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宣上化人讲楞严经

发布时间:2024-05-06 15:37:08作者:大悲心

一、七种立题

宣上化人讲楞严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这十九个字是这一部经的名字、题目,加上最后这个“经”字,总计有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是这一部经的名字;前边十九个字是别名,后边这一个字是通名。怎么叫“别名”呢?别,就是分别,和其他的经典不同的;下边这一个“经”字,就是相同的,所以就叫“通名”。一个通名、一个别名;通名就是“通于诸经”,别名是“别于此经”,这部经和其他的经典名字不同的,所以这有通、别两种的讲法。

佛所说的经典,有“七种立题”。这七种立题,包括如来所说的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一切经典都不超出这七种的意思。这七种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单三、复三、具足一”。什么叫“单三”?单,是单单的,有三种。什么叫“复三”?复,是两个意思合到一起;“复三”就是“双三”。此外,还有“具足一”。

这“单三”是什么呢?(一)单人立题、(二)单法立题、(三)单喻立题。

(一)单人立题:譬如《佛说阿弥陀经》,“佛说阿弥陀”,佛是个人、阿弥陀也是个人,这都是人,所以叫“单人立题”。

(二)单法立题:譬如《大般涅槃经》,这“大般涅槃”是单单的法,所以单单地由法立出来这个题目。

(三)单喻立题:喻,就是“比喻”。什么叫“比喻”呢?例如《梵网经》,“梵网”就是个比喻,用大梵天王那个网罗幢来比方这部经。

【编按】鸠摩罗什法师译的《梵网经》,向来称为“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也有略去戒字,而名“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

上列单单以人、法、喻立题,所以叫“单三立题”。

“复三”是什么呢?(一)人法立题、(二)人喻立题、(三)法喻立题。

(一)人法立题:譬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是个人,“问般若”是个法,这叫人法立题──有人、有法,用人和法合起来立这个题目。

(二)人喻立题:譬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是个人,“师子吼”是个比喻,比喻佛说法的时候,就犹如狮子吼,所以这是以人和比喻立题。

宣上化人讲楞严经

(三)法喻立题:譬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个法,“莲华”是个比喻,所以《妙法莲华经》是个法喻立题。

什么叫“具足一”呢?就是人、法、喻都具足,譬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就是个法,“佛”就是个人,“华严”是个喻,这是以万行的因花庄严无上的果德。《大方广佛华严经》有法、有人、又有喻,这叫“具足一”。

所有经典的立题都不超出这七种。你看《大藏经》里,千千万万经典的题目都在这七种里边包含着,没有超出这七种。所以凡是讲经的人,一定要把这七种立题先明白了,你明白七种立题了,然后才可以讲解经典;如果你连七种立题都不明白,就去给人讲经,那你自己都没明白,又怎么能去教人家明白呢?你自己没觉悟,怎么能去教人家觉悟呢?所以这是很要紧的。

这七种立题,凡是学佛法的人都应该知道的。不是像某一个人,看了两本半书,三本还没有看完;不要说七种立题、五重玄义、十门分别,他连一重玄义也不知道,一门分别也不知道,就到处去自称“法师”,自称是一个“教化众生的导师”;这未免太过积极、太过前进了。没有真明白就去讲经说法,所以把一班人都讲到地狱里去;他自己也跑到地狱里去了,还不知道自己怎么样进去的!而这一班人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样跑到地狱去了,这是很可怜的一件事!所以你学习佛法,一定要真正懂佛法了,真正有智慧了,然后去教化众生,这是不会错的了!

在这一部《楞严经》里边,所说的道理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这一次讲经,不依照天台宗的“五重玄义”去讲,而是根据贤首宗的“十门分别”来讲;贤首宗和天台宗,这是中国佛教的两大宗派。所有的讲经法师,有的就学天台而不明白贤首,有的学贤首而不了解天台,所以有的时候讲的经典就不能到圆融无碍的程度上。现在我讲这部《大佛顶首楞严经》,是依照贤首宗这“十门分别”来讲解。在没讲经之前,先讲“十门分别”;有十种的门,来分别说明这部经。这十种门是:(壹)总释名题、(贰)教起因缘、(参)藏乘摄属、(肆)义理深浅、(伍)能诠教体、(陆)所被机宜、(柒)宗趣通别、(捌)说时前后、(玖)历明传译、(拾)别解文义。这十种门,第一叫“总释名题”,总起来,来解释这个名字和题目。前面所讲的七种立题,是分别佛经七种命名的道理。现在总释名题,这个名,就是“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这是这部经的总名,也是别名;别名,就不共他经,单单这部经有这个名字。

