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性多元宗教文化之融合
在当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大背景下,藏族地区开始发生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迁。主要是以市场经济拉动了藏区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生态旅游又成为许多藏族地区的支柱产业。因此,围绕经济建设或旅游业发展而掀起的文化创新活动,使藏族传统文化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与机遇。以阿坝州部分藏族地区为例,可以看出藏族地区古老的传统文明,开始借助于当代科学技术或物质文明,以脱胎换骨式地在发展演进。以下案例将要阐述当代藏区社会变迁中的区域性多元宗教文化融合的实情。
(一)黄龙景区与多元宗教文化
黄龙景区是松潘县境内融自然环境与宗教文化为一体的一大独具魅力的名胜风景区,过去在景区内有3座寺庙,即前寺、中寺和后寺。现在中寺和后寺已经修复,成为黄龙风景区中最引人注目的两个宗教文化景点,并向游客全面开放。据说黄龙中寺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修复开放,于2003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其外部建筑采用了藏传佛教寺院的形制,大门两边竖立着四大天王;而内部以汉传佛教的布置,大堂中间供奉三世佛塑像,两边则是十八位罗汉塑像;而墙面又是藏传佛教壁画,可都是清一色的文殊菩萨像。特别有趣的是围绕寺院转经时又要遵循苯波教的逆时针方向转经的习惯。至今寺院内还没有专业神职人员(僧人),据说这是黄龙景区的规则。寺院门口有一位工作人员在卖香,据说每月只获得多则七百元、少则几十元的收入;在寺内三世佛像前置一功德箱,据说到年末只打开一次,但不知每年收到多少功德金。
实际上,黄龙中寺是一座融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苯波教为一炉(体)的混合性寺院。它充分考虑到了有着不同信仰文化背景的游客到此旅游的宗教心理需求,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迎合了周围当地居民的不同信仰习俗,更体现了松潘县多民族杂居或多元一体的区域性文化特色。
黄龙后寺位于五彩池,从现状或直觉的角度看,酷似一座道观,不仅只有一位道士在接待信众或游客,而且其内部的塑像绝大多数也属于道教神像。当然,庙宇内塑有一尊观世音(男性)像以示佛教的存在,只是里面没有看到特定的神像代表儒教。值得提出的是,在每年的农历6月13日开始举行黄龙庙会,在此期间有许多百姓喜欢涌向后寺磕头拜神,许愿保平安。事实上,黄龙后寺在民间已成为一座融儒释道三教为一体的综合性庙宇,在广大信教群众的心目中具有独特的宗教地位,并且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断言,黄龙后寺已经演变成为一座超越民族或文化界限的多元民族共同信奉的民间宗教圣殿。
(二)神崇拜与民间庙会
神山崇拜是藏族地区普遍盛行的一种民间宗教信仰形式,并具有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质。笔者于2004年7月在松潘县作田野调研时,走访了川主寺的一位老僧,他叫南喀泰,现年74岁,是一名经过新旧社会并具有丰富阅历的苯波教僧人,因而对当地的宗教文化和民间信仰比较熟悉。据他讲:当地的藏族居民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崇拜神山、祭祀神山和围绕神山周转朝圣的民间信仰习俗。该地区最崇尚、最神圣的大神山叫“夏东日”(Sha rDung Ri)神山(GnasRi),意为位于东方的白海螺似的圣山。这座神山正好位于今松潘县黄龙风景区。就一般而言,藏族百姓崇拜的神山大都为拟人化的神山,所以,“夏东日”神山,也不例外,他身为武将形象,肤色呈白色,坐骑为白马。实际上,“夏东日”神山是一座终年积雪的白皑皑的雪山,故目前在汉语中称其为“翡翠雪山”。按照传统惯例,藏族居民在每年藏历虎月(指秋季月份)里都要去转神山,神山有两条转经路,即外转经路和内转经路。徒步走外传经路需要7天,而走捷径内转经路需要2、3天时间。为何转神山选择虎月?则有其道理,如是冬天积雪封山,道路不畅,而选择仲夏,又是毒蛇出没的季节,行走不安全,故人们选择秋季的虎月,正好该月的13、14、15日又是黄龙庙会时间。
藏语中称黄龙庙会为“金海喜宴”(Gser Mtsho Ston Mo)。所以,许多藏族信徒将转神山与参与庙会的时间不谋而合,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既转神山,又观庙会。可以认为,神山崇拜与黄龙庙会原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民间宗教文化习俗,可在黄龙景区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并成为不同民族信教群众共享的宗教文化资源。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