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精神食粮

发布时间:2023-08-02 13:48:08作者:大悲心

精神食粮

  目次

  英译导言

  物质快乐与精神快乐

  战争与和平

  平衡的铅锤

  「法」的食粮

  研究教法的益处

  修习戒定慧三学

  涅槃的滋味

  -------------------

  英译导言

  在佛使比丘审察过这本书后,很清楚地,书名和文中所隐含的比喻都会恰当地译成英文。书名:「Ahan chai」其实可以翻译成好几种方式──「心的食粮」、「心灵食粮」或「精神食粮」,我选用了最后一组名词,因为它最接近原义,而且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把它改成更有趣的书名。

  本书是讨论不同的食粮,这些食粮是用来滋养思想以及超越一般思想的禅定。在文中佛使尊者不断地区分物质和精神的「食粮」,他透过种种的教示和例证,讨论什么是感官物质和精神的「饥饿」,本书整个主题在说明两种食物的不同需求,以及这不同需求所追寻的或因之而衍生出来的价值观。佛使尊者所说与食物有关的明喻和隐喻都非常清楚,而且由于它们是如此地贴切,因此,可以用来作为教材。

  在讨论两种「饥饿」时,很自然地,也掺杂说明物质和精神上的「饱足的」、「满意的」以及「过腻的」这些形容词的意思。在英文里,有时我们指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说些什么,叫「废话」(full of it),但泰文中没有相类似的片语,比较符合佛使尊者所说的辞意,是指那些只对物质欲望感到满足的人,常常忽略他们精神上的需要。

  在本文中,佛教专有名词改用上座部的巴利语,而不是用大部分人较习惯的梵语,例如「法」用Dhamma而不是Dharma,「业」用Kamma而不是Karma,「涅槃」用Nibbnna而不是Nirvana。

  非常感谢佛使尊者留给我们的丰富教导,这是最伟大的礼物;也很感激他在我访问泰国南部期间,为我牺牲时间。他圆寂于一九九三年七月,我希望这本小册子的再版,能使他的教法更加延续下去。

  感谢班雅特(Banyat)法师、苏投尔(Sunthorn)法师以及芝加哥佛法禅修中心的建议,使此书能翻成英文;特别感谢玛丽柔蒂(Mary Roddy)坚定的协助和鼓励;也要感谢恰宁细(Chalermsee)、谛尔昧达(Teal Metta)以及我无法一一列举的所有的老师。

  葛兰特.叶.欧森( Grant A. Olson)

  北伊利诺大学东南亚究中心

  物质快乐与精神快乐

  1

  所谓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些外在感官的满足是来自世俗、物质的食粮;而最高的喜悦,则是来自不受物欲干扰的宁静心灵,它是由法食所满足的。

  2

  不论以世俗的角度或「法」的角度来看,生命的目的在于达到文明最高的境界,因此,生命必须汲取世俗的和「法」的两方面的食粮,如果仅有其一,那么生命是不完整的。

\

  3

  物质的快乐不难获取,精神上的快乐却是不易得到;物质的快乐容易感受和察觉,而精神上的快乐却难以捉摸。然而,只有少数人接受这个事实,因为他们认为只要获得物质上的快乐,心灵也必然会感到快乐,而且,他们笃信世界上除了物质快乐之外,并无其他的快乐存在。

  4

  物质或世俗的快乐必须不断地「吃」、「喝」才能维持,但只有为了停止饥饿之苦时,才是真正需要去吃、喝的;相反地,精神上的或「法」的快乐不需要靠吃、喝就可以获得。

  5

  崇尚物质及世俗快乐的人认为「心灵属于肉体」;而崇尚「法」的精神的快乐者,认为「肉体属于心灵」;前者仅知半个世界,而后者则认识了整个宇宙。

  6

  追求物质快乐的人,必须不断应付他的欲望,直到满足为止;而追求精神快乐的人,则可以用控制感官来超越饥渴,直到感官欲望消失与平稳下来。

  7

  前者为了因应饥饿的需要而汲汲营求事物,并且把它当作是一种快乐;后者则以减少、降低饥饿的需要为乐;前者以为愈能满足欲望愈好,后者则认为愈是超越欲望愈好。

  8

  凡是沈溺于物质快乐的人,会乐于不经思索便屈服于欲望中,他们会呼朋引伴,只为寻找这样的快乐,因为除此之外,他们不知道有什么是更美好的。

  9

  只寻求满足欲望的人,即使是应合了他的欲望,心灵依然无法感到满足,他们仍需要可望而不可及之新奇事物的刺激,他们所体验到的不过是吃时的短暂快乐,以及从饥饿之苦中得来的一时解脱。

