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大乘起信论讲记(上)

发布时间:2023-08-23 07:41:00作者:大悲心

  大乘起信论讲记

  —道源长老民国六十八年讲于基隆海会寺能仁佛学院—

  施旺坤成文

  悬谈

  《华严经》是经中之王,经中描述善财童子参拜到弥勒菩萨那里,有一座弥勒楼阁,一弹指门就开了,里面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庄严,那是譬喻我们的真心之内具足无量功德。《大乘起信论》等于开弥勒楼阁的钥匙,也等于开《华严经》的钥匙,你懂了《大乘起信论》,也就懂了《华严经》的纲要。《大乘起信论》是马鸣菩萨依着一百部大乘经造的,你通了这部论,等于通了一百部大乘经,也可以说一切大乘经你都通了。

  《大乘起信论》这么重要,但是有人说:《大乘起信论》和《楞严经》是伪造的,《大乘起信论》不是马鸣菩萨造的,《楞严经》不是释迦佛说的,是中国人造的,因为《大乘起信论》和《楞严经》的文法很像中文,不像是印度的梵文翻成中文。我们相信是真的,不是伪造的,因为古时候翻译经典的译场里面有各种执事,所谓度语、笔受、润文、证义种种职务,那时翻译一部经、论,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翻的。文法像是中文,是因为润文的执事中国文法好,把它润饰得像中文,所以我们用不着怀疑。

  还有一种说法,他们说玄奘大师到印度留学十七年,那时候印度的佛法正在大兴,玄奘大师在印度没有看见《大乘起信论》,他们怀疑可能根本没有梵文本,是中国人伪造的。玄奘大师回到中国看到《大乘起信论》,认为这部论太好了,就把它翻译成梵文寄到印度,想报印度的法恩。当时玄奘大师看见《大乘起信论》,怎么不怀疑呢?要是怀疑,他为什么翻译成梵文寄到印度去,我们相信玄奘大师的智慧,相信玄奘大师的佛法,不相信怀疑的人的智慧和佛法会超过玄奘大师。

  最早的《大乘起信论疏》,是贤首国师作的。《大乘起信论》有二种翻译,贤首国师着的注解是梁译,真谛三藏法师翻译。还有一种唐译本,贤首国师参加译场,如果当时没有梵文的经本,怎么进行翻译呢?贤首国师怎么会参加译场呢?历代注解《大乘起信论》的都是鼎鼎大名的祖师,民国太虚大师深通佛法,智慧第一,为了《大乘起信论》跟中国内学院的欧阳竟无居士打笔墨官司,欧阳竟无居士认为《大乘起信论》不合唯识的道理,彻底的批驳,他的学生甚至骂《大乘起信论》是隋唐小儿伪造的,批驳到极点!太虚大师的武昌佛学院很多人作文章,证明《大乘起信论》的道理好,太虚大师自己作了一部注解,叫做《大乘起信论唯识疏》,太虚大师通达唯识,单用唯识的道理解释《大乘起信论》,认为处处合唯识,没有跟唯识不合的。欧阳竟无居士的学问、佛法会超过太虚大师吗?恐怕不会。

  玄奘大师在印度没有看见《大乘起信论》梵文本,这并不足怀疑。像我们中国的经本、注解流通到日本的很多,民国以后,到日本留学的法师、居士,发现日本有很多注解中国没有,《大藏经》里没有,单行本也没有,像《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以下简称《会阅》),在日本《卍字续藏》里发现,在中国却没有。所以不见得印度没有的,就是假的,也不见得中国没有,从日本取回来的就是假的。有人问莲池大师:《大乘起信论》、《楞严经》是否是伪造的?莲池大师说:我们只看合不合佛法,合佛法,《楞严经》是释迦佛说的,我们相信;不是释迦佛说的,我们也相信。《大乘起信论》合佛法,是马鸣菩萨造的,我们相信;不是马鸣菩萨造的,我们也相信。这是最恰当的解释,依法不依人,只看它合不合佛法。为什么要先说这些呢?恐怕诸位同学将来看到怀疑《大乘起信论》的文章,信心动摇,《大乘起信论》是启发我们的大乘信心,信心一动摇,不是吃亏上当吗?你想通大乘经、大乘论,要先研究《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要是被打倒,整个华严宗都被打倒。贤首国师判五教,是依着《大乘起信论》判的,要是《大乘起信论》是假的,华严宗的注解统统都得舍弃,这个问题可严重了!贤首国师为什么依着《大乘起信论》判教?因为《大乘起信论》好。我们相信贤首国师的智慧大、佛法深,不相信那些怀疑的人的智慧和佛法,超过贤首国师,诸位信心要坚定,不要动摇!

  我自从能仁佛学院开学就对你们说过:你们要相信道源法师,决不是自赞毁他,你们听我的课快三年了,我可毁谤过其他的法师吗?《法华经安乐行品》上有明文:「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不可随便说其他法师的长短,只要弘扬佛法都是善知识,绝不可毁谤。自赞毁他,是《梵网经菩萨戒本》的波罗夷罪,犯根本戒。道源不敢犯菩萨戒的波罗夷罪,决没有自赞的心,毁他更不敢。为什么一直向同学赞叹我自己呢?不是自赞,是要坚定诸位的信心,你对道源法师要相信,我讲了你才能接受,你对我不相信,我讲你不要听,我讲了半天,都是冤枉费力气。诸位要坚定信心,一定要相信道源法师讲得好,你把道源的好处学会,再去亲近其他高明的善知识。我跟你们说过北方的土话:「你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道源辛辛苦苦跟你们讲,你们不好好听,不好好研究,错过这个机会,再想听没有了。道源今年已八十岁了,去年冬天生病四个多月,差点死了,岁数到了说死就死,你们不要错过机会。这次印《会阅》费了好大力气,不是有钱就能办到,《会阅》每个字、每个名词都解释得很清楚,一定要好好研究,不然对不起《会阅》。我讲的时候你不认真听,也对不起我这位讲师,以上这些话都是要安定诸位的信心,希望诸位谛听谛听!

  在未讲论文之前,先讲这部论的序文,这篇序文是贤首国师作的,《会阅》上有这篇序文,也有注解,黑板上写的是我从《会阅》摘录下来的《会阅笔记》,因为《会阅》的解释太多,摘录下来的是最要紧的解释,将来你们讲《大乘起信论》没有《会阅》时,用《会阅笔记》也可以讲。刚才说道源讲得好,怎么好呢?简单明了,不啰唆就是简单,不马虎就是明了,你们要学这个讲法,我讲完了你们再看《会阅笔记》,进一步再研究《会阅》!

  解释序文

  大科分二,甲初、题目,再分二小科,乙初、序题,《大乘起信论》序,是序的题目。乙二、人题,唐西太原寺沙门法藏述。

  甲初、题目(分二)乙初、序题乙二、人题

  乙初、序题

  大乘起信论序

  「序」者叙也,谓叙述《大乘起信论》的大意,也就是提纲挈领,。

  乙二、人题

  唐西太原寺沙门法藏述

  在何时何处着《大乘起信论序》呢?在唐朝西太原寺,到了清朝改成崇福寺,在长安城内。因为武则天是唐朝有名的女皇帝,她是太原人,她要报故乡的水土恩,修了五座大寺院,都叫太原寺,这座寺别于其他四座寺,叫西太原寺。

  「沙门」是出家人的通称,梵语「沙门」,中国话叫「勤息」,谓勤修戒定慧,息灭惑业苦。「勤」是精勤修行,修戒定慧三无漏学。「息」是息灭贪瞋痴三个根本烦恼。续法大师在《会阅》上解释为息灭惑业苦,贪瞋痴都属于惑,你起惑才造业,造业才受苦。惑业苦三*轮转,永远不息,这是生死大苦,所以他解释得更为完备。

  「法藏」是贤首国师的法名,他是华严宗第三代祖师。「述」是自谦之词,孔子曾说:「述而不作。」我阐述的都是古代圣贤的话,不是我自己创作的,这是谦逊,不敢说自己作文章。

  把序题、人题讲完,开始讲序文。

  甲二、序文(分二)乙初、叙论大意(分四)丙初、叙一心法丙二、显真如门

  丙三、明生灭门丙四、二门不二

  丙初、叙一心法

  夫真心寥廓,绝言象于筌睇;冲漠希夷,忘境智于能所。

  甲二、序文,分二科:乙初、叙论大意,乙二、造论因由。乙初、叙论大意,再分四科:丙初、叙一心法,丙二、显真如门,丙三、明生灭门,丙四、二门不二。这四科是论文的前半段,《大乘起信论》的义理,都在这四科之内,先叙一心法,明一心法。

