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靠自力 净仗佛力
译文
某某人来山上求教,印光问他平日起居以及如何修持。他说天天读禅宗语录,常常修习机锋转语。愚(大师对于自己的谦词。)说你已经到了衰老的年岁,来日无多,应当精勤念佛,把净土法门当作修学的主旨,才能达到实际的利益。
请试着分析一下。禅与净土,理性上本来没有分别。如果说到具体事相上的修持,就有天地之别。禅如果不能通彻觉悟生命之真谛,进而真正地证入境地。是不可能超越生死轮回的。所以沩仰宗初祖沩山灵祐说:“能在禅的意境中速疾体悟涅槃的主要原因,就可以渐进的超越三界。如果生生世世能够不退转,必定可以一级一级的证得圣道果。”又说:“教导学人随顺佛性而修持,就好像吃饭一样,不是吃一口就能饱的。“长沙岑说:”天下修学佛道的善知识之所以还未能证得果地上的涅槃,是因为所用的功夫和方法未能和圣人所用的功夫和方法相同啊。”所以说五祖戒来生又做了苏东坡,草堂清再生为鲁公。从古到今禅宗的高僧,大彻大悟理性而未能证入境地的人,往往最后都是还要流浪生死的结果。根本原因就是只凭自己的力量,而不求阿弥陀佛威神加持,即使有一丝一毫的烦恼惑业没有断除干净,生死轮回绝对不能出离。
而净土法门只要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就可以带业往生。一旦往生,就永远出离生死轮回。证智悟解的人,就可以疾速候补成佛的位次,未能悟解的人,最低也是不再退转的阿鞞跋致果位。所以说华藏海众菩萨,都想要求生极乐世界,以此来圆满无上佛果。宗门和教门的修行人,都求生净土。因为净土法门全部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加上自己真诚的信愿行之心。所以能够使凡夫所感之心与佛能应之心相交相合,因此就能够快速成佛。从我们凡夫当前自己实际的能力来看,应当放弃禅宗语录的修持,专心修行净土法门。用极其清静的心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或者出声念或者默念,不要夹杂不要间断。务必从心里念出来,用耳朵认真听自己心里念佛的声音。能够这样做,所修持的净土法门也就是甚深的禅法,什么样的法门能够有这样的深妙?
原文
某某来山,问及起居。言日阅禅录,常谈机锋。愚谓衰老之年,当勤念佛,即净为宗,方有实诣。请试论之。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悟彻证,不能超出生死。故沩山云,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又云,初心从缘,顿悟自性。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尽,须教渠尽除现业流识。弘辨谓顿悟自性,与佛同俦。然有无始习气未能顿尽,须假对治,令顺性起用。如人吃饭,不一口便饱。长沙岑谓天下善知识未证果上涅槃,以功未齐于诸圣故也。所以五祖戒又作东坡,草堂清复为鲁公。古今宗师,彻悟而未彻证者,类多如此。良由惟仗自力,不求佛加,丝毫惑业不尽,生死决不能出。净土则具信愿行三,便可带业往生。一得往生,则永出生死。悟证者顿登补处,未悟者亦证阿鞞。所以华藏海众,悉愿往生。宗教知识,同生净土。良由全仗佛力,兼自恳心。故得感应道交,由是速成正觉。为今之计,宜屏除禅录,专修净业。于一尘不染心中,持万德洪名圣号。或声或默,无杂无间。必使念起于心,声入乎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乱。久之久之,自成片段。亲证念佛三昧,自知西方宗风。是以观音反闻闻自性之工夫,修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净业。即净而禅,孰妙于是。——《文钞》之《与海盐顾母徐夫人书》(节录) 印光大师 著述 佛弟子 敬译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