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保持开朗的心情?
问:如何能保持开朗的心情?答:人生十事,八九不如意,因此事不称心,何其当然!无始烦恼业垢,若有形相,虚空也难容纳,故心不开朗,何其正常!...怎样培养道心
昨天有人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学佛多年,但长养不起来道心?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问一问自己:学佛多年了,我对三宝的信心,真的建立起来了吗? 如果真正建立起来对三宝的信...浅谈天台宗的性格与价值
浅谈天台宗的性格与价值法藏法师 天台宗乃是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经过五百多年的辩证与理解,并逐渐「组织化」与「本土化」后,第一个成立的宗派。也是汉传佛教存在最久,而且...生与死
生与死(一)我们一个人一开始下来就是生, 到最后还是要死, 死是苦,生也是苦, 从开始一直到最后, 人生都是一个「苦」字。 所谓生与死,每人皆有这么一个关口,可是在迷的人...铁链岂能锁虚空
铁链岂能锁虚空文/本性 佛教讲因缘。 缘生便有,缘灭便空。 此空,非空空如也,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本质空;乃终将无常、变化、失去、灭亡的现象空。 学佛,重在...来去自如
来去自如白云禅师著述 千佛山有两句话,谓: “来者不拒,去者不留。” 意思是说: 凡所有来者,一视同仁,无分门派;盖山门内,四事供养,来自虔信的在家菩萨;寺院是僧伽之家,任谁...弥勒文化及其实践意义
弥勒文化及其实践意义(一)在山水如画、钟灵毓秀的浙江奉化,举行了弥勒文化节和第一届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佛教协会会长茗山上人从理论上,归纳了...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智慧解脱智慧解脱 智慧的由得 智慧的对答 所证真空 三法印与四念处 出离.断灭 中观论颂 从法空到心空 所入妙有 十如法界 从无心入妙有 性相二门...犯戒不忏的死相
现在台湾有些尼众,不管是否够资格受具足戒,她就是要受。反正现在我们的戒坛一传戒,就是几百个人,戒师父也不可能一个一个去问,就算问了,她硬要受,谁也奈何不了她。这是指犯了四根本戒...如何得自由--准提法字轮观的奥
如何得自由--准提法字轮观的奥妙-----首愚师说法录 准提法门在持诵上不但是一个观音耳根圆通法门,也是一个让行者得以心息相依的安般守意法门。心跟呼吸怎么调到同步而心气合一?这是...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