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初祖,始来此土,不假方便,直指人心,世人难契无名无相之旨,所以一向面壁无言。后来说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教外别传,及如来禅,祖师禅等,皆不得已而言之。
然虽假设名言,随机应变,或棒或喝,或指或拳,决不死于一处,活泼泼的,不可捉摸。如影随形而大小,如水应器以方圆,不假思维,自然如是。
由不了其旨者,妄伸比拟,乱起猜疑;司法者,又不得不言语相倾夺。由斯理路既开,真相渐隐。教者曰:禅即教也,禅同教也。诘其所同之义曰:禅佛法也,教佛法也,如鸟之两翼。
呜呼!彼只知其同,而不知其同中有异。由彼不知而强作知者故,禅宗之真面目,泊没于教相之中。禅教不辨,真妄笼统,智者不与辨,愚者不能辨,而更唱和之。后人欲求心印者,从何而得之耶?余不惜眉毛拖地,拣而出之,以示学者。
所谓禅者,佛法之体,无生灭,不同言教有作为也。所谓教者,佛法之用,有生灭,不同禅宗无作为也。禅若同教,法体则有断灭之过。教若同禅,佛法则有二法之过。
然禅虽不同教,而教不能离禅。何以故?禅如水也,教如波也,佛欲明禅,故而说教,教从禅生,禅不从教生故。禅不同教,犹如水能生波,波不能生水,水有实体,波是假名,故不同也。教不能离禅者,教从禅生,离禅无教故。犹如波从水生,离水无波故。
何以禅为法体,教为法用也?禅如水故,水能起波,波不能起水,故以禅为体,而不以教为体也。教如波故,波生于水,水不生于波,故以教为用,而不以禅为用也。
何以禅无生灭,而教有生灭也?禅如水故,水虽成波,而水体不灭,息波归水,水亦不生,是故禅无生灭也。教如波故,波从水起,是为波生,波还归水,是为波灭,是故教有生灭也。
何以禅同教,佛法有断灭过耶?禅同教,如水同波,波无自体,以水为体。水若同波,水应无体。水若无体,如波有灭。水波同灭,故名断灭。禅若同教,亦如是也。
何以教同禅,佛法有二法之过耶?教异禅,如水异波,水有自体,波为水用。波若同水,波亦有体。波若有体,如水不灭。水波皆不灭,是故有二法也。教若同禅,亦如是也。
佛法常住,今言同归于灭,故违佛说;佛法不二,即体外无体,体外有体,故违佛说。是故皆成过也。
云何以水比禅,而不以水比教也?初祖西来,传佛心印,人皆知禅即佛心也。一切万物皆从心生,如水生一切波,故以禅比水也。云何以波比教,而不以波比禅也?法本无言,随机设教,如水本无波,随风起波,故以教比波也。
教是佛说,当从佛生,云何而言教从禅生耶?佛即心,心即禅。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世间,无非欲令众生明自本心。此心言思路绝。《法华经》云:“思维如是事,不可以言宣。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此言禅本不可以言说也。后受梵王劝请,乃开方便权门,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其中说空说有,逗根基之大小,无非因禅而说也。佛若无禅,即无处说教。犹如风若无水,即无处起波。说波从风起亦可,说波从水起亦可;说教从佛生亦可,说教从禅生亦可。末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传佛心印,方契本怀。至涅槃时,又曰:吾四十九年,未曾说着一字。此又将一切教摄归于禅也。教从禅生,摄教归禅,如波从水起,息波归水,返本归元,吾佛度生之能事毕已。
教不比禅,禅超教外,是故名曰教外别传。于此可知:吾佛说一切法,有决定的意旨,不是随意而变更也。
近人变更佛说曰:禅即教也,教外无别传也。恐人不信,证之以经曰:三如来藏,如实空,如实不空,如实空不空;曰一切俱非,曰一切俱即,曰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等,是教中极顶之谈,西来大意,莫过于此。又曰:《般若经》中,第五禅波罗蜜,是如来禅;第六波罗蜜,即祖师禅。义谓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触,触则焦头烂额;此即离四句,绝百非。如来禅,分明显示,是为表诠。祖师关,不与道破,是为遮诠。云云。
咦!几句经文,即能道破如来大事因缘。一个波罗蜜,即能发明祖师西来大意,别传妙旨。奇哉怪哉!吾佛四十九年未曾说着一字,却被今人一言半语道着,真可谓超佛越祖矣。
当知:禅不可道也,佛不可超也,祖不可越也。禅可道,非真禅;佛可超,非真佛;祖可越,非真祖。
彼自曰:祖师关不可道破,而复说般若是祖师关。既知禅非言说,又将言说为禅,自相矛盾而不知,是何故耶?盖于禅理教理皆未明了耳。夫祖师西来,为解众生名言之缚也。今人不知祖师西来大意,反将名言加于祖道之上,增众生缚,破祖师禅,良可叹也!
般若虽能离过绝非,但如扫三界之帚,虽能扫空三界,而不能自扫其迹。任尔离到不可离处,非到不可非处,总有不可离不可非之痕迹在。不是祖师西来,不假方便,无过可离,无非可绝,直指人心,本来是佛。如迦叶微笑而承旨,神光礼拜而传衣,师资会合,以心印心,宾主相逢,如水投水,其中无丝毫之间隔也。德山云:穷诸玄辨,如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据此,非但般若不能是禅,即以三藏全文,世间语言,诸子百家,一齐会集,亦当不得祖师禅之毫厘。
又当知,般若非不禅也。风声雨滴,谷响山鸣,皆是宾主扣应之处。瞬目扬眉,咳唾掉臂,亦是师资会合之时。粗言细语皆归第一义。如是不但般若是禅,三藏十二部无非是禅也。但则般若虽是禅,禅却不是般若。
禅宗微妙不可思议。若依方便而言,识得者当处即是,识不得者无有是处。今人于识不得处强作识者,愈识愈远,倘能一念回光,将此识心歇下,禅境即得现前。现前与不现前,并无异处,如波生波灭,水不变易故。
然必须识得禅,识心始能歇,如识得波是水,波心自歇故。波心歇,则全波是水。识心歇,则全识是禅。波相空故,浪涌滔天亦不碍于水;识心歇故,八苦交煎亦不妨于禅。生佛本如,唯识而异。总而言之:若欲识得禅,必须歇得心。若欲歇得心,必须识得禅。起心动念,皆违禅宗。
参禅之士,于此可知:此法不可于心外求,拟意思量,即白云万里。若有人授以参禅法门,即受他热瞒,食他涕唾。古德云:假使释迦如来亲自现前,将祖师禅与汝,亦不应受,受即成魔。唯念念参究而求自悟,切勿于未悟前妄认道理,以为己解。果能如是立志坚确,何愁如来禅、祖师禅,不入汝掌握哉!
尝闻:文殊昨夜起佛见法见,被佛贬向二铁围山。佛见法见尚不容起,况起余见乎?佛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凡于言说上求禅法者,总不免落窠臼。若欲说禅者,先须向诸佛诸祖行不到处进取一步,于千人万人见不到处见取一机,然后方可于无言说之禅上言说自在,于生死岸头生灭自由。如其不然,切莫错拟!
今人妄拟禅即教也,禅同教也。曰同,则禅伤矣。曰是,则禅灭矣。呜呼!后之学者,能不戒慎恐惧于言乎哉?
然虽如是,禅未伤也,禅未灭也。古德云:天下无师也,不无禅也。诸佛未出世,祖师未西来,此禅常如是。佛祖无也,此禅不无也。不与万法为侣者,其为此禅欤?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