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第五卷 第九章 二十五圆通法门(六)

发布时间:2023-12-25 13:00:05作者:大悲心

第五卷 第九章 二十五圆通法门(六)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

这个时候,大势至菩萨连同一起的五十二个菩萨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身来,顶礼佛陀之后,准备向佛报告自己的心得。

大势至菩萨,梵语摩诃那钵,和观音菩萨一起,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近侍大菩萨,观音菩萨在阿弥陀佛之左,主大慈悲;大势至菩萨在阿弥陀佛之右,主大智慧。

为什么他的名字叫做大势至菩萨呢?按照《悲华经》中的说法,过去在阿弥陀佛还没有成佛之前,还是一个人世间的转轮圣王的时候,大势至菩萨是他的第二王子,名字叫做尼摩。那个时候有佛出现于世,佛号称作宝藏如来,宝藏佛就给转轮圣王和王的第一太子授记,之后,第二王子也对宝藏佛说:“我愿意把我所有的身口意业的清净福德,全部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愿意在遍出功德光明佛,刚刚成就佛果的时候,我是第一个请佛转动正法之轮之人,而且我也愿意在佛说法的过程中间,随其说法,修行广大的菩萨道,等到佛涅槃之后,佛陀正法灭绝之后,我也愿意次第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我作佛的时侯,愿我所作的一切佛事,我的佛土世界所有种种庄严,以及我涅槃后,正法住世的情况等等,全部都和这个佛的情况,完全一样,没有任何的差别。这就是我的誓言。”宝藏佛听到第二太子如此宏大的誓言之后,就告诉第二王子说:“你今天真诚地发出如此的誓言,你将来的世界,你将来成佛的状况和涅槃后正法住世的状况等等,都会如你所愿地实现。你一定会在那个世界中,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的佛号就称作善住珍宝山王如来。也因为你通过如此大的誓愿而能成就如此大的世界,因此你的名字也就可以叫做得大势。”

另外,在《观无量寿经》中说:“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三途,就是刀途、血途、火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谓想大势至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菩萨。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毫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为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为大势至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十方佛国广长之相,皆于中现。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是名大势至观。”

关于大势至菩萨头顶宝瓶,《童子教》中说:“观音为师敬,宝冠戴弥陀,势至为亲孝,顶戴父母骨。”

根据上面种种经论中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大势至菩萨,现在极乐世界,是观音菩萨之后的第二补处菩萨。同时我们也能够知道大势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同行同愿,历劫以来,不相违远。乃至最后的严净佛土,先后成佛,功德等也都是完全一样。而二位菩萨和他们所伴随着的阿弥陀佛,就是我们常说的西方三圣,是净土修法的资粮田。

大势至菩萨报告佛说:“我常常回忆起恒河沙数劫之前的往昔,有一佛出现于世,佛号称作无量光。由先后十二个佛一直驻世了一劫之久,最后一个佛的佛号称作超日月光。这个超日月光佛教授给我念佛三昧的法门。如果一个人专门记忆,一个人专门遗忘,那么这两个人,即使相互遇到了也和没有遇到性质是一样的。可是如果这两个人互相牵心挂念,时刻思念急迫深入,这样的两个人生生世世,就好像形影不离的关系一样。十方一切的佛陀,心中悲悯可怜一切的众生,就好像慈母时刻关心挂念自己的孩子一样,可是如果孩子逃离了母亲,忘记了母亲,那么就算佛一心在魂牵梦绕地牵挂着,却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如果这个时候,孩子也在牵心挂念着自己的母亲,就好像母亲时刻挂念着孩子那样,那么母子二人就算经过生生世世,相互之间的距离也不会很远。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众生在心中能够一心地忆念着佛陀,念想着佛陀,那么这个众生,或者现在,或者未来,就一定可以亲自见到佛陀,能够出现在佛的身边。只要出现在了佛的身边,就算没有通过特别的方法修行,也能够心性大开。就好像薰香之人,身上自然就会带有芬芳的香气一样的道理,所以这也就叫做‘香光庄严’。因为我是从一开始,通过念佛的法门,从而让自心深入了无生法忍,因此现在也在这个世界通过念佛法门在引导度化众生。如果佛要我来选择圆通门径的话,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和证悟,我认为不用其他任何的方法,只要能够收摄六根,一心念佛,逐渐就会进入三摩地正定,这就是最上的入手路径。”

大势至菩萨推荐的是都摄六根一心念佛的法门。

念佛法门,在《观佛三昧经?十观佛密行品》中说:“佛告阿难: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坏,亦复如是。”

那么,念佛的意思是什么呢?从具体的字面意思来理解,所谓的念佛,就是忆念佛陀。怎么个忆念法呢?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佛有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十大名号,佛有无上正等正觉涅槃的常乐我净四德,佛有法身、报身、化身等三身,等等。在心中随时忆念着以上种种佛的不共之处,这也是念佛。

在心中时时刻刻忆念佛所说过的种种法义,尤其是究竟了义的真谛,那也是念佛。

在心中时时刻刻地忆念着佛的法身、体性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的真谛,这还是念佛。

在心中时时刻刻地按照一定的传承要求,清晰观想佛菩萨祖师上师空行护法的资粮田,这还是念佛。

当然在我们大家的一般印象中,所谓的念佛,现在已经特指:从心而出、从口而念、从耳听闻的这种称念佛号或者咒语的修行方法了。

更甚至于,我们所说的念佛,基本上已经在汉传佛教中,特指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这也就是净土法门最主要的修行方法了。

《往生要集》中说:“明寻常念相者,此有多种,大分为四:一定业,谓坐禅入定观佛。二散业,谓行住坐卧,散心念佛。三有相业,谓或观相好,或念名号,偏厌秽土,专求净土。四无相业,谓虽称念佛欣求净土,而观身土即毕竟空,如幻如梦,即体而空。虽空而有非有非空,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空,是名无相业。”

《观无量寿经》中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大乘起信论》中说:“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

也就是说,通过念佛法门这样的修行方法,最差的成就,都是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等自己所意愿的净土之中,从而在该净土,在佛前,尽快地成就无上菩提正果。

念佛法门,是一个三根普被的慈悲方便,大家一定要重视。

到此为止,第五卷的内容就结束了。

在第五卷中,一开始佛就又一次强调了“十方一切佛,一路涅槃门”的道理,也强调了在修行的过程中“人空、法空、无生法忍”的证空次第,并且用六结开解的演示,告诉了阿难修行要抓住重点一门深入的诀窍。

然后为了帮助阿难很好地选择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入门路径,就请在座的阿罗汉和菩萨法王子等人,有代表性地各自报告了自己最开始修行时候的入门过程,囊括了十八界和地水火风空识六大,还有大势至菩萨所推荐的“都摄六根净念念佛”的法门。

在这么多的二十四中圆通法门当中,大家应该也都留意到了,十八界其实还缺少一界的相关内容。对了!有关耳根圆通的法门在这一卷中并没有人报告出来,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答案就是:因为耳根圆通法门至关重要,因此就放在第六卷的内容里面了!

那么就请大家拭目以待第六卷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