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今日,2014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十五,各地寺院纷纷举办斋天、祈福等系列法会活动庆祝元宵佳节。元宵节源于佛教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 佛。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也就 形成了元宵赏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寺院举行寺正月大法会法舞表演
2014年2月13日(正月十四)中午,参加舞蹈的30多个僧人戴着各种面具出现在广场中间,进行了法舞表演,吸引了众多藏区僧俗群众到此观看。合作寺院法舞通过面具、舞蹈的形式来讲述佛教故事,以此来保佑吉祥平安详情<<<<
广东龙门县万寿古寺元宵节举办斋天祈福法会
2014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十五,适逢传统元宵节,广东省龙门县高街万寿古寺隆重举行斋天祈福法会,来自香港、江西、贵州、广州、佛山、深圳、东莞、中山、惠州等地信集聚一堂共度一次佛化的元宵节,法会在朗朗经声阵阵梵呗间圆满结束。详情<<<<
上海玉佛禅寺正月十五举行甲午年拜太岁法会
2014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十五),“上海玉佛禅寺甲午年拜太岁吉祥大法会”在寺内觉群楼二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玉佛禅寺众法师和近500位善信参加了法会。今天是玉佛禅寺首次举行拜太岁法会,今后寺院每年都将举行拜太岁、谢太岁法会以满足信徒的要求。详情<<<<
青海省塔尔寺举行正月观经法会
2014年2月13日是农历正月十四,中午十二时许,著名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的僧人们穿戴着藏族宗教服饰,手持鎏金法器,伴随低沉连绵的法号、节奏 有序的锣鼓声,开始了“跳欠”仪式,塔尔寺正月观经法会的序幕正式拉开。地处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的塔尔寺,开展“跳欠”已有280多年的历史。 “跳欠”俗称“跳神”,是一种以驱邪为主旨的重要宗教仪式,也是塔尔寺正月观经法会的一项重要活动。详情<<<<
人民时评:面对汤圆与玫瑰的选择题
月满冰轮,人约黄昏。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姗姗而来。2月14日,元宵节与情人节碰头。不少年轻人陷于甜蜜的烦恼,做起亲情与爱情选择题:当汤圆遇上玫瑰,陪“佳人”还是陪家人?
鲜红的玫瑰与雪白的元宵迎头撞上,这并非文明的冲突,而是一段东西方节日相互融合的佳话。细看古老的元宵节,两千年来正是在各种文化浸润下才渐渐圆润而璀璨。
元宵节从秦汉的祭太一神发端,佛教称其为参佛吉日,道教以燃灯来愉悦天官,民间信奉元宵时能散百病,清代加入舞龙、跑旱船、踩高跷等“百戏”元素。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更古已有之。平时不出闺门的大姑娘小媳妇,借上元观灯之机向有缘人一通情愫。玫瑰与元宵,原本就佳偶天成。有网友戏 言,今年的2月14日,是十九年一遇的绝佳上门节,何妨带着恋人见父母,捧着玫瑰吃元宵?详情<<<<
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 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事物纪原》中说,汉代两都长安城有执金吾负责宵禁,“晓瞑传呼,以禁夜行”,唯有正 月十五夜晚,皇帝特许执金吾驰禁,前后各一日,允许士民踏月观灯。这就是元宵节时许多地方写有“金吾不禁”的由来。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 的节日。元宵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详情<<<
元宵节张灯曾是佛家的专利
元宵张灯应是佛家的专利。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神威,所谓“无量火焰,照耀无极”。而灯火的照耀则有两种妙用:一是破人世之阴暗;二是现佛之光 明,以摧芸芸众生之烦恼。因此在佛教仪式中,就把灯作为佛前的供具之一。佛家鼓动信徒们张灯,经典中反复宣传“百千灯明忏悔罪”,“为世灯明最福田”,甚 至鼓励佞佛者剜肉燃灯,以供养佛。所以历来朝山进香,以求佛佑者,总要供奉灯油,以示广种佛田;而佛教盛会则需大明灯火,以光明法王。据佛教传说,佛祖释 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东土正月十五,为纪念佛祖神变,此日需举燃灯法会。详情<<<<
相关背景资料
正月十五话“端灯”——王贵龙