  「夫」是发语词,古人作文一开笔,往往先写夫字,像现在人打电话先说一声:「喂!」一样。「真心寥廓」,《会阅笔记》上讲心有四种:

  一、肉团心:即五脏之心脏,佛教讲真心、妄心,不讲肉团心,因为肉团心属于身体的一部份,没有灵知灵觉,只是一个肉团而已。

  二、集起心:指第八识,「集」诸种子「起」现行。第八识有二种功能:(一)、能收集一切种子,像仓库一样,善的种子、恶的种子全收到仓库里面。(二)、能发出来起现行。「现行」者,显现行动。第八识是佛教讲的妄想心,是最根本的心,功能很大,无始劫的种子都能含持着。

  三、缘虑心:「缘」是攀缘,「虑」是思虑,能攀缘外境,能有思虑。「此八识心王」,八识心王都叫缘虑心,为什么呢?「以各能『缘虑』自分境也」,每一识有它的自分境界,它能缘虑自分境界,所以叫做缘虑心。实际缘虑心是指第六识,因为第六识的功能最大,能攀缘一切法,思虑一切法,所以叫缘虑心。

  四、坚实心:「谓『如来藏』自性清净,不生不灭也。今所明之真心,正是此也。」现在讲的「真心」即是指坚实心。「坚实」者,真心不生不灭,不会变坏,在众生份上叫如来藏心,真如在缠叫如来藏,如来藏自性清净,即真心也。

  「真心」讲清楚了,再讲「廖廓」二字,「寥」谓空寂,「空」谓中无妄染。真心之中是空的,空妄染之法,真心之中从来没有虚妄染污之法。「寂」乃其性湛然。湛然是清净不动的意思,真心之性是清净不动的。「寥」,即讲真心之相清净不动,中间没有虚妄染污之法。「廓」谓旷大,「旷」谓德用无边,讲真心功德之用无量无边。「大」则体周法界,讲真心之体,大而无外,周徧法界,真心之外再没有一切法,一切法都在真心之内。「真心廖廓」四字,讲真心,中无妄染,清净不动,德用无边,体周法界。

  「绝言象于筌睇」,「言」是语言。「象」是义相,用语言讲义理出来。「筌」是捕鱼之器。「睇」是网兔之具,就是到野外捉兔子的网。「绝言象」,真心廖廓无形无相,不是语言能说出来的,不是道理能讲出来的。「筌睇」二字是比喻,得鱼而忘筌,捉鱼的人目的在得鱼,得鱼之后把筌器忘掉,不再执着筌。得兔而忘睇,捉兔的人目的在得兔,得兔之后不再执着睇。现在我们为什么要讲要说,要有语言?因为不讲不说不明白义理之相,语言义相是用来表明真心,不说根本不明白有一个真心。你得到真心,要离言象,因为真心根本没有语言之相、义理之相。你讲真心,不是真心;你说义相,不是真心,可是不讲不说,不明白真心。讲明白了,你得回光返照,得觉悟,要悟出来真心,你再去修证,证得真心。真心是清净的,没有一切妄染之法。语言义相都属于妄法,真心是断绝一切言象,像捕鱼的人不执着筌,捉兔子的人不执着睇一样。

  「冲漠希夷」,「『冲』者深也」,很深的意思。「此明心之体性,竖穷三际,而洞然无底。」真心的体性,竖穷三际,由过去到现在,由现在到未来。「『漠』者广也」,广大的意思。「此显心之德相」,这是显现真心的功德之相。「横徧十方,而旷然无边。」横徧十方,广大无边。「『希』者无声,以心甚深,故听之不闻也。「『夷』者无色,以心甚广,故视之不见也。」希者没有声音,夷者没有颜色,真心是什么样子呢?没有个样子,听之无声,视之无色。

  「忘境智于能所」,真心是理体之境,真心有真心之理,理就是真心之体,叫理体,理体就是个境界。我们怎么能证得真心呢?必须启发智慧,智慧是能证,「境」是理境,理境是所证。你有能有所,就证不到真心,要记住这个道理。「忘境智于能所」,「忘」和绝言的「绝」意思一样,是远离的意思,超绝忘怀,心里面不可以有能证的智慧,所证的理境。有能证就有所证,有能有所,就是差别相,真心没有差别相。

  「夫真心寥廓,绝言象于筌睇;冲漠希夷,忘境智于能所。」这两句把一心法说明白了。《大乘起信论》先说一心法,由一心法开出二个门,一个叫心真如门,一个叫心生灭门,现在讲「丙二、显真如门」。

  丙二、显真如门

  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

  「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先讲「四相」,生、住、异、灭,名为四相。一切法都是无常的,正报,我们的身体无常;依报,山河大地世界无常。怎么无常呢?被生、住、异、灭四相所迁动。我们正报的身体,父母把我们生出来,叫生。暂时在世间活着,叫住。但是住不常住,常常在变,叫异相。小孩子变大孩子,大孩子变成大人,变就是异。由大人变老人,老人变死人,灭了。依报,山河大地也是生、住、异、灭,换一个名词,叫成、住、坏、空。成,这个世界成就了,就是在虚空生出来一个星球,暂时住在虚空之中叫住。但是住不常住,要坏,坏到星球爆炸了叫空。真心是常住的,为什么常住呢?因为它不是生灭法,没有生、住、异、灭。生灭包括有住、异二个相在里面。真心既不是生相,也不是灭相,四相迁它不动,因为一迁动,即变成无常法,真心是常住的。

  「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际」是时间,「三际」即过去、现在、未来,「易」是变动的意思。一切法都是无常的,怎样无常呢?被时间迁动,由过去到现在,由现在到未来,正报如此,依报也如此。如我们人,过去的都已过去,今天是现在,明天是未来,三际要给你变易,变易着、变易着,这个法没有了,被时间变动了。真心没有去来之相,《金刚经》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有来有去,才分三际,它无去无来,怎能分时间呢?「莫之能易」,就是不能够变易它,真心是常住的,「真」者不虚妄,「如」者不变易,故称真如门,上面两句就把真如门说完了,再讲「丙三、明生灭门」。

  丙三、明生灭门

  但以无住为性,随派分歧;逐迷悟而升沉,任因缘而起灭。

  先消文,「派」者,水分流也,一条水流出来分流。「歧」者,路分径也,一条路再分出来岔路。「逐」者,随也。「任」者,从也。「迷悟」、「因缘」,众生在迷中,以无明为因,境界为缘;众生在悟中,以本觉内熏为因,师教外熏为缘。真如门不生不灭,无去无来,怎么会有生灭门呢?「但以无住为性」,「但」是转语之词,真如不是住在真如不动,它以无住为性。「随派分歧」,水就分支流,路就分岔路,于是就有迷有悟。

  「逐迷悟而升沉」,随着众生之迷,它就沉沦下去;随着众生之悟,它就超升上去。「沉」,包括六凡法界,沉沦于六凡法界;「升」,包括四圣法界,超出三界,上升于四圣。「任因缘而起灭」,随从因缘,而起而灭。凡夫的因缘,《大乘起信论》正文会详细解释,「无明为因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一个众生九个相都是迷的相,以无明为因,境界为缘。悟呢?悟是以真如内熏为因,真如就是我们的本觉心,「本觉」是本来觉,就是真如换个名字,叫做本觉。本觉有内熏的功能,这就是因,我们怎么会开悟呢?因为本觉有内熏的功能,在内心里给你熏习觉悟。我们听到大乘佛法,人人皆有本觉,本觉都会内熏,那等着开悟就好了,你要是等着它,永远不会开悟。为什么呢?有因无缘,一定要有师教的外熏,这是悟的缘,要遇到善知识给你讲教法,这是外熏的缘,熏动了你内心本觉的因,因缘合和就开悟了。迷、悟都是属于生灭门,就是「起灭」,「起」是生起,「灭」是灭没。

  丙四、二门不二(分三)丁初、法 (分二)丁二、讲喻丁三、讲结

  戊初、正明不二

  虽复繁兴鼓跃,未始动于心源;静谧虚凝,未尝乖于业果。

  下面讲「丙四、二门不二」,真如门不是生灭门,生灭门不是真如门,但是真如与生灭两个门,并不是二个。再分三科,丁初、讲法,丁二、讲喻,丁三、讲结。先讲丁初、法,再分二科,先讲戊初、正明不二,真如与生灭怎么会不二呢?按佛法上讲它不二。