  10

  陷在物质快乐中的妄想者,经常抱怨业障太重或运气不佳。当他生病时——这原本是身体上偶尔会出现的情况,他们却要说成是无与伦比的霉运;当追求那遥不可及的好运遇到挫折时,他们就归咎于世上毫无公理,只有残酷的命运。

  11

  凡是被物质蒙蔽心灵的人,终究会向劣根性屈服,而且与世界为敌,他们心中充满着一种自认为难以超越的永恒业力,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忍受折磨及咀咒恶运。

  12

  即使那些崇尚物质享受及喜好享乐的人,自欺地以为这种快乐O时髦的、实在的,上天也非常清楚他们是在欺骗自己,打妄想而已。

  13

  有些人在每天的生活中,常常摇摆于哭笑之间,他们的心灵不断地处在高亢和消沈中,他们根据荷包的膨胀和收缩,或以是否有能力得到他们所想要的,来决定心情的上下和起落。

  14

  这一类的人只剩下很少的意志力,凡是他们所能感受到的,都归因于「心灵属于肉体」,也就是说心灵只是肉体的偶发之念,因此,当他们一体验到物质上各方面的快乐时,就认为那已是至高无上的「快乐」了。

  15

  即使这些人偶尔会想到精神的快乐,也仅只是当成为了达到物质快乐的一般参考而已。他们所谓「精神的快乐」和真实的快乐完全不同,因为当他们的心不断地摇摆时,精神上怎能有真正的快乐呢?不论他的心灵是高亢或消沈的,都只是不同形式的精神折磨和压力而已。

  16

  凡是沈溺于财富、地位、名声及交际应酬等物质享乐的人,心灵必然会达到某种高亢;一旦他们财富消失、职位下降、不受重视或令人厌烦时,他便会意志消沈;但是不论是二者中的那一种,都会以同样的力量干扰情绪及心灵。

  17

  人们一旦获得他想要的,就会变得烦乱不安!如果不能获得他所要的,也会烦乱不安!一旦生活中弥漫着黑暗,便会认为寻求快乐就是「涅槃」。事实上,这些人还无法由痛苦中挣脱出来,他们所经历的快乐不过是一种束缚他们,使他们陷入深渊的假相罢了。

  18

  具有慧眼的人,能如实地看清世俗肉体的或物质的快乐本质,他们知道当你被蒙骗及单取一个领域的食粮时,是怎么一回事,只了解快乐的一个领域就如同只了解半个世界一样。

  19

  凡是真正认识这个世界的人,会对「法」的快乐及真正的精神快乐表示敬意,他们把物质及外在的事物看成只是权宜之计,而且他们了解,人只是恰当地运用这些外物来寻得精神上的快乐罢了。

  20

  凡是明暸这个世界的两个领域的人,必然确信「肉体属于心灵」,因为和心灵相比较,肉体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必须得依赖心灵,心灵的力量永远是首要、稳定并且崇高至上的。凡是明暸世上两个领域的人,必然明白追求精神食粮是比较好的。

  21

  心智不容易成长和开拓,而且它不断地发展,直到证得涅槃为止,当真正到达这种解脱时,即成就了至高无上、无穷的快乐。

  22

  物质上的快乐是无法使人进步的,充其量只能在消耗色、声、香、味、触及法等六尘之后,感到满足了胃口及身体变得肥胖罢了。

  23

  无论在过去、现在或未来,都没有人能因世俗的东西就心满意足,因为在世俗的领域里,满足必须以「不满足」作为燃料,一旦满足了,欢乐也随之结束。不论再怎么费力找寻,都无法平息「欲望之火」,因为每当这些火焰才开始平息,就又再开始寻找更多的柴火——根本没有留下时间去体会真正的满足。

