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佛陀曾對弟子開示:「為人子女孝順供養父母,縱使微薄亦獲福無量;若是忤逆父母,即使一次、兩次,罪亦無量。」弟子們想多了解罪福的事,於是佛陀又開示了長者子慈童女的因緣…… 久遠世前,波羅奈國境內有位長者早逝,留下獨子「慈童女」和寡母相依為命。慈童女每天辛苦工作,以賣柴所得微薄的工資奉養母親;從初初一日兩錢、四錢、八錢、十六錢……全都如數地交給母親。孝名遠播的慈童女,不但深得大眾信任,也累積了大量的客源。 「慈童女,你既聰明又有福報,為什麼不效法父親航海尋寶呢?」眾人的勸諫打動了慈童女。 「媽媽,爸爸生前從事什麼行業?」慈童女問。 「你爸爸在世時,常常出海探勘採寶。」母親答。 「爸爸以出海採寶為業,為什麼我不再出海了呢?」慈童女認真地問。 「你想去就去吧!」母親半開玩笑地說,認為溫厚孝順的孩子不可能捨她而去。 「就這麼說定了!」慈童女心想。 幾天後,一切準備就緒的慈童女,整裝肅容向母親辭行。 「我只有你這麼一個孩子,無論如何都不會讓你離開我的身邊!」母親不捨地說。 「媽媽,當初您若反對,我便不敢多想;如今您親口答應了,怎麼能出爾反爾呢?」慈童女堅決地表示。 「……我還沒死,你怎麼忍心拋下我孤單一人?嗚嗚……」母親老淚縱橫,撲上前去抱著獨子的腳放聲痛哭。 慈童女掙扎扭動,想掙脫母親的臂膀,一拉一扯間竟拔下了母親數十根蒼髮。年邁的母親既疼痛又傷心,深怕得罪固執的獨子,只好無奈地鬆手,放子遠行。 航程十分順利。取得珍寶後,一行人決定由陸路返鄉。經過異國時,當地人好心地提醒他們:「這兒的國法規定:如果商隊被盜俅蚪伲讨鞑恍乙脖换钭剑磺胸斘餁w於偈祝幌喾吹兀绻斘锶槐I走,只要商主逃過一劫,日後便可全數取回。」慈童女為商隊之首,權衡利害之後,決定每晚單獨外宿,不和眾人一起紮營,隔天清晨,再派人接他歸隊一起前進。有一天晚上,全營遭到風暴突襲,離去前,一陣匆忙混亂,忘了接回慈童女,從此慈童女獨自留在異鄉,飄泊流浪。 走著走著,飢渴疲憊的慈童女來到一座荒山,山上有一座琉璃色的華麗山城,城內四位手執如意寶珠的天女,載歌載舞地趨前歡迎。慈童女從此定居城中,過了四萬年快樂的生活。有一天,他突然心生厭離,決定離去。 「哎!閻浮提人的心念真是反覆無常,和我們生活了四萬年,為什麼好端端地說走就走呢?」天女們百思不解。 慈童女全無貪戀,顧自前行,又看見遠處有一座水晶雕琢而成的精緻城郭,八位手執如意珠的天女,歌舞曼妙地趨前相迎,八萬年後,慈童女心生厭惡,不告而別。從此以後,慈童女在白銀城和十六位天女度過十六萬年,在黃金城和三十二位天女共度三十二萬年,最後都心生厭患,遠走他方。途中,慈童女想起最後一群天女們告訴他的話:「離開這裡之後,再也遇不到這麼好的地方,不如就住下來。」 「她們只是捨不得我罷了。」慈童女暗暗思忖:「只要往前走,一定有更好的地方等著我。」 不久,慈童女看見遠方一座暮氣沉沉的純鐵城。「奇怪了!怎麼是鐵打造的,不過裏頭一定非常美好。」慈童女加快腳步;然而前方沒有溫柔的天女,只見大門下站著一個怪人,頭上戴著熊熊的火輪。怪人抬頭,瞧了慈童女一眼,便將頭上滾燙的火輪摘下,放到慈童女頭上,一言不發地走了。 慈童女納悶著四下張望,發現獄卒向他緩緩走來。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