二、释“大佛顶”

大:有四种,就是“大因、大义、大行、大果”。这个“密因”,和其他的因不同,这是个秘密的因,人所不知道的,外道不明白,二乘也没有觉察到,所以叫做“密因”。这种密因非常之大的,叫“因大”。“义大”,这义理也是特别大的;“修证了义”这个义,意义非常大。“诸菩萨万行”,这行也大,叫“行大”。“首楞严”,这是个“果大”──有这四种的大,所以叫“大”。

佛: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佛”,说“我信佛教、我学佛法”,究竟这个“佛”字又怎么样解释呢?佛,是印度语,具足叫“佛陀耶”;中国人欢喜简略,所以“陀耶”两个字就给删去了,就用一个“佛”字。因为“陀耶”没有翻译成中文,一般人以为这个“佛”字就是中文了;不是的,这个字虽是中文,音不是中国话。若是翻译到中文,叫什么呢?就叫“觉”,“觉悟”的“觉”。这觉悟又不是一种,有三种;三种的觉悟是什么呢?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什么叫“自觉”呢?自觉就和凡夫不同;好像你、我现在这凡夫,是没有觉悟,自己还没有觉悟。那么佛自己觉悟了还不算,又要想办法令其他的人也都开悟,所以这叫“觉他”。在自觉和觉他这里头还有种种的阶段、种种的不同。譬如你觉悟了,有小悟、有大悟;小的觉悟还没有圆满,大的觉悟就圆满了。佛自己得到大的觉悟,令其他的人也得到大的觉悟,这两种觉悟都圆满了,就叫“觉行圆满”──觉和行为都圆满了。以上这三种的觉悟都圆满了,就是“万德庄严”;“三觉圆、万德备,故名为佛”──三种的觉悟都圆满了,万种的德行也都具足了,所以就叫“佛”。

为什么我们人要信佛呢?因为佛就是我们,我们本来就是佛来着;不过现在我们迷了,就不能证到佛的果位上。为什么说我们本来就是佛呢?佛说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说是所有的众生都有佛性的。统统都有佛性,为什么他没有成佛呢?“但因妄想执着”,他有妄想,又有所执着;因为有妄想,就想东想西、想南想北、想上想下,啊,钻天入地,它无所不通了!这些个妄想打得太多了,你数也数不过来;你说你一天打多少个妄想,你知道吗?如果你能知道,那你就是菩萨了;因为你不知道,所以你还是凡夫。

妄想执着,执着什么呢?执着这个也是我的、那个也是我的,所有的物质享受放不下,精神享受那更不用提了!所以有种种的执着。“哦,这个飞机是我的!”“啊,我有一辆车,这辆车是最新的牌子,简直是最靓(广东话“漂亮”)了!”你看这种执着,有什么,他就有什么执着!男人就有男人的执着,女人就有女人的执着,善人就有善人的执着,恶人就有恶人的执着。他这个执着摆脱不下,又丢不下、放不开的,总拿着,就执着、执着。啊,有这种执着,就不得了啰!执着享受,就爱吃好东西、住好房子,到处去游玩去。你以为这是好啊,其实,这未必是好的事情!你自己不明白,你尽贪享受,你就不会成佛的;所以一切众生不能成佛,就因为“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才不能成佛的。

佛又说过:“狂心若歇,歇即菩提。”这是《楞严经》里边所讲的。“狂心”,是说你那种狂妄自大的心,你那种好高骛远的心,你那一种看不起人的心哪!你那一种只知道有我自己最聪明,只知道有我自己比谁都好的心!本来他长得像个丑八怪似的,他想:“哦,我真美丽啊!”你说这个执着多大?本来自己是丑,他还说自己是美丽,这都是一种执着!你这种执着,若把它休息住了,这就是菩提。什么叫“菩提”?就是“觉道”,就是“开悟了”;开悟,就离成佛不远了。你若能把狂心休息了,那就是你的好去处啊!