  24

  追寻精神的食粮是有价值又荣耀的行为,它能实现崇高的理想,较之于追求物质的满足,它是更难、更值得尊敬、更令人愉快及宽心的事。

  战争与和平

  25

  追求物质的快乐导致战争,追求精神的快乐则带来和平。只要这个世界继续崇尚物质主义及追求物质的快乐,和平就会无望,尽管成立再多的国际和平组织,也于事无补。

  26

  崇尚物质的人最重视他的躯体,宁可牺牲一切来饱足它;重视精神的人则看重心灵,宁可牺牲一切以换取心灵的祥和、平静。

  27

  一味追求物质的人,必会和他人有所冲突,因为物质快乐是来自利用他人,或仰赖外在因缘环境所获得的。因此,有自私就有冲突。

  28

  战争是个人私利的冲突,这冲突是因为不同的世俗快乐观所造成的;而世界性的战争则起源于各国间私利的对立。

  29

  追求精神快乐的人不会与人起冲突,因为他不会要求别人,也不依赖别人,只会为别人牺牲。

  30

  个人或社会的冲突,经常会演变为战争,但这战争绝不是追求精神快乐者所造成的,因为烈火绝不会源于冰冷之物。

  31

  追求物质食粮是简单、肤浅的,而且它会导致战争;寻求精神食粮则是困难而且深奥的,它将导向和平。而由于世上大部分的人只是盲从他们的直觉或劣根性,因此,有时候世间所呈现出来的与触目所及的,似乎只有物质主义存在。

  32

  有一天,人们将无法再激发灵感,也找不回追寻精神食粮的途径。最后,除了自私及欲望之外,人类的心灵将是空虚的,而这也将是烈火大肆凌虐地球的时侯了。

  平衡的铅锤

  33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人追寻精神上的快乐,然而,这极少数的人就像铅锤一样,牵制着这个世界,使它不致于为黑暗时期的最后烈火所吞噬。

  34

  追求精神快乐的人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别人说:「我们代表着那防止你们太快跌入火海的平衡力量,如果连我们都像你们一样的话,这个世界会瓦解得更快,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决定要坚守自己岗位的原因。」

  35

  在过去的年代里,佛陀是追求精神快乐的主要领导者,他被看作是「至尊」,而且因为「法」的力量,使他成为后代人们的依归。他所宣扬的教法帮助世界走上正轨,免于分崩离析,即使是那些没听过他的名字的人,也曾受益于他的教法。

  36

  如果这个世界,就像时下的人们所做的一样,渐渐地摒弃追寻精神食粮,转而求取更多的物质快乐时,佛陀也无能为力了。

  37

  即使有憎恨走在精神之道上的人,只要佛教徒继续地重视追寻精神上的快乐,我们就可以说,佛陀的法脉就能持续不中断,这种精神上的追寻却像铅锤一般,能指引出自身安定的方向并且维持整个世界的平衡。

  38

  真正的佛教徒必须深信肉体属于心灵,滋养精神比维持肉体更重要;而且他们必须重视宣扬追求精神的教法,以嘴巴或仪式弘扬佛法,并无法使人成为真正的佛教徒,因为真正的佛教徒不会是唯物主义者,也不是完全的唯心主义者。

  39

  一个阻碍他人进步的佛教徒,远比一个非佛教徒更危险!当黑暗时代来临时,只有那些追求精神食粮而有功德的真正佛教徒能够活下去。

  「法」的食粮

  40

  世俗与「法」是不同的,因为前者追求物质主义,后者则致力于从物质主义中解脱出来,而也正是这种解脱,提供了精神的食粮。

  41

  肉体需要世俗的食粮,心灵则需要「法」的食粮。那些将心灵摆在第一位,把它当成是协调身体功能者的人,只以最节省的方式维持肉体基本所需,除此之外,都把时间用在追寻精神食粮上。

  42

  超脱物质主义之道是件很难理解的事,因为通常人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物质主义的奴隶。许多人大肆挥霍物质以期提高自己的地位,并且在人群中突显自己,他们认为自己掌控着物欲,而且已经不受物欲所役,却没有人意识到,这种种的悲哀正是来自于对物质主义的执着,而这悲哀是因为物欲的影响已超过了心灵,他们根据那些无谓的妄想而蔑视心灵的重要。