元宵节最热闹的莫过于“端灯”活动了。这个习俗在平凉民间有不同叫法,结婚头年的女子要“躲灯”。所谓“躲灯”,指新婚男女在正月十五日这天夫妻 相携到岳父母家过元宵节。至今在个崆峒区东部乡村、泾川灵台等县乡村仍然相沿。对于新姑爷来说则叫“端灯”,即到丈母娘家背“面猴灯”。详情<<<<
元宵灯会源自佛教正月十五燃灯礼佛——萧放
元宵典型的节俗是灯会,因此元宵又被称为“灯节”。元宵起源说法不一,一般来说它有两个源头,一是中国本土的正月上旬的祭祀传统,汉武帝在正月上辛 日,到甘泉寺燃灯祭祀太一神,灯火彻夜不熄。这种习俗后来移到正月十五。另外一个源头跟佛教有关,西域摩揭陀国每年十二月底(相当于中国夏历的正月十 五),要在城内做燃灯法会,纪念佛祖。随着汉明帝迎经白马寺,佛教合法进入中土,正月十五燃灯表佛的习俗也逐渐为人们所习用。详情<<<<
今日元宵节又称“灯节”在中国已传承2000多年
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宵赏灯的习俗始于东汉时代。相传,汉明帝刘庄信奉佛教,而佛教盛传正月十五是参佛的吉日良辰。于是,他下令皇宫寺庙、民间百 姓要在正月十五这天“点灯敬佛”。后来,这一礼仪逐渐演变为民间盛大节日。时至中唐,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灯节。到了宋代,元宵灯节在规模和灯的种类上都比 唐代更胜一筹。清代时,达到极致,民间灯会盛行。详情<<<<
人民时评:面对汤圆与玫瑰的选择题
月满冰轮,人约黄昏。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姗姗而来。2月14日,元宵节与情人节碰头。不少年轻人陷于甜蜜的烦恼,做起亲情与爱情选择题:当汤圆遇上玫瑰,陪“佳人”还是陪家人?
鲜红的玫瑰与雪白的元宵迎头撞上,这并非文明的冲突,而是一段东西方节日相互融合的佳话。细看古老的元宵节,两千年来正是在各种文化浸润下才渐渐圆润而璀璨。
元宵节从秦汉的祭太一神发端,佛教称其为参佛吉日,道教以燃灯来愉悦天官,民间信奉元宵时能散百病,清代加入舞龙、跑旱船、踩高跷等“百戏”元素。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更古已有之。平时不出闺门的大姑娘小媳妇,借上元观灯之机向有缘人一通情愫。玫瑰与元宵,原本就佳偶天成。有网友戏 言,今年的2月14日,是十九年一遇的绝佳上门节,何妨带着恋人见父母,捧着玫瑰吃元宵?
值得关注的,还不是洋节与土节的交融,更有节日中文化味道的探寻。不独元宵,像端午,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要挂菖 蒲、赛龙舟、祭屈原,如今却几乎只剩下吃粽子。再如七夕,有鹊桥相会的浪漫传说,也是姑娘们乞巧、展示女红作品的女儿节,而今成了商人的促销良机。中秋在 古代更像民间狂欢,深夜弦重鼎沸,儿童连宵游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何等兴奋热闹!
祖先是在用怎样一种轻松的、活泼的、健康的心境,设计并享受节日带来的快意人生。在抢救人类文化遗产正在全球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如果将这样的美妙 节日,拱手让给商家设计,让浩然的中国气派、丰富的文化信息精气神,被一个“吃”字填满、一个“钱”字主宰,甚至还成了一些人暗度陈仓的送礼佳期,把个月 白风清的雅事,弄成了焚琴煮鹤的荒唐,岂不让人扼腕?
反思过节方式的单调、苍白甚至恶俗化倾向,媒体、商家及公众的文化修养与健康生活理念,都需重新补课。过节,咱要吃美食,也要有载体品味中国人那活 泼昂扬奋发的文化气韵,品味那缕来自文化传统中的绵绵远香。我们过着没有线装书、没有长袍马褂的现代生活,但是,我们仍然庆幸拥有唐诗宋词、孔子屈原、京 剧昆曲、长江长城……
汤圆与玫瑰,国产电影与好莱坞大片,民歌与交响乐,莫言与莎士比亚……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类似的碰撞与选择层出不穷。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能 够安然倚靠上下五千年的厚重历史,稳住改革开放30年的浩荡底气,敞开纵横九万里的广阔胸怀,更藉着互联网与掌上移动终端的普及,如此切近、如此全面、如 此多元地感知世界的丰富、展示自己的独特。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如此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节日。温饱之后的我们,开始享受从容的闲暇时光和快乐节日。 一方面向老祖宗求取文化薪火,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沐浴着欧风美雨,包括年轻人喜欢的圣诞夜礼物与情人节玫瑰。
上元、端午、中秋,近年来重新被国人仔细端详的这些中国节,承载的是融入国人骨血的天人合一、重情重义、锦绣文章、风流蕴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有对先人遗泽蹈厉发扬的自信,有对民族文化真正的鉴赏能力,也需有对时代潮流的感知和融入。(文:李泓)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