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密码--业
刘先和
关注生命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人类从存在那天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生命的思考,生命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个极为简单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上至宇宙天体,下至微生物、细菌乃至生命的基因,都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但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对生命这个问题的解决,似乎还没有找到什么根本的途径。造成这个问题的根结是人们的思维有点问题,因为人们一直将关注生命的着力点放在肉身上,在肉身上动脑筋,这样关注的结果当然就发展了医学,发展了运动学,发展了营养学,发展了生物学等等。这样一来似乎对维护生命找到了一些手段,但实质上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对于生命现象的诸多质疑,比如说:为什么有的人福贵而有的人却贫穷,为什么有的人长寿而有的人却短命,为什么有的人六根不全而有的人六根具足,为什么有的人健康活泼而有的人却孱弱痴呆,为什么有的人美丽高贵而有的人却丑陋卑贱,为什么有的人聪明富有而有的人却蠢钝赤贫,等等,这不得不说是人类的一大缺憾。值得庆幸的是,佛学在认识生命上有惊人的透彻性,其义理从根本上解说了人们对生命的任何质疑,回答了人类所要关注生命的一切问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人类长期以来只是将这一门大智慧之说当成一门宗教的信仰,当成宗教的教理,故此就一直处在认识生命的盲区。本文的立意就是在于用佛学关于对生命的理义来解说生命的奥秘,一则使我们对生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二则使人们对佛学能提升认识,将其作为指导人生的一盏明灯。
佛学从根本上揭示了生命的奥秘,指出生命由业力构成。不仅生命如此,三界也是由业力构成。这一学说使我们找到了一个认识生命的突破口,也即认识业力就是认识生命,就是认识宇宙,解脱业力就是解脱生命,就是控制生命、控制宇宙。如此一说难免使人有些不寒而栗,惊叹不已,其实这是大实话,一点也不假,一点也不夸张。
佛学从揭示生命及宇宙的奥秘而开诚布公地提出一个业力的问题,这在一切科学领域来说应该是一个新的概念。至于什么是业力,业力有些什么性质,又有些什么特征,其内部又有些什么运作规律等等,这些问题在一般的佛学书籍中都可以找到答案。而本文立意的是重点研究和思考业力是如何建立的。为什么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重点来作思考呢?因为业力看不见、摸不着,有若干人并不认同它的存在,也即是不信。这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不信就没有信力,没有讨论的前提和基础,一切后说都是枉然白费。
佛学在指出生命是由业力构成之后,还追根索源地指出,一切业力都是生命体的身、口、意而造。身是指身体, 口即是指语言,意是指思想、思维,不是唯识论中所说的第六识(意识),而是第七识(末那识),即是我们常说的主管思维和思想的识。为什么身、口、意的活动可以造业呢?用我们今天的话说,那就是因为身、口、意的行为要产生一种能量。身体的行为要产生能量这好理解,因为有行动,有行动就必然会产生结果。那么口的行为难道也要产生能量吗?这在一般人来说不大好理解。其实语言和身体的行为一样,也要产生能量,比如说一个人完全可能因为听了某句话而高兴、而兴奋,也可能因为听到某句话而气愤,而睡不好觉,而吃不下饭,这是为什么?显然是由于语言的能量在作怪。意识的作为当然就更为明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即当加班加点突击办一件事的时候,再苦再累我们都可能坚持得下来,然而事一办完,我们往往就会因身体不支而病倒、累倒。这就是因为意识的力量,在很多特殊的情境下,就是因为意识的力量给我们带来生命的许多奇迹,这种情况我们在这次汶川地震中不为少见。千千万万人的成长经历还告诉我们,一种善的思想或良好的信念可以促使人向上向善,可以提升人的品格和道德,而一种恶的思想或不好的信念也完全可能致使人走向邪恶。如果我们有心,还会发现生活中诸多由于身、口、意所致的许多问题,因为身体、语言及意识都会产生一种能量,佛学就将这种能量称其为“业”。相同类型的业集聚到一定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力,佛学就将这种力称为“业力”,生命的业力就是这样建立的。