  「虽复繁兴鼓跃」,这是生灭门,「繁」是繁多,「兴」是兴起,「鼓」是鼓动,「跃」是跳跃。「繁兴鼓跃」是形容一切法的生灭妄动,繁多兴起,鼓动跳跃。「未始动于心源」,「『未始』者,自初即不曾有也。」真心的来源,就是真如,它自初即没有动,真心之体是什么样子呢?就像个大圆镜子,生灭是大圆镜子照的相,大圆镜子照出来很多相,「繁兴鼓跃」,大圆镜子的体动了吗?没有动。这就是生灭不碍于真如,真如不二。

  再讲真如不碍于生灭,生灭不二。「静谧虚凝」,「静」者不动也。「谧」音密,寂静也,静之又静。「虚」者无碍圆通也。「凝」音宁,寂而常照也,湛然不动的意思。真如的体,是静而又静,虚凝不动。「未尝乖于业果」,「业」是业因,「果」是果报,业因果报绝不乖违。所以学大乘佛法,把业果拨掉,是学大邪见。真心之体不动,但是随因缘而起灭,不能把业因果报拨掉,它不乖违业因果报,这就是真如与生灭不二。

  戊二、释成无碍

  故使不变性而缘起,染净恒殊;不舍缘而即真,凡圣致一。

  「戊二、释成无碍」,真如与生灭不相妨碍。「故使不变性而缘起」,以是之故,并没有把真如的本性变更,可是它能缘起。随染污之缘,就沉沦于六凡;随清净悟缘,就超升于四圣。「染净恒殊」,「恒」者常也,「殊」者差别也,染法与净法从来不一样。真心的体性无染无净,但是它能随缘生起来染净诸法,染法与净法从来不一样。

  「不舍缘而即真」,你懂得此二而不二的道理,真如与生灭不相碍,缘起的是生灭法,不要舍弃生灭法,当体就是真如。不是离开生灭法,另外有个真如,就在缘起诸法上,你只要悟到就是真如。「凡圣致一」,「致」者理也,六凡法界之理与四圣法界之理,没有二个,凡圣之理只有一个,凡圣彼此不相妨碍。「丁初、法」讲完了。

  丁二、喻

  其犹波无异湿之动,故即水以辨于波;水无异动之湿,故即波以明于水。

  「丁二、喻」,真如与生灭怎么不二、不碍呢?这个法很难懂,说一个比喻,使你容易了解,用比喻解释无碍的道理。用水与波来比喻真如与生灭不相碍。「其」指真如与生灭。「犹」是犹如,犹如波和水,水随风的缘起了波浪,湿性并没有变异。「波无异湿之动」,不是起了波浪就与水不同,没有不同,没有异于水之动,波就是水的动相。「故即水以辨于波」,所以你明白水的性,就能明白波的相,波的相就是水的性。

  「水无异动之湿」,水以湿为性,它虽然变成动的波相,它的湿性没有变。「故即波以明于水」,水已经变成波的动相,所以你只要认识波的相就认识水了。水变成波,波就是水,在波上就明白水相。这就是说:你明白生灭法没有本体,只是个假相,它的本体就是真如,你就在缘起生灭法中,认识了真如。

  丁三、结

  是以动静交彻,真俗双融;生死涅槃,夷齐同贯。

  「是以」是结词,把以上总结起来,结成不二。「动静交彻」,彻者通也,动的波跟静的水,交相洞彻。「真俗双融」,「融」者和也,好像真如的「真」,与生灭的「俗」,真与俗融和,俗和真也融和。

  「生死涅槃」,「生死」就是生灭,「涅槃」是梵语,翻成中国话叫圆寂。成了佛有二个果,一个智慧之果,叫菩提果;一个理体之果,叫涅槃果。成了佛证得涅槃是什么境界呢?圆满寂灭,德无不备曰「圆」,一切功德都具备了。障无不尽曰「寂」,一切障碍统统断尽,烦恼障、所知障统统断尽。小乘认为生死不是涅槃,涅槃也不是生死。「夷齐同贯」,「夷齐」即平等,「贯」者通也。大乘认为平等相通,生死即是涅槃,波浪就是水,因为生死法就是生灭法,是依着真如随缘起的,你在生灭法中能悟到真如,当下就是真如,没有两个道理。

  讲到这里,已将《大乘起信论序》讲了一大段,主要明白造论的文法,比如有人写了一本书,要请你写序,写序有其文法,不能乱写,序文的文法分两大段,第一理序,第二事序。这篇序文,理序即是讲《大乘起信论》的理,共一百五十三字,其中比喻波浪与水湿有四十六字,其余一百零七字,讲一心开二门,二门不二。佛法怎么难懂呢?佛法的经典、论文太多,不容易找到纲要。为什么要讲《大乘起信论》?因为这部论是依一百部大乘经造的,你懂得这部论,一百部大乘经都懂了,也就是一切大乘经都懂了。《大乘起信论》是一百部大乘经的纲要,这篇序文是叙述《大乘起信论》的大意,这一百零七字,就是《大乘起信论》的纲要。你明白这一百零七字的道理,《大乘起信论》就通了。这篇序文讲什么呢?先讲一心法,再开二个门,第一心真如门,第二心生灭门,再合起来二门不二,就是这四科。所以讲《大乘起信论》,先讲这篇序文,序文是古文体,不要以为文字深不好懂,有注解可以研究,只有一百零七字,要把它研究懂,背熟记在心里,读诵其文,受持其义。还不懂再加上四十六字的比喻,水即是波,波即是水,一切大乘经的道理,都不出这个比喻。这是劝导诸位要读这篇序文,把义理受持到心里,领纳不忘。

  乙二、明造因由(分二)

  丙初、反显

  但以如来在世,根熟易调,一禀尊言,无不悬契。

  再讲事序,为什么要造《大乘起信论》?「乙二、明造因由」,说明造论的因缘,分二科,丙初、反显,反过来显明不必造《大乘起信论》,这是作文章的起承转合的「转」,直着说没有话了,反过来说就有话讲了。

  「但以如来在世,根熟易调」,如来在世的时候不需要造《大乘起信论》,因为当时正法住世,如来是最胜的缘,时间胜、缘胜。「根熟易调」,众生见佛得度的根机成熟,很容易调顺。释迦佛为什么示现成佛?因为众生的根机成熟,应该见佛得度,佛才从兜率天下来,示现八相成道。「一禀尊言」,禀者承顺也。「尊言」是世尊说的话。「无不悬契」,「悬」者远也,「契」者合也,很远就能契合。听佛一句话,马上就开悟,与佛所说的真如之理相契合。这是反过来显明有佛在世,不需要造《大乘起信论》。

  丙二、正明(分二)丁初、序谬述迷(分二)

  戊初、总叙

  大师没后,异执纷纶,或趣邪途,或奔小径。

  「丙二、正明」,正面显明要此论,分二科。「大师没后」,「大」者,德业高胜。「师」者,可轨可范,可以给众生作模范。「大师」即指佛。「大师没后」,明时缘俱劣也,就是佛涅槃以后。「异执纷纶」,明根行俱劣也。「异」是不同,「纷」是纷乱,「纶」是纶理。大师在世,可以给你调顺,大师涅槃,各人起不同的执着,纷乱了纶理。「或趣邪途」,「趣」是趣向,「途」是道路,有的人走到外道的邪路上。「或奔小径」,有的人走到小乘的路上,大乘不学,学到小乘去。

  戊二、别显(分二)

  己初、迷理

  遂使宅中宝藏,匿济乏于孤穷;衣内明珠,弗解贫于佣作。

  这里连举两个比喻都出在《法华经》,一个是贫女的宝藏,一个是穷人衣内的明珠。「遂使宅中宝藏,匿济乏于孤穷」,《法华经》中说一个譬喻,有一个女子,她家里有金、银、琉璃、七宝在地下埋着,但是她的父母不在了,她不知道家中有宝藏,而孤苦穷困。「匿济乏」,「匿」是隐匿,彰显不出来。「乏」是贫乏。本来可救济贫乏,隐匿不能救济贫乏,为什么?宅中有宝藏,没有人告诉她,她不知道,所以受贫穷之苦。

  「衣内明珠」,自己衣内有无价的明珠。「弗解贫于佣作」,「佣作」者,赁力给使也,给人家做工拿几个钱。《法华经》上说这个公案,一人到异乡,贫穷得给人家做工。遇见一位有钱的朋友要救济他,先请他喝酒,他乡遇故知,朋友难得见面喝醉了,这位有钱的朋友,因为有事急着离开,把一颗无价明珠装在他的衣袋里。等到他酒醒了,不知道衣内有颗明珠,以为有钱的朋友不够交情,心想:你要救济我,怎么把我灌醉却走了,真是不够朋友!生活要紧,他还是继续做苦工。过了一段时间,又遇到那位有钱的朋友,朋友问他说:「你怎么还给人家做苦工呢?」他很生气的回答说:「我没有钱,不做苦工怎么办呢?」朋友一看,他还是穿那件衣服,就摸他的口袋,拿出一颗无价宝珠,当时换了许多钱财,就发大财了。迷了理,等于宅中宝藏、衣内明珠,没有人告诉他,继续受贫穷佣作之苦。下面不但迷了理,更加迷了教。

