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禅修的要点
黄国达
许多人谈修行都知道「止观双运」,但止观禅修内容深广,到底详情如何,不容易明了,这里就笔者个人的浅见试着作剖析:
以中观为主轴来说明,般若慧的修习可以分为闻、思、修三个阶段,闻慧是由听闻正法而得的「缘起性空」的正见,思慧是由对实际事物的思辨归纳得到性空缘起无碍的义理,因为已经深解空义的内涵,不再为名词的不同而困惑,这称为空胜解,研究佛法的了义说而能应用于日常身心的观察,多能得此受用,并且在解说佛法时,能够触类旁通,显现辩才无碍的智能,有时称此为「大开圆解」。
但思慧仍以思辨为主,不是定心观照,所以面对情境还要稍加思索,顶多因为熟练而不假思索,立即呈现空义的理解,就像套公式一样。要到修慧,也就是止观双运,才能观照空性。
什么是「止观双运」?它与思慧不同之处在于:宁静中稳定而清晰的观察。什么是观察?观察有别于想象、猜测,它是如实的;它也不同于现量的觉知,仅止于现象的了了分明,而是要去发现它内在无自性的本质。
在思慧的过程中,观察是较为局限、粗略、不稳定的,而且思考、概念较多是散心的观察。在止观双运中,由于定心专注,呈现开阔、细致、稳定的观察,而且思考、概念较少,是定心的观察,称为般若观照。
这是有动力的观察,不是给自己一个答案就能满足的,所以,具有穿透性。止观的过程事实上是在探索未知领域的心灵活动:心中锲而不舍地寻找无自性的真相。
修观出入息和念佛而定心,在进入止观时,就要观察呼吸和佛号的无自性。以观出入息为例,出入息相依于胸腹腔的起伏,空气的流动,神经系统的指令,这种相依关系是可以现量观察到的。
将注意力由呼吸转移到「关系」、「互动」上,仔细地探索,找寻「呼吸」是什么?由于在认知上,实体性的概念习惯模式根深柢固,总觉得呼吸是实在的,只是不去看它而已。
在观察而心开始散乱时,即回到专注定心。等心收摄宁静,继续观察体会「只有依存」的状态,时机成熟,忽然发现,呼吸不过是一个「虚拟影像」而已!它是整体身、心、环境的依存因缘中的一个片段,这就是「无自性」——「没有它自己的实体性」的现观!
由持名念佛而进入实相念佛也是同样的方法,在专注定心念佛之时,仔细观察佛号音声、佛的意象、能念的心皆是依存关联的存在,没有自性实体,在观察而心开始散乱时,即回到专注定心念佛,等心收摄宁静,继续观察体会念佛的整个因缘的无自性。止观双运,时机成熟,忽然发现,念佛不过是一个「虚拟影像」而已!它是整体身、心、环境的依存因缘中的一个片段,当照见空性。
由呼吸的如幻无自性,或念佛的如幻无自性,进一步观察五蕴和合无我,我们认为客观实在的人、事、物和整个世界也是如幻无自性,乃至内在的心理活动——情绪、思想、意念、觉知都是如幻无自性的。
这时,就可以领悟到:任何的存在,包括能知、能觉、能作、能想的主体如幻无自性,所知、所觉、所作、所想的也是如幻无自性,能所双泯。乃至一切差别对立的存在:大小、高低、好坏、美丑、得败、苦乐、染净、迷悟、生死都是如幻无自性的。
由现观呼吸的如幻无自性到一切法的如幻无自性,其实是一贯的,如一堆稻草,从一个角落开始烧,最后把这堆稻草完全烧掉。般若智能的现观,由少而多也是如此!在持续的「止观双运」之下,一切自性见终将完全清除,知见清净,般若慧眼清澈明亮,当下就能照见诸法的空性,一切法当下都如幻影一般,有、无,生、灭,一、异,去、来都是不可得的。
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有关般若波罗蜜的修学中有一段很重要的开示:
「想修学般若,契悟真实,先要对于一切是世俗假名有,自性不可得,深细抉择,而得空有无碍的坚固正见。假名有与无性空,是相成不相碍的。所以说:『宛然有而毕竟空,毕竟空而宛然有』。有极「无」自「性」的「正见」,而不坏世俗缘起有的一切,这就是闻思慧的学习。如定心没有修成,那还只是散心分别的观察。如修止而已得到轻安,已经成就正定,就可以不碍假有的空性正见,依定修观,入于修慧阶段。那时,以无性空为所缘而修「观察」,名『有分别影像』。观察久了,就以无性空为所缘而修「安住」──定,名为『无分别影像』(这是不加观察的无分别)。如安住了,再修观察;这样的止观杂修,都是以无性空为所缘的。观心纯熟时,安住,明显,澄净,如净虚空的离一切云翳一样。那时,『一切法趣空』,观一切法相,无一法可当情而住的,都如轻烟一样。修观将成就时,应缓功力,等到由观力而重发轻安,才名修观成就。以后,就「止观互相应」,名为止观双运。以无分别观慧,能起无分别住心;无分别住心,能起无分别观慧。止观均等,观力深彻;末了,空相也脱落不现,就「善入于」无生的「寂灭」法性。到此,般若──无分别智现前,如说:『般若波罗蜜,能灭诸邪见烦恼戏论,将至毕竟空中』。又说:『慧眼都无所见』。唯识学也说:无分别的真见道,是离一切相的,从凡入圣的毕竟空慧,为印度大乘学者所公认。这与末世的拟议圆融,不知重点突破的方便,不可并论!」
这当中,有几个重点:以无性空为所缘而修「观察」,和以无性空为所缘而修「安住」。这种观察如本文所述,是在眼前的实际事物中见到无自性,而「自性见」的消除,就是空性的智能显现。所以观察「自性」——实有性、固定性、孤立性不可得,也就是发现认知投射于事物上的的凝固、僵化、局限的缪误,无自性只是还其本然而已。
其次,以无性空为所缘而修「安住」──定,就是慧见的保任,散心的观察由于没有定力来保任这清澈的慧见,所以容易退失,仅成为理悟,缺乏随处皆能现前的慧照的穿透力。这点对修行而言是很重要的,功夫深厚,慧悟才能透澈,古代禅宗行者重视功夫,是有其道理的。
再者,观察的对象,不能泛泛而观,须要重点突破,由最切近的身体到心理状态和活动,观察它的无自性,引生无我智,这是必要的过程,由此再广观一切法,才不会失去焦点。观察一朵花的无自性,只能去除对这朵花的染着,而观察身心无我,却可以迅速地达到清凉自在,智能空性虽同,而观察对象的不同,结果也会有所差异。
另外,在止观即将成就时,不必再刻意用功夫,放下对止观功夫的取相,不假作意,止观自然地现前,所谓空亦复空,般若亦不可得,能观的般若智和所观的无性空,能所二者俱泯,善入于寂灭,这才发起无漏慧。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