无论是什么业一旦建立就不会自行消失,它会不断累积,直至聚集成一定的量生成业果,这就是佛学上所说的因果。在这里一切业皆是因,而一切促使业形成果的因素都是缘,这也即是佛学中所说的因缘。生命是因缘而成,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这也即是佛学揭示生命和宇宙万事万物的基本理义。业不同,生命的现象就不同;也是因为业不同,世间才会呈现出千姿百态。我们肉眼所看到的一切,可以说都是种种业果的呈现。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这里必然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生命体所产生的业,一则为什么不能自行消失;二则业储存在哪里?众所周知,宇宙界一切事物的运行必定有其法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个法则是什么呢?就是有因必生果,有果必有因。任何事物及现象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否则宇宙便呈无序状态。这好比一粒种子入土,必定就要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一样的道理。用我们常用的术语来说,这就是一种自然规律。那么业储存在哪里呢?业就储存在心里。不过这里所说的心,是生命和宇宙的本体,即是佛学中所说的“三界唯心,心外无法”的心。佛学认为一切生命的能量,一切宇宙万物万象的能量都来自于这个心。认识这个问题也必须有一个观念上的改变,若是存有世间之见就很难说清这个问题。因为世间诸多见地,都是只见现象不见根本。比如我们面前有一瓶封盖的臭豆腐,一旦打开,必定就会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冒出来,世间之见一般都会认定这气味来自于臭豆腐。真是这样吗?其实不然。若是来自于臭豆腐,那么臭豆腐在瓶里怎么就无气味,而非要打开瓶盖才会产生气味。若是在瓶里就会生出气味,那这个小小的瓶怎么会装得下那么多的气味。可见这种气味并不是完全来自于臭豆腐,而是另有出处,但又离不开臭豆腐。又如我们用舌去品尝食物,总会认为这味是来自于食物本身。真是这样吗?其实也不是。若是食物本身就有这种味,那又何必要舌去品尝才有。可见味并非是来自于食物,但又离不开食物。生命及宇宙中所有的能量都来自于心,一切我们能感知和感觉到的,都只是一个向心地索取,这就是一个认识上的大转变。或者换一句话说,人类的一切创造,都只是一种索取能力地显现。这就好比是不同的种子,即使是种在相同的土地上,但因种子的不同,索取的能量就必定不同,结出的果实也就不同。生命也是如此,在这里生命就如同是一粒种子,同一生命所造的业,只能是同一生命能索取,业就是生命的密码。这就好比是在银行存钱一样,一本存折一个密码,一本存折只能取到该存折所存的钱,不可能取到另一本存折上的钱。生命不同,业就不同,所索取的能量就不同,这就构成我们常说的命运。当然也不排除在一定程度上业有相同性,比如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同一个家庭等等,故而佛学在揭示业的秘密时就指出:业有共业和个别业之分。个别业成就生命个体的一切际遇,共业就成就相同生命体的共同际遇。
佛学在揭示了生命是由业力构成的奥秘之后,进一步指出了业力运作的规律,那就是佛学所说的因果律,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即是我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什么善就有善报,恶就有恶报呢?这是因为生命储存的是什么性质的业,生命能支取的也就是什么性质的果,存什么就取什么,丝毫不会错,这里也是业的密码的作用。佛学的这一理义就为我们再造命运提供了新的途径,为人生命运的改变展示了光明。因此,仅从这一观点来审视佛学,将佛学视为宿命论、有神论、迷信等,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佛学关于生命由业力构成的理义告诉我们,生命在呈现过去业力时,同时又在不停地制造新的业,业不断生命就不断。过去的业决定生命现在的走向,现在的业就决定生命未来的走向,生命就这样生生死死在业中打转,这就是生命轮回的基本原理。
佛学关于生命是由业力构成的理论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关注生命的根本在于关注生命的业力,而一切关注生命肉身的举措只是一种辅助。如何是关注生命的业力呢?佛学有一个基本的观点,那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生命由业力构成的真谛告诉我们,解脱生命其实就是解脱业力。如何解脱业力,那就是不住于相。为何要不住于相呢?因为一切相皆是业力的显现,是虚妄不实之物,其迁流不息,变化无常。若是能不住于相,于相离相,就必定能识得生命之本来自性。这就好比是一杯浊水,其浊是因动而起,若是止住其动,便可使其还原成一杯清水。
有人或许会问,解脱生命有什么意义?最大的意义在于可以解脱生死。对此,有人认为生与死谁都得面对,谁也无法回避,和尚也要死,就连佛祖释迦牟尼还不是照样会死。殊不知我们所看到的生生死死,都是相生相死,这是住于相的认知,其实生命本就无生无死的。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