  己二、迷教

  加以大乘深旨,沈贝叶而不寻;群有盲徒,驰异路而莫反。

  「加以」是加重语气,「大乘深旨,沉贝叶而不寻」,「贝叶」者,贝多罗树叶也。佛涅槃之后结集经藏,还没有发明造纸技术,把经典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现在去印度朝拜还可以看见贝多罗树叶,树叶用水泡,把叶肉去掉,剩下叶纹很细,可以写字在上面,「贝叶」就是指经典。「不寻」,不去寻找。大乘深奥要旨,沉没于经典之中,不去寻找。换句话说,不去研究大乘经典,这就是迷了教。「群有盲徒」,「群」是很多,「盲徒」者,无正法眼,不见佛性也,不开智慧眼等于瞎子一样。「驰异路」,走到不是大乘的路上,就是「或趣邪途,或奔小径」。「而莫反」,叫他回来,叫不回来,这样就需要造论了。

  丁二、兴悲造论(分三)戊初、悲叹人法戊二、述造论意戊三、正造诸论

  戊初、悲叹人法

  爰有大士,厥号马鸣,慨此颓纲,悼斯沦溺。

  「爰有大士」,「爰」作乃字讲,乃有一位大菩萨。「厥号马鸣」,「厥」当其字讲,其号叫马鸣。「慨此颓纲」,「慨」者叹也。「颓纲」者,大纲颓败也,捕鱼的大绳叫纲,马鸣菩萨感慨大乘的要旨没有人研究。「悼斯沦溺」,「悼」者悲伤也。「沦溺」者,沉沦溺没也。马鸣菩萨悲悼没有救众生的大纲,众生都要沉沦下去,淹没到水里。

  戊二、述造论意

  将欲启深经之妙旨,再曜昏衢;斥邪见之颠眸,令归正趣,使还源可即,反本非遥。

  这是宣述马鸣菩萨发的愿、起的心。「将欲启深经之妙旨」,马鸣菩萨将要开启大乘「深经」,深奥的经典。「妙旨」,最妙不可思的道理。「再曜昏衢」,「曜」是光耀。「昏衢」者,暗路也。在黑暗的道路中再放光明。「斥邪见之颠眸」,「斥」是呵斥,「眸」是眼睛,「颠眸」者,倒见也。呵斥邪见之徒,颠倒的眼睛起邪见。他不相信大乘经,相信外道,相信小乘,于是要呵斥他。「令归正趣」,大乘经说,人人皆有本觉,人人皆有真如,那是我们的本源、本性。你只要懂得大乘的道理,在生死法上就明白真如,在缘起法上就明白真如。「使还源可即」,回还你的心源,当下就是。「反本非遥」,返你的本觉,并不遥远,这是大乘马鸣菩萨的心意。

  戊三、正造诸论(分二)己初、广论己二、略论

  己初、广论

  造广论于当时,遐益群品。

  「造广论于当时」,马鸣菩萨在当时造甘蔗论、一心徧满论、真如三昧论等一百余部。「遐」是远,「益」是利益,「群」是众多,「品」是类。「遐益群品」,利益一切众生。

  己二、略论(分三)庚初、出所以庚二、正造论庚三、彰功益

  庚初、出所以

  既文多义邈,非浅识所窥。

  「既文多义邈」,「邈」是遥远。广论文字太多,义理又太遥远。「非浅识所窥」,「窥」是看、阅览,不是浅知识的人所能看得懂。

  庚二、正造论

  悲末叶之迷伦,又造斯论。

  「悲」是悲叹。「末叶」者,末世也。「迷伦」者,迷类也,就是迷而不悟的众生。「又造斯论」,「斯」者,此也,又造这部《大乘起信论》。

  庚三、彰功益

  可谓义丰文约,解行俱兼;中下之流,因兹悟入者矣。

  「可谓义丰文约」,《大乘起信论》义理很丰富,文字很简略。「解行俱兼」,解行兼备,先解理后劝修行,上根众生,依着广论可以得到利益。「中下之流」,「流」是类,中根下根之类。「因兹悟入者矣」,因这部《大乘起信论》可以悟入大乘的深旨,所以需要造《大乘起信论》。

  这篇序前面一段是理序,后面一段是事序,就是在事相上说明,要造《大乘起信论》。序文的作法,希望你们先依《会阅笔记》研究一遍,再阅读《会阅》,研究通了,序文一定要读熟。《大乘起信论》的序文讲到这里,下面依着《会阅笔记》解释五教。

  《会阅笔记》

  五教

  总佛四十九年所说之法,分为五教:

  一、小教,又分为二:

  (一)、人天教,转恶为善。

  (二)、二乘教,转凡成圣。然执心境俱有。

  二、始教,转小成大,大乘之初门也。又分为二:

  (一)、唯识宗(相宗),说明万法皆是「唯识」变现,然虽空境而执心。

  (二)、般若宗(空宗),广破诸相,说明心境俱空,然尚执空。

  三、终教,转权成实,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大乘终极之理也。说明有非实有,空非断空,以破空有二执,而入中道真实之理也。

  四、顿教,转渐成顿,一念不生,即是如来。即禅宗不依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破空执、有执,及空有俱存之执。

  五、圆教,转偏成圆,说明一法即一切法,圆融无碍,圆满无缺,故谓之圆教也。

  「总佛四十九年所说之法,分为五教」,这是题目,佛说法四十九年由浅至深,分成五教。

  「一、小教,又分为二:(一)、人天教,转恶为善。」「教」是圣人被下之言。圣人是指佛,佛加被以下九界众生的语言叫做「教」,就是佛说的法。下面一步一步转下去,「人天教」,指人乘教、天乘教。人乘教就是三归五戒,天乘教就是十种善法,再加上二界的四禅八定。为什么佛要说五戒十善呢?「转恶为善」,转众生的恶法,叫他修善法。

  「(二)、二乘教,转凡成圣。」人天乘是转恶为善之教,二乘教是转凡成圣之教。你修善法来生转人,或者来生生了天,还是凡夫,未脱六道轮回,不出三界,还在受轮回之苦。二乘教也叫小乘教,就是声闻、缘觉之教,能使凡夫超出三界,脱出轮回,转凡成圣之教。「然执心境俱有」,「然」是转语之词,转凡夫成圣人,然而没有究竟,他执着内心、外境统统有。小乘圣人超出三界,脱出轮回叫圣人,不叫凡夫,但是,他执着心也有,境也有,我空了法不空,心法不空,境法不空。

  全世界一切的宗教都是人天乘,比不上佛教的小乘。佛教的小乘转凡成圣,超过一切外道,将来你们有时间去看《四阿含经》,完全是对凡夫外道说法。世界上的宗教最有名的耶稣教、回教统统是人天教,就是说做一个人很苦,生天上就得快乐,以生天为究竟。天在哪里?天是什么样子?统统不知道。凭理想说有一个天国,生到天国就好了,不晓得生到天国,也不出三界,还是个凡夫。要注意!小乘教超过一切宗教、一切外道,但是它不是大乘,执着有心法、境法,就是法执不空。

  「二、始教,转小成大」,前面转凡成圣,我执空了,法执没有空,再说大乘始教,转小乘教成大乘教。从始教起,始、终、顿、圆四个教都是大乘教,对小叫大。「大乘之初门也。」为什么叫始教?始者初也。小乘教等于六年小学,始教等于初中,比小学高,但只是大乘的初门,始教又分为二种:

  (一)、唯识宗(相宗),又叫法相宗,简单说叫相宗。「说明万法皆是『唯识』变现」,大乘唯识宗要破外面的境界,说明万法都是唯识变现出来的,唯识无境,唯者独也,独独有一个心识,没有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都是虚幻不实,是我们自己唯识变现的。拿作梦为比喻,作梦不是什么境界都有,一切万法都有吗?作梦的那些境界,一切万法从哪儿来的呢?完全由梦心变现出来的。「然虽空境而执心」,唯识宗把外面的境界空掉,却执着唯识的心,就是境界的法执破了,心法还是没有破。

