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顺相争,是为心病。”学修佛法不能停留在名相上、义理上。如果我们把佛法经教学得滚瓜烂熟,而不在我们的情感上,不在我们的心性上下功夫,那是没有作用的,就像一百万总是存在银行里不用,等于没有。
我们学修佛法,学了要用,关键是在用上。我有两个朋友曾很得意地跟我说:“冯老师,我们两个关系好得很。”我问:“好到什么程度呢?”他们回答:“我们俩感情好得很,说了你都不一定相信。钱可以随便用,他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他的。别说钱了,什么都可以互相用、随便用。”我说:“恭喜恭喜,你们好像是水泊梁山的好兄弟。但你们这种关系未必长久。”他们问:“为什么?”我说:“你们不为钱争,不为色争,但你们俩都意气过重,这不是件好事啊!”这话说了还没有一个星期,两个人为做生意的事,意见不和,开始斗气,于是翻老账,大账小账都要计较了,以前的种种好全部完蛋。
什么是心病?“违顺相争,是为心病。”基督教讲原罪,不外乎就是这个,跟佛教讲烦恼基本上是一回事,只不过法上的开演不一样。所谓“但莫憎爱”、“毫厘有差”、“莫存顺逆”、“违顺相争”,实际都是指我们平常的一种心态。如果我们能在最平常、最基本的心态上解决问题,就能得到最高、最妙的佛法。
我们要知道自己安身立命在什么地方,我们的道场在什么地方。很多人认为道场在寺庙、在山林、在自家设的佛堂里、蒲团上。每天拜佛、诵经是对的,严格说就像学生读书的过程,初入佛门的人通过这样的形式,熏染习气是必要的,但这不是目的。我所认识的高僧大德,比如佛源老和尚,每天从早到晚都不见他念佛、诵经,天天拄着拐杖东走西走,东看西看,还经常做狮子吼骂人,看上去平常得很,身上连念珠都不挂一串,穿一件短布衲衣。不认识他的人,常常把他当成一般的出家人,哪里认得出他就是名震天下的老和尚!他是从来不露行迹,不着老和尚相的。
我们平时的起心动念就是道场,要把道场放在这里,要在这里建立根本道场。心病还要心药医,如黄檗大师《传心法要》中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二祖见达摩只图心安,看起来轻飘飘的太简单了,但禅宗的法就是在这儿立起来的,就是在这儿开花结果的。
今天,大家欢迎我在这里讲,我在这里也不设什么门槛,不搞花哨的东西,只是把最根本的东西和盘托出,希望大家能有所感觉。以后大家也许有机会参学更高明的善知识,但请各位同修千万记住一条:最平常的东西就是最高之道!道场就在我们的举心动念上。持咒、灌顶要落在这一念上,大手印、大圆满也要落在一念上,天台宗三谛圆融、华严宗的十玄门都还是要落在一念上。
一个人即使把三藏十二部学通了,如果烦恼放不下,憎爱之心犹存,我慢之心犹存,取舍之心犹存,那么他宣说自己在学修佛法,那是自欺欺人!长此以往,会离道越来越远。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