  43

  当心灵愚痴的主人沈溺于物质的享乐,使心深受毒害时,心也就失去了平静,因为心灵的主人忽略了要以它所需要的特别食物来滋养它,所以人也不可能拥有真正平静的心。

  44

  所有的劣根性都在蛊惑我们去追求权力和欲望,因此当劣根性征服我们时,心灵就无法显现出正常状态或高贵的本性。人们不停地忙碌,只是为了满足低层次的感官享受,或是我们所谓的物质上的享受。

  45

  人一旦缺少精神食粮,即使是最基础的精神食粮,他也无法领会或维系精神上的快乐,生命会莫名其妙地变得消沈和可悲。

  46

  只有婴儿无法为自己想到精神方面的事。唯有研究「法」才会对我们有益,「法」的研究就如一门学问,是心灵的基本食粮之一;第二步牵涉到自己对这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接下来便是得到喜乐与宁静。当证得涅槃,而且能把它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时,才能说是发展圆满。

  47

  研究教法首先使我们明白,就生命而言,有肉身与法身两种层面。父母的照顾使我们身体茁壮,蔬菜、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等多种因素,也促进我们身体的成长;但法身则关系到我们身、口、意的整体健康。这两种层面是解脱的基础,它们维持、滋养了所有的成长。

  研究教法的益处

  48

  研究教法使我们逐渐了解到,如果只有滋养肉身,不过是填饱生命的一半,而另一半的心灵仍是营养不良。这样的结果造成虚有其表的健康,而心灵仍是困惑、忧虑且贫乏的。

  49

  孩提时代因为有人照料,我们几乎不曾面对忧虑,而且也还没成长到能够全然体验到感官的需求。一旦长大成人,就时常生起忧虑,因为我们的肉身和法身失去平衡──肉身成长了,但法身成长的脚步却赶不上它。

  50-

  总而言之,研究教法使我们明白,为了利益法身,我们应该实践教法,否则我们另一半的生命就会死去。一旦我们熟知这些教理,便能应用这些知识来滋养心灵,而这便成了我们修行的基础,这些教法构成了正知见,也是我们修道初期的曙光。

  51

  研究教法是控制及克服感官欲望的主要因素,当感官欲望被克服之后,便能体会到日益增加的宁静和体悟力。宁静来自于平息感官欲望,而体悟真理的力量,则来自于开启因情绪挫抑,被蒙蔽已久的心窗。

  修习戒定慧三学

  52

  根据佛教的说法,只要我们能除恶行善,便能克服感官的欲望,在这之后,我们就要寻求净化心灵的方法,远离显而易见及隐晦不明的苦因,这些苦因包括所有不断形成的坏习惯。

  53

  换句话说,要克服感官欲望的力量就要控制言语和行为,这就是「戒」;能控制自己的心就是「定」;以此训练有素的心,体证并清楚明白深刻难懂的真理,就是「慧」,只有这种智慧能把感官欲望导向正当的途径。

  54

  控制欲望给予心灵喘息的机会,使心灵免于受意念的疲劳轰炸,我们也因此能免于受好、坏意念的支配。以控制欲望得来的宁静,作为心灵的食粮,这食粮能使我们的修行达到更高的层次。

  55

  当人可以获得穿透纷乱、幻相及蒙蔽住心,使心灵无法看清楚真理之现象的洞察力时,这种洞察力就可以将各种幻相连根拔起,除去因误解而产生的疑惑或因被误导产生的困扰以及瞋恨和迷惑,使心灵达到无上的光明、安定与宁静。

  56

  仅仅是研究「法」,只能得到由推理得来的臆测和假设的知识;那些在研究中体验到真理的人则能获得深入的洞察力;而真正地修习佛法,是要能穿透无明的帘幕。

  57

  这真是奇妙啊!心灵纷乱的人能借着敞开心胸、听取别人的教导治疗自己,他们能持续治疗并观察自己,直到他们逐渐克服自己的困境。

  58

  明白自己受困于人生的问题,且持续地被(根本或细微的)妄想所拖累的人,借着自我思考或就教于有经验的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人一旦能正确地检视自己的处境,就能克服问题,获得清楚的洞察力,并且体验到真正的快乐。