  (二)、般若宗(空宗),也叫空宗。「广破诸相」,外面境界相破了,里面心的相也破。「说明心境俱空」,说明外面的境界空,里面的心也是空的,所以叫做空宗。「然尚执空」,然而尚且执着心空、境空那个俱空是有的。把空法当成最高的法,起了一种法执,叫空执。我执破了,法执破了,空执没有破。

  「三、终教,转权成实」,注意!每一个教有个转,始教是转小成大。始教就是大乘,终教也是大乘,跟始教的不同,始教是权教大乘,终教是实教大乘。始教的二个宗∣∣唯识宗、般若宗,绝对不承认这样的判教。学唯识的人,认为唯识教是三时教,是最高的教。学般若的人,认为般若智慧是最高的智慧,不承认四教家、五教家的判教。这是五教家判的,始教的般若宗没有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唯识宗讲得更死板,把一切众生分为五大分,一分半能成佛,三分半不能成佛,那不是权教是什么?「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大乘终极之理也。」这才是大乘真实之教。怎么叫终教?大乘终极之理,说到究竟处了。「说明有非实有,空非断空,以破空有二执」,学大乘始教,不是执有就是执空,你要晓得,有,不是实有,你不应该执着有;空,不是断灭空,你不应该执着空,破空有二种执。「而入中道真实之理也」,怎么叫大乘实教呢?先悟后证,要众生悟入证入中道真实之理。有,不是实有,是妙有;空,不是断灭空,是真空,即有即空。先是非有非空,再即有即空,再会归中道,中道叫第一义谛,这才是大乘实教。

  「四、顿教」,比终教道理还高的,叫顿教。「转渐成顿」,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都属于渐教。「渐」者渐次,一步一步来,等于上楼,一层一层爬上去。但是顿教,一超直入,转渐次的大乘教成顿超的大乘教。「一念不生,即是如来。」渐教,断烦恼,一步一步断;证法身,一步一步证。顿教,怎么顿超呢?「有念是众生,无念即如来。」你为什么是众生?为什么是凡夫?因为你有妄念,你一念不生,就是如来。「即禅宗不依文字」,天台宗分成四教:藏、通、别、圆,到了贤首宗加了顿教,分成五教。不是天台智者大师的智慧不够,因为智者大师是南北朝陈朝的人,圆寂在隋朝,而禅宗大兴于唐朝,达摩初祖在南北朝梁武帝时来到中国,到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后来传了二祖、三祖、四祖、五祖,顿教禅没有传开。一直到六祖慧能大师,他是广东韶关人,他在五祖弘忍那儿接了法,到曹溪大弘顿教。五祖大师门下有一位神秀禅师,到北方弘扬禅宗,那是渐次的禅。等到南方顿教禅宗大兴起来,把北方神秀禅师的渐教禅宗消灭,徧天下都是顿教禅宗。贤首国师判五教的时候,顿教禅宗徧于中国,什么寺院都取名禅寺,只有一、二间,保守老祖门庭还叫寺,比如天台宗的国清寺,不叫禅寺,保持天台的道场。实际禅宗徧天下,也就是禅宗统一了佛教,可是它不依文字。判教得依文字,依着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的道理,得有经作根据。小乘教,依《四阿含经》作根据;大乘始教,依唯识宗的经典作根据;空宗,依般若经典作根据。顿教禅宗不依文字,怎么叫众生成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认为人的心就是佛的心。「直指」,没有转弯的地方,你认识人的心,就见了佛性,就成了佛。直截了当,一超直入。「破空执、有执,及空有俱存之执。」顿教禅宗,执着空,执着有,给你破;执着空有俱存,给你破;执着空有俱空,也给你破,没有什么法不给你破掉。因为你有一法存在,你念头不会不生,你存了有,有一个有的念;你存了空,有一个空的念;你存了空有俱存,又存了空有俱存的念。有念就有执,所以告诉你:「一念不生,即是如来。」什么执都给你破竟。

  「五、圆教,转偏成圆」,始教、终教、顿教,是大乘之教都有偏,都不圆融、不圆满。「说明一法即一切法」,圆教的道理,你只要说一个法,就具足一切法,这叫「随拈一法,无非法界。」你随便拈起一个法,整个法界都在里面。比如黄金造出来各式各样的庄严器具,但是金戒子、金项链是人工造的假相,黄金的本体只有一个,你只要认识了黄金,金戒子、金项链的黄金就都认识了,所以一法具足一切法,随拈一法,无非法界。金戒子虽然很小,一切庄严器具的黄金,都包括在金戒子里面,没有两样。

  「圆融无碍,圆满无缺」,因为这两个道理,故取名圆教。它圆融无碍,一法即一切法,有法即空法,空法即有法,不相妨碍。不仅始教、终教、顿教,到了圆教都成了圆法,连小教人天乘的法到圆教里来,都是圆融无碍,叫「圆人学法,无法不圆。」你是圆教的根机,是个圆人,你去学什么法都是圆教的法。反过来说,你是个外道,则《法华经》是圆教,《华严经》是圆教,被你讲成全是外道的道理,外道学佛法,佛法变外道。还有一个道理,「圆满无缺」,圆教的道理再没有缺欠,没有缺少,一切法都圆满了。「故谓之圆教也」,以是之故,圆融无碍之故,圆满无缺之故,叫做圆教。

  以上把五教简单说明了,再简单说明《大乘起信论》在五教中属于哪一教?

  《会阅笔记》

  大乘起信论判教

  此论说明众生心即如来藏心,既有此心,皆当成佛,故判此论,属于终教也。亦兼圆顿二教﹕初以一心为本源,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即属圆教。心真如门,不生不灭,即属顿教也。

  「此论说明众生心即如来藏心,既有此心,皆当成佛」,真如在缠,名字叫如来藏。就是真如心在众生心中,缠就是烦恼,在烦恼之中,取个名字叫如来藏心。只要有如来藏心,那就是真如,那就是佛性。「故判此论,属于终教也。」以是之故,分判这部《大乘起信论》属于终教。前面讲过,终教的道理,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当成佛,《大乘起信论》讲的正是这个道理,所以把《大乘起信论》判为终教。「亦兼圆顿二教」,不是全部的圆、全部的顿,兼带有圆教、顿教的道理。「初以一心为本源,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即属圆教。」《大乘起信论》的序文,先说一心,即是一切法的本源,也就是真如门、生灭门的本源,它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世间法||生灭法,出世间法||真如法,统统在一心本源里面,这是圆教的道理。但是它只有一部分的圆,不是全部的圆。「心真如门」,由一心开二门,第一心真如门,第二心生灭门。「不生不灭,即属顿教也。」心真如门不生不灭那一部分,属于顿教,不是全部论文都属于顿教,就是说全部论文属于终教,兼带有圆教、顿教的道理。

  大乘起信论

  现在开始讲《大乘起信论》的题目,先讲「大乘」,再讲「起信」,再讲「论」字。讲大乘,先讲「大」,再讲「乘」。

  《会阅笔记》

  大乘起信论

  「大」者当体为名,包含为义。「乘」者就喻为称,运载为功。法喻合举,故名大乘也。「大乘」乃所信之境,「起信」乃能信之心。心境合目,故云大乘起信也。

  「『大』者当体为名,包含为义。」「当体」,当心法之体,就是一心法的心体,「为名」,取名叫大。「包含为义」,有名就有义,为什么心法之体取名为大?它包含一切法。记住这解释,不是对小称大,对小称大,就是大法外面有个小法,这样的大是比较的大,不是绝对的大,因为大法以外还容许一个小法在。这个大法包含小法,什么法都包含在心体之内,所以才是绝对的大。「乘」,指能乘、所乘,能乘的是人,所乘的是车。「『乘』者就喻为称」,就这个譬喻给它称个名字叫乘。「运载为功」,法就是法,为什么说个比喻呢?因为它有运载的功能,运载众生出生死到涅槃,由生死道中,一直走到涅槃大道,运载到如来的宝所。你得依着大法才能成佛,大法就是一部大车,能运载众生,由凡夫成为圣人、成为佛。

  再把「大乘」合起来解释,「法喻合举,故名大乘也。」「大」,是心法之体,是「法」。「乘」,是个比喻,比喻一部大车,把大的法,和乘的喻,合起来举出来,所以名字叫大乘。

  「『大乘』乃所信之境,『起信』乃能信之心。」有了「大乘」,何必还要「起信」呢?大乘是法喻合举,不说喻只说法,是心外的境界。大乘是你所信的境界,你心内没有能信之心,那大乘法与你不相干,所以你先要起能信之心。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把信仰大乘的心生起来。「起信」两个字,「起」是启发、生起,你启发、生起能信之心,就是把大乘的心启发出来。「心境合目」,能信的心,所信的大乘法的境,合起来成一个题目。「故云大乘起信也。」所以称为大乘起信。再推广来讲大的意思:

  《会阅笔记》

  又依《杂集论》:由与七种大性相应,故名大乘。

  一、境大性:以菩萨道,缘于百千等无量诸经,广大教法,为境界故。

  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行故。

  三、智大性:了知广大人法无我故。

  四、精进大性:于三大阿僧祇劫,方便勤修,无量难行行故。

  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及涅槃故。

  六、证得大性:得如来法身,无所畏,不共法等,无量无数大功德故。

  七、果大性:穷生死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广大诸佛事故。

  「论」者议论也。谓假立宾主,往复问答,议论正理也。

  「又依《杂集论》:由与七种大性相应,故名大乘。」这个法怎么叫大乘法呢?大乘法与七种大性相合。

  「一、境大性:以菩萨道,缘于百千等无量诸经,广大教法,为境界故。」

  大乘法境界大,什么是大乘法的境界?大乘法以一切大乘经为所缘的境界。菩萨发了心要学菩萨道,不是以一、二部大乘经为对象,「缘于百千等无量诸经」,一切大乘经他统统要去学,因为境界大,叫大乘。就是学菩萨道,要学一切大乘经。

  「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行故。」

  你要修菩萨行,行是大行,「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行故」,行菩萨道,是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的行门。行菩萨道的人要自利、利他,自利要修广大行门,利他也要修广大行门。因为与行大性相应,所以叫大乘。

  「三、智大性:了知广大人法无我故。」

  「人法无我」:人无我、法无我,学大乘法,不但要了达人无我,还要了达法无我,这些都是广大无边的道理。有大的智慧,才能了解人法无我,广大无边之理,与智大性相应,所以叫大乘。

  「四、精进大性:于三大阿僧祇劫,方便勤修,无量难行行故。」

  「阿僧祇」,翻成中国话叫无央数,「三大阿僧祇劫」,是三大无央数劫。「方便勤修,无量难行行故。」菩萨要行精进大,不怕时间长,要三大阿僧祗劫才成佛他不怕,长时间勤修行,行难行行门,叫精进大。

  「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及涅槃故。」

  凡夫住于生死,二乘住于涅槃,住是执着,凡夫执着生死法,二乘执着涅槃法,都不了解方便善巧。大乘菩萨了脱生死与二乘一样,但是他不执着涅槃,超出二乘,所以叫大乘。他为什么不住呢?他要度众生,要是住于涅槃,他不度众生,所以了生死他不住涅槃,这样他才能来来往往在苦海度众生,这是他的方便善巧大。

  「六、证得大性:得如来法身,无所畏,不共法等,无量无数大功德故。」

  他证得的功德大,「得如来法身」,证得法身功德大,有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法身具足这五种功德。「无所畏」,查《佛学大辞典》,有菩萨的四种无所畏、佛的四种无所畏,这是指佛证得的四种无所畏。「不共法」,就是佛的十八种不共法,不共凡夫、不共二乘、不共三乘,只有佛有这十八种不共法,都是佛的功德。「无量无数大功德故」,无量数的大功德,他都证得,所以叫大乘。

  「七、果大性:穷生死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广大诸佛事故。」

  他成的佛果可不是成二乘果,二乘果住于涅槃,和众生发生不了关系,众生沾不到他的光,得不到他的利益。菩萨不住于生死,超出生死,证得涅槃不住涅槃,他要来来往往度众生。「穷生死际」,凡是众生,六道凡夫有分段生死,三乘圣人有变易生死,九法界生死边际他都能了达,了达到究竟处。「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对于凡夫示现成菩提,对于三乘圣人示现成菩提。「建立广大诸佛事故」,对于凡夫、二乘,甚至三乘都要建立佛事。

  我们懂得七种大性,我们学大乘法,要发大乘心,求大乘智慧,证大乘功德。证得大乘的大果,就处处示现菩提,处处示现佛事。古人有两句话:「广建水月道场,大做梦中佛事。」你处处建立道场,道场不是真实的,像水中的月亮,我要度众生,不得不建水月道场。我要做佛事,我也空,法也空,有什么佛事好做?等于大做梦中佛事,因为要唤醒梦中的众生,众生的梦没有醒,我不在梦中做佛事,到哪里去做呢?所以你要发大心,要成就大果,处处建立道场,处处大做佛事,不要听到一切法如幻如化,有如水中月,有如作梦,一切皆空,你就不要做了。你执着空,偏到空那一边,怎么能成佛呢?

  「大乘起信」四字讲完,再用《杂集论》的七种大性相应相合,与七种大性相应才叫大乘。下面讲「论」字。

  「『论』者议论也。谓假立宾主,往复问答,议论正理也。」论文的题材,是问答题的文章,问答由谁问呢?没有人问。「谓假立宾主」,假立一个宾、一个主。宾就是客,假若来了一位客人,问我道理,我是主人就答复他。「往复问答」,宾主之间,问一层道理,再问一层道理,一问为往问,一答为复答,往复问答作什么呢?「议论正理也」,「正理」就是大乘之理,不邪不偏谓正,不是外道的邪理,不是二乘的偏理。不议论,不往复问答,不能明了。

  《会阅笔记》:

  马鸣菩萨造

  「马鸣」有三释:

  一、以此菩萨初生之时,感动诸马悲鸣不息,故立此名。

  二、此菩萨善能抚琴,以宣法音,诸马闻已,咸悉悲鸣,故立此名。

  三、此菩萨善能说法,能令诸马悲鸣,垂泪不食,因此为名也。

  「菩萨」亦有三释:

  一、若具言之,应云菩提萨埵,菩提,此云大觉,即所求也。萨埵,此云有情,即所度也,从境为名耳。若从心说,即唯悲与智也。

  二、菩提是所求法,萨埵是能求人,心境合明,人法双称,故云菩提萨埵也。

  三、菩提名大觉,萨埵名勇猛,谓有志有能,于大菩提,勇猛求故,立此名也。

  「造」者制作也。

  这位菩萨为什么取名为「马鸣」呢?我们尊敬这位菩萨不敢起分别心,如果起分别心,马鸣菩萨这个名字实在不太文雅,马鸣就是马叫,这个名字太粗气了。然而,这正是表现菩萨的功德,他不但能感动人,还能感动马。「马鸣」有三种解释:

  「一、以此菩萨初生之时,感动诸马悲鸣不息,故立此名。」

  马鸣菩萨出生时,感动诸马不停地悲伤鸣叫,所以取名为马鸣。印度菩萨、比丘的名字都是他的母亲取的,不是另外取名。

  「二、此菩萨善能抚琴,以宣法音,诸马闻已,咸悉悲鸣,故立此名。」

  马鸣菩萨不但能讲经说法,还善于音乐,他会弹琴,用乐器宣扬苦、空、无常、无我佛法之理,诸马听到他弹琴的音声,都悲鸣不已,所以叫马鸣。

  「三、此菩萨善能说法,能令诸马悲鸣,垂泪不食,因此为名也。」

  诸马听到他说法,不但悲鸣,还流眼泪,不吃食物,所以叫马鸣。《马鸣菩萨传》里记载,国王听了不相信,把宫殿里养的马饿了几天,来试验马鸣菩萨的功德。国王请马鸣菩萨来说法,把饿的马牵出来,用好吃的东西喂马,马一听到马鸣菩萨说法,悲鸣不已,垂泪不食。

  「马鸣」有上面三种解释,就是他的功德,不但能度人,而且能度马。

  「菩萨」两字也有三种解释,这三种解释是根据《会阅》摘录的,和一般的解释有点不同:

  「一、若具言之,应云菩提萨埵。菩提,此云大觉,即所求也。萨埵,此云有情,即所度也,从境为名耳。若从心说,即唯悲与智也。」

  「若具言之」,把菩萨具足的说。「应云菩提萨埵」,菩萨是中国简略的翻译,按梵音应称「菩提萨埵」。「菩提,此云大觉,即所求也。」菩萨上求觉道,就是大觉。「萨埵,此云有情,即所度也,从境为名耳。」能求的是菩萨的心,所求的大觉是境。能度的是菩萨的心,所度的有情是境,都是心外之境。「若从心说」,前面是从境解释,若是从心解释,「即唯悲与智也。」只有悲与智两个心,所度的众生,因为你心内有悲心;所求的大觉,因为你心内有智慧心,就是悲心与智心,悲智双运。

  「二、菩提是所求法,萨埵是能求人,心境合明,人法双称,故云菩提萨埵也。」

  「菩提是所求法,萨埵是能求人」,第一种解释,讲萨埵是有情,有情是所度的。这里不讲所度的众生,讲能求的菩萨。菩提是所求的法,能求菩提法的人叫萨埵。「心境合明」,能求的人是你有能求的心,所求的法是个境。「人法双称,故云菩提萨埵也。」能求的人,所求的法双称,所以叫菩提萨埵。

