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界话离欲
问:在学佛的过程中,出现信心不足的现象怎么办?
妙心法师答:修道的信心,其实不是佛法给的,而是无常逼迫的。
释尊出家修道,是因为游四门,见到了老、病、死和沙门。因此,生发了对世间法的出离心。佛所觉悟的佛法,其实就是对世间法的觉悟,无常、苦、空是对世间最根本的认识。
所以修道的信心不足没关系,是因为无常的逼迫还不够,对世间的苦体会不深。因此,要深入了解世间法,是树立佛法信心的关键。了解人类的过去,了解战争,了解历史的兴衰。
清孝庄皇后为了顺治帝的皇座太平,下嫁多尔衮,以色相诱降洪承畴。如果你是她,是否可以体会到她的内心世界。我认为,修道的信心不足,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身处险境,《法华经》的火宅喻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
认识世间法,总结世间法,是树立修道信心的关键所在。连佛陀他老人家修道,都是因为老病死的过患逼恼身心的结果,更何况我们?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佛法所说的欲界,顾名思义这是一个欲望充斥的世界。为了满足欲望,众生无所不用其极。易牙为讨好齐桓公,杀亲子烹人肉,这是拍马屁的鼻祖了。李斯和韩非,师出同门,都是荀子的学生。李斯害死韩非。庞涓陷害孙膑,吕后断去戚姬的手脚,这算是嫉妒的范例了吧。《动物世界》里,雄狮为了维护自己的狮群,会通过厮杀将成年的儿子撵出狮群。一言以蔽之,欲望的世界,这就是欲界;被欲望主宰,不能自主,这就是欲界的众生相。
佛教为三界的定义一个字——“苦”。我们在欲界修道,就要先观照欲界的苦。这样,就会生起修道的信心。
四谛之首就是苦谛。“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苦谛,就是说,苦是真实不虚的真理。欲望的聚集,导致痛苦的结果。“集”为世间因,“苦”为世间果。
欲界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生从何来,死向何去。生门死户,都在于此。“生门死户”,这是道家丹道的说法。
“生门”是说,欲界投胎,因父母交而有孕,这是生之初,从淫而生。人类如此,畜类如此,欲界天人也是如此。
“死户”是说,行淫伤身,以致老衰。元精漏尽,生命终止。
这是道家的说法,佛法中无此说。道家修仙,除渗漏,指的就是保元守精, 精气神,他们称为“三宝”。这只是离欲之法,并非是根本出离三界之道。
佛教认为,欲界因果,其实也就是贪淫的因果,因此也把贪嗔痴确切地说成是淫怒痴;这是欲界的根本特点。
如何出离欲界呢?必须要修禅定,这是佛教与外道共通的认识。所以欲界上去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就是“色界”了。没有禅定,就是空谈。可见,色界必须以禅定为根本,没有禅定功夫是到不了色界的。
按道家炼丹的修法,就得固精固气固元神。“精全不思欲”,柳下惠美女坐怀心不乱,就是这样。“ 气全不思食”,自然辟谷,休粮绝粒,不食人间烟火。“神全不思睡”,无昏沉,无颠倒梦想。精气神三全了,便是“真人”,这就是全真道。
今天为什么说道家呢?是因为大家连最能有效对治欲界的色界定都不知道,所以讲讲道家的丹道,其实这就是世间禅。以色界定,拔欲界根,这是修道的共识。释迦太子出家后,先修的也是外道的世间禅定,就是类似于道家丹道之类的修行。
所以,离欲界,至色界;离色界,至无色界;离无色界,出三界家。这是“竖出三界、渐次超越”的特点。念佛往生是“横出三界”的法门,这里讲的是“竖出三界”的法门,大家要弄明白。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