  59

  深入的洞察力导源于克服困难,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滋润,它来自于我们有效解决问题后所生起的自信。这种深刻的洞察力是一种很高的层次,比一个聪明的推销员所拥有的机智还要宝贵,甚至连崇尚物质主义的人,都会承认这种洞察力可以带来快乐。

  60

  真正的艺术家借着看清自己并成功地克服困难的目标以寻求快乐,艺术家们并不满足于他们所得到的金钱或奖品,因为这些只不过是商品罢了。

  涅槃的滋味

  61

  涅槃是洞察力的结果,它提供了完全看透人生问题的精神食粮,在初期这种洞察力可以被称为「见道」或「入流」。

  62

  当心灵不断受到滋养而证得涅槃时,人便已消除所有的染污和盲从,而以涅槃的甘露来滋养心灵。宁静便是涅槃的滋味!而宁静的心便可提供其他事物食粮!

  63

  宁静意谓着一种来自心灵的平静,此时心灵已达到涅槃或一种开放、「空」的境界,这境界造成解脱,解脱是一种超越所有事物的情境,它超越身心、超越限制身心的所有理则,除非在假想的状况下,它是没有人可以设限的。

  64

  当沐浴时我们感受到水的清凉,当心灵达到最终的目标时,它便感受到涅槃的宁静。这种宁静是一种殊胜、最高层次的精神食粮。

  65

  一旦我们有了深刻的洞察力,所有心里上的晦暗都会一扫而空,而且能体验到涅槃的宁静。这种感觉很难使一般人明白,也很难用言语描述,虽然我很想告诉你,却不知道该如何来说它。

  66

  不要轻率地谈论涅槃的滋味,因为即使是独处的感觉或定的初期阶段都很难用语言形容,或说出来。因为这些滋味是不同寻常的、奇妙的,并且异于一般人的体验。

  67

  从未尝过甜味的人是无法形容甜的滋味,他们只能到处说:「甜的,甜的。」这种滋味很难说明,就像涅槃的滋味一样。涅槃的滋味要比你舌头上尝到的滋味更难解释,不论是用比喻还是假说,都无法表达这种感觉。

  68

  从未尝过甜味的人,不应该断言甜味不存在世上。他们应该找一些糖来尝尝,看甜味到底是什么滋味?相同地,尚未证得涅槃的人也不应该否认涅槃的存在,应该努力使自己能尝到它的滋味。

  69

  大海与陆地的交接处只是一线之隔,然而,鱼却无法知道或想象陆地上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涅槃就像一座避难的岛屿,却很少人愿意奋力游向它,这就像被网捕到的鸟一般,很少能逃出猎人的手掌心。

  70

  沈溺在世俗中的人,只知道物质世界及欲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物质或世俗的食粮。当你只知道这个层面时,就像鱼拒绝相信有陆地一样,拒绝相信有出世间的存在。

  71

  要登上陆地,就需吃我们已谈过的精神食粮。时下很少人对这精神食粮感兴趣,因为很少人知道有「陆地」的存在,或者想登上「陆地」。

  72

  精神食粮有多种的层次和不同的滋味,因此很自然地,无论何时,人们总是到处品尝,而且吃下他们所想要的不同食物。然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有些人并不像他的同伴一样地沈溺在世俗里。

  73

  想象我们现在正置身海边:当有些人上下浮动以保持头在水面上时,有些人已从沈溺中走出,试着找寻岸边。假如我们将这些人看得更清楚些,可以发现有些人在找寻岸边,有些人可以看到岸边,有些人正向岸边游来,有些人已经接近岸边了,有些已经站在浅海,而有些人则已顺利上岸走上沙滩,安适地坐着。你是属于当中的那一种呢?没有人比你自己更能回答这个问题!

  74

  只要佛陀的教法常在,就永远会有吃得太多或厌烦物质食粮的人,开始找寻更高品质的滋养品,这些追寻精神食粮的人会持续得到某些心灵食物,然后将它再三咀嚼。当你饱食世俗之味后,还有许多更高的层次等着你去体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

加素念居士共修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