  「三、菩提名大觉,萨埵名勇猛,谓有志有能,于大菩提,勇猛求故,立此名也。」

  「萨埵名勇猛」,萨埵前面翻有情,也翻勇猛。「谓有志有能,于大菩提,勇猛求故,立此名也。」菩萨发心,他有大的志愿,而且有能力,于大菩提法,有勇猛心去求,才能精进。没有勇猛心,说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他就退了心。

  「『造』者制作也。」这部论是马鸣菩萨造的,也就是马鸣菩萨制作的。

  《会阅笔记》

  造论时节

  依《摩耶经》云:「如来灭后,六百岁已,九十六种诸外道等,邪见竞兴,毁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七百岁已,有一比丘,名曰龙树,善说法要,灭邪见幢,燃正法炬。」以此经文为定说,当知马鸣菩萨造论时节,即在佛灭后,六百余年间也。

  再讲「造论时节」,在什么时候造的论?依《摩耶经》说:如来灭度后,过了六百岁,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都是心外求道,统统是邪见。「邪见竞兴」,一个外道比一个外道的邪见厉害。「毁灭佛法」,九十六种外道有一个总原则,都是起了邪见,总目的是要毁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有一位比丘,名叫马鸣,善说一切法的要义。「降伏一切诸外道辈」,把九十六种外道都降伏了。「七百岁已」,释迦世尊涅槃七百岁后。「有一比丘,名曰龙树,善说法要,灭邪见幢」,把外道最高的邪见灭掉。「燃正法炬」,把正法的火炬点燃起来。「以此经文为定说,当知马鸣菩萨造论时节,即在佛灭后,六百余年间也。」由此经证明,马鸣菩萨弘法、造论的时间,是在如来灭度后六百余年。

  再讲翻译的年代,马鸣菩萨造的《大乘起信论》是印度的梵文,什么时候翻成中文呢?

  《会阅笔记》

  翻译年代

  梵语波罗末陀,此云真谛,西印度优禅尼国人。于梁元帝承圣三年九月十日,在衡州建兴寺所译。

  「梵语波罗末陀,此云真谛」,是真谛三藏法师翻译的,「西印度优禅尼国人」,印度分成东、西、南、北、中,五个印度,西印度的国家很多,他是优禅尼国的人。「于梁元帝承圣三年九月十日,在衡州建兴寺所译。」梁,是南北朝的梁朝,这时候中国天下大乱,常被兵乱所苦,真谛三藏法师,心想与此土无缘,欲回印度,因为坐海船风不顺,又被吹回来,于是留在中国译经,就在现在湖南省建兴寺翻译。真谛三藏法师译的《大乘起信论》叫梁译,我们讲的经本,和《会阅》注解的都是梁译。另有一种翻译叫唐译,其注解有蕅益大师的《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唐朝翻译《大乘起信论》时,贤首国师参加译场,后人认为他既然参与唐译,应该注解唐译,怎么注解梁译呢?有人说贤首国师没有我执,所以不注解唐译。我觉得这个道理不太究竟,因为参加译场的职务很多,一、度语,先把印度话翻成中国话。二、笔受,用笔受写到纸上。三、证义,查证笔受后的文义和梵文的义理是否一样。四、润文,用中国文法润饰通顺。上述翻译过程各项职务不只一人负责,可能贤首国师不能完全作主。而唐朝的译本,不见得比梁译本高明,所以他才注解梁译,这是我的见解,也不敢说对。

  唐贤首国师义记科判

  此论三分甲初、序分甲二、正宗分甲三、流通分

  甲初、序分(分二)乙初、明归敬三宝(分二)

\

  「科判」是一部经的纲要,一定要把科分清楚,科分不清楚,纲要抓不住。《大乘起信论义记》的科,分得很细,有的两个字就分一科,有的一句话分一科,「科」是简明的注解,「判」是分开,一科一科把它分判开。依唐朝贤首国师《大乘起信论义记》的科判,分三大科,甲初、序分, 甲二、正宗分, 甲三、流通分。甲初、序分,分二科,乙初、明归敬三宝,分二科,要造论文,先要归敬三宝。

  丙初、显能归诚至归命丙二、明所敬深广(分二)丁初、明所敬分齐尽十方,丁二、辨所敬三宝(分三)戊初、明佛宝最胜业徧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戊二、名法宝(分二) 己初、标及彼身体相,己二、释(分二)庚初、释体大法性真如海,庚二、释相大无量功德藏,戊三、明僧宝如实修行等。归敬三宝竟

  丙初、显能归诚至

  归命

  「丙初、显能归诚至」,「诚至」,就是诚恳到了至极,把这二字反过来,就是至诚。能归的心,是至诚的心,就是归命这两个字。为什么要归命呢?能归的心,诚挚到了极点,所以才要归命。每逢要作一篇论文,都要先归依三宝,因为我们是三宝弟子,要表示恭敬,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至诚。至诚之心是最妙求法的心,菩萨给我们留榜样,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是依着一百部大乘经造的,一切三藏他都贯通了,他造论,还要归敬三宝,因为三宝是我们的师父。

  归命是梵语「南无」的翻译,「南无」一般都翻译为归依,此处翻为归命,为什么不翻为归依?因为它不只是归依的意思,还含有「能归诚至」,就是诚恳至极的意思。诚恳至极到用自己的生命来归依,有归命的意思。所以「南无」不能翻为中文,念南无阿弥陀佛,有归依、归命的意思。这里就是把诚恳到了极点,翻成归命。为什么归命叫诚至,诚恳至极呢?因为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世间的功名财富失去了,还可以得回来,譬如做官失去了职位,还有机会再次当官;钱财失去了,还有机会赚回来。而生命是唯一无二的,人身一失,没有机会再回来,所以世间上最尊贵的莫过于生命。用自己最尊贵的生命来归依三宝,就是不顾生命的来归依,表示能归的心,诚挚至极!

  丙二、明所敬深广(分二)

  丁初、明所敬分齐

  尽十方,

  「丙二、明所敬深广」,所归敬的三宝,是甚深的三宝,是广大的三宝,分二科。「丁初、明所敬分齐」,「齐」念「ㄐㄧˋ」,同「际」字,就是界限的意思。你所归敬的三宝界限在什么地方呢?「尽十方」,就是甚深甚广,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都有三宝,尽十方的三宝我都归依。讲是有分际,实际尽十方,没有分际,就是尽虚空徧法界,所有的三宝我统统要归依。

  丁二、辨所敬三宝(分三)

  戊初、明佛宝

  最胜业徧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

  「丁二、辨所敬三宝」,辨明所敬的三宝,分三科。「戊初、明佛宝」,明归敬佛宝。归敬佛宝,就是归敬佛的身口意三业。「最胜业」,是总说佛的身口意三业最胜。「徧知」,佛的意业,徧知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无所不知,所以佛的意业最胜。「色无碍自在」,佛的色身是无碍的,因为无碍才得到自在,所以佛的身业最胜。「救世大悲者」,这是佛的口业最胜。「救世」,佛要救度世间的众生,他要讲经说法,是依着他的大悲心讲的。「者」是指人之词,就是指佛。「救世大悲者」,就是救世大悲的佛,这样就把文消通了。

  接着讲《会阅笔记》,前面已经把文消通了,为什么还要讲《会阅笔记》呢?你们是来求学的,多了解一点道理,不是很好吗?你们看古人注解是怎么注的?消文是怎么消的?

