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若无身命,就无道可修-净慧法师网络问答录

发布时间:2023-11-28 10:33:25作者:大悲心

第五十问:“若不能挣钱安身养家,身家性命不保,学佛还有什么用?吃饱饭才能活命,有好身体才能修道;若无身命,就无道可修;应该是这样的吧?”如此议论,与佛教法理相合吗?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对待如此议论,不同心境的人有不同认知,不同根器的人有不同理解。简单地讲,略分三种;即初入佛门者、声闻修道者、行菩萨道者。

初入佛门者,对教义法理认知尚浅,对学佛修道理解不深,将身家生活与学佛修道的关系对立起来,将身家生活奉为人生头等大事,将学佛修道视为可有可无小事。其不知学佛更能如法挣钱,修道更能安身养家。学佛人知善行、遵礼仪、守道德、有敬畏,会自觉把该做的事项做好,远离一切不善,正命做事,正业安家,正行保身,正心做人,正念护心,正见善行,正语视听,正定修道。吃得干净饭,挣得清净财,平安是福报,和气才富贵。学佛不碍安身,修道有益立命。否则,人心不知足,富贵难修道;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

声闻修道者,不明大乘法义,执著我法自了,多为智慧不足,心少正法念观。先有衣食床坐,再观身命道行,以修为修苦灭,以道为道乐空。将身命先于法事,将道寄于有身,将多闻替代正法。古有阿难为凭,《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记,“今日如來。安居說法。遠來者眾。飢勞疲乏。性命不濟。有食有命。有命有身。有身有道。無食無命。無命無身。無身無道。今於是中。無有如是可意之事。”今有媒体报导滥象为据,抽签看相与高价香拥进寺庙,在家信众也具见思二惑。其不能了知,大乘法食饱慧命,精勤正法可忘躯,佛昔舍身半句偈,观行道品三十七。声闻众中,大有坚固道行,多发菩提心者,身处红尘不染,心观纷繁离著。弃舍无学止足,行大阿罗汉道,证入第一义谛,明心见性自在。

行菩萨道者,一切言行为法,自无余念清心,身命幻化无常,真我常住是性。忆佛雪山修道,一日一麻一麦,皮肉消瘦皱减,心能堪忍不退。目陷如井底星,肋出如朽草屋,坐处如马蹄迹,不见退转菩提。内财外物能施,血肉头目手足,百千万劫无怨,剜身为灯不动。佛事高于一切,法事重于身命,古有传记高僧,今有鸡足茅蓬。终南万人隐世,尚有修住洞窟,无数行者闭关,皆是不惜身命。菩萨行人在世间,清净戒身依法修心,四相八相皆空无执,人同相异心境不同,愿心往来大行根器。惠能证道偈颂大空,宣化来空去空妙行,本焕觉观未来佛名,居士护法赞叹高僧。为何行菩萨道者有如此境界?因能明观于此世界,若贪一草,皆有因果;若执一花,往来有报。故菩萨畏因,不结俗缘。

在此世间,有凡有圣,凡不知圣,圣显凡相。凡心思欲,圣德善行,凡圣同住,法缘天成。在平常人眼中,满足财色名食睡为正常需要,各有贪嗔痴慢疑为人性本具,五蕴色受想行识为根深蒂固,根尘偶十二因缘为时处生心。圣心虽难以理解,但可依缘起性空,无为善行深般若,大观众生非众生。2015/12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