这三种的觉:“自觉”就和凡夫不同了,你我凡夫是“不觉”──不觉悟;自觉,他是已经觉悟了;已经觉悟的这种人是什么人呢?就是阿罗汉和辟支佛。辟支佛,印度话叫“辟支迦罗”,在中国就叫“辟支佛”。辟支佛是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阿罗汉是修四谛法而悟道的。自觉就异于凡夫,觉他就异于二乘──和这二乘又不同了。什么叫“觉他”?觉他,就要发菩萨心,要有菩萨心肠;菩萨是觉他,又可以说是“利他”。什么人可以行“利他”的这种事情呢?就是菩萨;菩萨就异于二乘,和声闻、缘觉又不同了。声闻、缘觉只知道自觉,而不想去觉他;菩萨就发心去觉他。

声闻,就是阿罗汉;缘觉,就是“辟支迦罗”──辟支佛;菩萨,就是“菩提萨埵”。那么究竟这三个,是一个人、是两个人、是三个人而修成的?这也可以说是一个人,也可以说是三个人。怎么说呢?有的是:这一个人他先修声闻,然后他又修缘觉,然后又修菩萨六度万行;他这一个人都包办了,修了这么多的行门、这么多种法,所以这也可以说是一个人。

又可以说是三个人,怎么说是三个人呢?这第一个是修声闻,他修成声闻了,就不再向前进了,只知道做自了汉:“我自己已经开悟了,我明白了,我就不管其他的人,任何人我也不管了。”他就停止在阿罗汉这个程度上,不向辟支佛那个路上跑了;所以这是一个人。有的修到阿罗汉,然后再跑到辟支佛这个果位、这个程度上,他又不向前进了;这是两个人了。加上前边那个菩萨,这是三个人。

前面那一个人,他经过这三个阶段;那么后面这三个人,有一个人就只经过一个罗汉阶段、程度,他不再向前进取了。

这三种的觉悟,到辟支佛上也是自觉,不是觉他的;等到菩萨上,这才成了觉他。菩萨就是修六度万行的──修六种波罗蜜、万行庄严,而成了菩萨;成了菩萨,再往前去行菩萨道,行到圆满了,这叫“觉行圆满”,就成佛了。佛和菩萨又不同了,佛觉行圆满,就异于菩萨。所以这三种觉悟,里头说的是这么多,你若想去行起来,那是千差万别;那里边,程度里头又有程度、分别里边又有分别,也是很复杂的。总之,这三种的觉悟都圆满了,这就成佛。

顶:这是最高无上的,没有再比它高的了,所以叫“顶”。好像我们的头上边叫“头顶”,头顶上面是天,说你“顶天”了,顶天立地。我们人,不单是男人,女人也是一样;因为在美国,不要把女人忘了,女人也是顶天立地。顶着天,在地上站着,这是头顶──头上面的顶。那么这“大佛顶”三个字合起来,我不讲,相信大家也都会明白:这是大大的佛的一个顶──佛顶。

宣上化人讲楞严经

这个大大的佛,多大呢?用一把尺量一量,像不像这个佛堂的佛这么大?这尊佛像不是个大佛,这只是大海里头的那么一滴,在这世界上就一粒微尘那么大,你不要误以为这尊是大佛。那个“大佛”,再没有比他更大的了;大而无外,这叫做“大”。这是什么佛呢?是遍满一切处的佛,无在、无不在。没有地方他不在,你说他在什么地方呢?什么地方他也不在。你说他不在什么地方呢?什么地方他都在。你说他是大、是小?你没有办法来计算他那个“大”大到什么程度上,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他把那个“大”都没有了──什么“大”都没有了,就再没有比他大的了,这才是一个最大的!

那么这个最大的是谁?大佛。大佛又是谁?就是你,也就是我。说:“我没有那么大呀!我看你也不是那么大啊!你为什么说是你、是我呢?”如果不是你、不是我,讲他干什么?就不需要讲了;正因为与你我都有关系,所以要讲他。那么我们怎么这么大了呢?我告诉你,我们那个佛性是大的,我们自己都具足这个本有佛性,就是这个“大佛”;这大佛,再没有比他大的了,所以叫“大佛”。

不单大佛,又是大佛的“顶”。这大佛,本来没有比他再大,没有比他再高的了,但是他又有个“顶”在那个顶上。你看,这是“大佛顶”这三个字!所以我说,不讲你一定会明白的。这“大佛顶”,是这尊大佛顶上,又现出来一尊大佛。

说:“这尊大佛又有多大?”这尊大佛看不见的,所以在〈楞严咒〉上不是说“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吗?说是:“那‘无见’是没有吧?我看不见,那怎么又说有大佛呢?”你看不见的,那才正是大的。为什么?他若不是大,你目力怎么会看不见呢?说:“那小的我才看不见呢!大的我能看得见的。”大的你能看得见?天这么大,你一眼能把它看完了?你看不完的。地这么大,你一眼能完全把地的面积都看见吗?看不见的。所以你看不见的,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如果不是大,你就会看得见嘛!所以说“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