  《会阅笔记》

  佛宝

  「最胜」者,标佛位也。过小曰「胜」,超因曰「最」,以障尽德圆,果成极位,故云「最胜」也。「业」者佛之三业也。「徧知」者意业也。「色无碍自在」者身业也。「救世大悲」者口业也。

  讲佛宝,先解释「最胜」二字。「『最胜』者,标佛位也。」「最胜」二字,是标示佛的地位最胜。他超九界以独尊,没有哪一个众生超过佛的地位。等觉菩萨上面是佛,佛的上面再没有位了,佛叫无上,所以标示佛位最胜。

  再消「最胜」二字,「过小曰『胜』」,超过小乘人,所以佛位叫胜。「超因曰『最』」,「因」是佛的因位,就是菩萨位。小乘位不是佛的因位,因为小乘人只能成阿罗汉、辟支佛,不能成佛果。跟佛果相对的因位,就是菩萨位。「超」和过小的「过」一样,超过了小乘位,所以叫「胜」;超过了菩萨位,所以叫「最」。接着再释义,佛的位为什么超过小乘、菩萨呢?「以障尽德圆」,就是障无不尽,德无不圆。小乘只断烦恼障,没有断所知障,他的障不尽,功德更不圆。菩萨,到等觉位,还有一分生相无明在,他的障没有尽,德没有圆。一直到成佛,烦恼障、所知障,统统断尽,一切功德,无不圆满。「果成极位」,他证得的果是佛果,成就最极的果位。「故云『最胜』也。」所以只有佛才能称「最胜」。

  再讲「业」字,「『业』者佛之三业也。」论文上「最胜业」,「业」是什么呢?业有善业、恶业、不动业,这三种都是凡夫的业。三恶道的凡夫之业,叫恶业;三善道的凡夫之业,叫善业。上二界有色界、无色界,这上二界的天界众生修四禅八定,「定」者,不动之义,叫不动业。这些都没有出三界,统统是凡夫的业,连胜业也谈不上。超出三界,叫无漏业,分大乘、小乘,小乘无漏业,只证得偏空无漏业,障不尽,德不圆,不能叫胜。菩萨的无漏业,他要断障,是烦恼障、所知障一起断。一切的功德,自利、利他的功德一起修。他修的无漏业可以称「胜业」,但不能称「最胜业」。最胜业是指佛的三业,超过小乘,超过因位菩萨。

  再分开来讲,佛的三业,怎么是「最胜」呢?《大乘起信论》上归敬三宝的偈颂,都是至诚恳切作出来的,一个字都不马虎,《会阅》上的注解也是一样。「最胜业」,是总说佛的三业。「『徧知』者意业也。」佛的意业徧知。「『色无碍自在』者身业也。」「色」指佛的色身,佛的色身自在无碍。「『救世大悲』者口业也。」救世大悲这个人就是佛,是指佛的口业。

  「最胜业徧知」,佛的意业能徧知一切法,才叫最胜。「色无碍自在」,佛的色身无碍自在,能神通变化,超过二乘人、菩萨。二乘人、菩萨都能神通变化,但是没有佛的无碍自在,所以佛的身业最胜。「救世大悲者」,是佛的口业最胜。

  我们学佛法先要启发智慧,把智慧启发到究竟圆满之处,就是意业徧知。「徧知」就是智慧的功能,有了智慧,智慧到了波罗蜜,到了圆满的时候,神通变化自然来。色身无碍自在,自然起妙用。学佛法先求智慧,不先求神通,神通是智慧的妙用。这是劝导诸位:学佛法有方法、次第,不要好奇好怪去求神通。

  「色无碍自在」,佛的身业神通变化无碍自在,是由徧知的意业显出来的妙用。「救世大悲者」,这是佛的口业。佛用什么本事救度众生?用他的意业,那是根本,但是意业无形无相,表示不出来。用他的身业神通变化,有的众生非显神通不能得度,佛才显神通。非显神通不能得度的众生很少,所以佛不常显神通。佛要降伏外道才显神通,因为外道是着相的,非显神通外道不归依三宝。现在有神通的外道很少,用不着显神通去度外道,所以佛度众生用口业。释迦牟尼佛成佛就说法,一直说了四十九年,到涅槃那一夜把《涅槃经》说完,还问弟子:「你们对于我说的法,还有怀疑的地方吗?如果有,赶快问,我要涅槃了!」弟子们回答说:没有怀疑的地方,佛就涅槃了。如果有弟子说有些地方不懂,佛还是继续说法。佛从成佛就说法到涅槃,就是为救度众生,非说法不能救度。

  你懂得这个道理要发心讲经,你不发心讲经,怎么能救度众生呢?「弘法利生」这句话,可以给「救世大悲者」作注解,「利生」就是救度世间的众生,要救度众生就要弘法,不弘法怎么救度呢?道源懂一点佛法,也是老法师弘扬佛法,我去亲近学的。如果过去老法师没有弘法,我现在也不能跟诸位结缘啊!你要利益众生得弘法,不弘法怎么利益众生呢?讲这段话是劝诸位将来要发心弘法度众生。

  戊二、名法宝(分二)

  己初、标

  及彼身体相,

  「戊二、名法宝」,分二科,「己初、标」,先标示出来。「及彼身体相」,这是法宝,怎么解释呢?「己二、释」,解释,再分二科。「庚初、释体大」,「法性真如海」,这是体大,属于法宝。「庚二、释相大」,「无量功德藏」,这是相大,属于法宝。先把论文简单消一下:

  「及彼身体相」,「彼」就是指三业最胜的佛宝。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前面归依的佛宝,是归依报身佛、化身佛。化身佛,也叫应身佛、应化身佛,因为法身无相,有善根的凡夫,以及二乘圣人,归依的佛宝都是应化身,就是在印度国出生的丈六金身、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的释迦佛是应化身佛。菩萨归依的佛宝是报身佛,报身分两种:一、自受用报身。二、他受用报身。

  一、自受用报身:这是佛无量阿僧祇劫修的功德,他自己应该得受用,享受法乐,这是他应该得的果报。他怎么应该得这个果报?因无量阿僧祇劫修功德的因行,因果是相对的,如是因,而得如是果。

  二、他受用报身:「他」是指菩萨,菩萨可以得报身佛的受用,叫他受用报身,所以我们知道菩萨归依的佛宝是报身佛。

  还有一个法身佛,偈颂把它分到法宝。「及彼身体相」,「彼」是指佛宝,佛宝的身,有体,有相。一个佛宝分成三大:体大、相大、用大。报身佛、应化身佛都属于用大。体大、相大,都归到法宝上讲。

  己二、释(分二)

  庚初、释体大

  法性真如海,

  「法性真如海」,科文说得很明白,就是解释体大。法身佛的体,在众生份上叫佛性,在一切法上叫法性。「性」者本体之义。一切法的本体,一切法的法性,就是真如。法性、真如广大无边,甚深无底,像海一样,海是譬喻法性、真如体大。法性之体就是真如之体,像海一样,广大甚深,这是体大。法性之法,真如之法,属于法宝。

  庚二、释相大

  无量功德藏,

  再解释相大,「无量功德藏」,佛成了佛,「彼身」就是佛的身,佛的身相大。佛的法身没有相,怎么说个相呢?相就是功德之相,佛是无量阿僧祇劫修出来的功德,功德无量,叫无量功德相。无量功德相是无量功德的法,是无相之相,是功德之相。功德之相什么样子呢?譬如我们天天在研究佛法,有没有功德?有功德。你拿给我看,功德,看不见。你听听,没有声音。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又如你念佛,拜佛,念经,乃至于作早晚课,有没有功德?有功德。你看见什么样子?没有。功德之相,是无相之相,但是,你不能说没有功德。有功德就有相,那是法相,就是佛的法身之相,法身具足一切无量的功德。

  《会阅笔记》

  三轮化导

  一、神变轮,二、记心轮,三、教诫轮。

  第一种神变轮者,佛以身业,现种种神变奇瑞也。

  第二记心轮,佛以意业,知众生之心也。

  第三教诫轮者,佛以口业,教训众生也。

  再讲佛教化众生,「三轮化导」,佛的身口意业,叫三轮。「一、神变轮。二、记心轮。三、教诫轮。」

  「第一种神变轮者,佛以身业,现种种神变奇瑞也。」

  「现种种神变」,是佛以身业教化众生。「奇瑞」,奇特祥瑞。佛的身业,色无碍自在,现种种神通变化教化众生。

  「第二记心轮,佛以意业,知众生之心也。」

  「记心」,就是记众生的心,《金刚经》:「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这就是世界无量、众生无量、众生的妄念无量,佛悉知悉见。就是一切众生无量的心念,佛统统知道,因为佛的意业能够徧知。前面讲佛的意业能够徧知一切法,这里讲徧知一切众生的心,叫记心轮。

  「第三教诫轮者,佛以口业,教训众生也。」

  佛有二种语言,一种是摄化众生的语言,即爱语摄受,讲的都是好听的话。比如说你要学佛,人人都有佛性,你学佛将来就会成佛。另一种是教诫的语言,即苦切语。劝导不要犯戒,不要作恶,犯戒作恶将来会堕地狱,时间很长,受苦无量。应该用爱语摄受,即用爱语摄受;应该用苦切语教诫,即用苦切语教诫。教诫的「教」,属于爱语摄受,摄受众生的言教。「诫」,是苦切语,训诫众生的话。佛有四众弟子,对于在家二众弟子,方便善巧,都用爱语摄受;对于出家弟子,都用苦切语教诫。佛用三业教化众生,叫三轮化导。

  《会阅笔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