘然若已升仙成佛。石拱凌空飞舞,古木丛生,悬根露爪,以红杜鹃、白山茶最多;洞外仙雾冉冉,尤见万绿丛中,红白相间,洞后数百石阶即到白云寺,白云寺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海拔高度有1700米,传为白云禅师道场。通天洞左行约200米,绝岩中有洞宽约50米,深约20米,高约10米,为“地藏洞”,古名“迎曦洞”。洞内塑有佛书《地藏记》中地藏王的故事十余组。洞外绝岩中,凿有数十米长的摩崖栈道。洞口垂吊着古树藤花,一股清泉高挂岩间,清晨红日映照,金光灿烂,蔚为壮观。地藏洞左下行里许,即到“九僧洞”。它由九个大小洞穴组成,佛台天生,僧堂地成,世传为白云禅师座下德行高深的弟子精修佛法之处。白云洞为味江禅文化走廊之最高处,游览白云群洞,多穿行于悬崖陡壁、古木丛竹之间,一路鸟语泉声,不绝于耳。多见茂林滴翠,秀竹摇青,祥云飘瑞,环境空灵,堪称福地洞天。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