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严经义海卷第十八(经六之二)颇八
(凡遇圆相即是标辞与?同其上文)。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糸*系]网。
(?耳根圆通五根总摄称可诸佛说证皆同及大菩萨阿罗汉者即前二十五圣说圆通人即说皆是无非圆通故放宝光流灌其顶林木池沼演法音者既号圆通彼我同畅智周万物何法不宣交光如网圆张大教也○标光灌众顶者表观照般若因果无二最初方便同一道故林木池沼等皆演法音情与非情同一体处皆明真法界色心不二也)。
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耳闻圆观顶触智光观音三昧一时同获此则二十四圣同会观音一门皆得名为金刚三昧也○解孤山曰宝光交照表自他之理互融林木演音显依正之性不二印前所证尽契佛心初住以上能破竖惑皆号金刚三昧)。
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
(?法身体素天龙之所忽劣今将显现如空宝严万行集成故华间错)。
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根尘消复法界圆成故山河不现合成一界也梵摩云净具云俱匿正云婆师此翻赞叹○标即歌咏也○解私谓此表大众于第一义天以四十位真因之华而严果德也又表发真归元空界殒裂唯一常寂光土是事希有故咏歌之)。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
(?修行之要入实为期今皆获证故无优劣然有日劫相倍故成前后差别或可就彼各各得所亦无前后之差别耳○标二十五圣最初方便真证圆通皆从根境识七大性得大妙用更无差别其如化利娑婆世界须假应机从闻思修得三摩地也○解夫如来藏性元无异乘以根有利钝故分大小约三谛言之则小教所诠者真也大教所诠者中也而此真中遍在一切俗谛之上即前所悟十八界及七大也当知三谛具足名如来藏俗谛不空真中俱空故二十五圣中凡声闻所证或析俗见真或体俗见真皆分入空藏也菩萨所证或离俗显中或即俗显中皆全入空藏也今以藏性融会全分无差即同法华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
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若以三科七大专门独善随根各入此皆方便若于此界现在未来设教通方上中下机咸得悟入永为众生成道方便者于二十五何门为胜由先所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三摩提最初方便故今令选通途法门使其成就○标阿难古佛岂假修证盖曲为末劫众生故示相祈佛料拣也○解上从证性会同圆通今为逗根令简方便性如华屋根如入门若得其门方受其赐世人以解为证请思最初入道方便与二十五圣孰为其伦乎)。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坐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文殊智德之主言用莫测断割无疑与夺众心谁不缄默故承佛旨敬而说偈○标文殊根本智德无有一法过者允契众情○解此下欲简圆通先明觉性次辨迷妄后示归元于归元中选耳根为易文殊既与观音同证故奉佛慈旨有自来矣○?二正说偈辞将拣行门先明真妄者若无迷悟岂有修行盖迷一真遂成诸妄物无终??故有悟期悟逐根门遂分迟速悟所极处名大涅盘故下文云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由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菩提涅盘二转依号故先明也文三)。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此显一真性海离名绝相非真非妄不悟不迷唯一圆常余无所得即下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也觉性周遍甚深湛然故如海也下句重叹不可思议绝诸对待故曰妙也○标谓此觉性绝待口欲谈而辞丧心行处灭也○解觉见之性譬如大海澄湛圆融皆喻寂而常照也复牒圆澄所喻之觉示其本来照而常寂故曰元妙此类前文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但法喻相参耳)。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圆澄觉体本来明照妄觉不了认为所相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从毕竟无成毕竟有故名生所非谓从真而生也暗相既现明性即隐隐故曰亡○标元明照者所谓般若无知无所不知盖众生不了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于绝待本觉上立所明强觉向外驰求所既妄立观照慧用即隐也从此内执根身种子外执器界因此迷真起妄今文殊料拣将陈行门先明真妄者○解真际曰于彼元明性上妄生照用而形所相有相当情无相则隐故照性亡孤山曰元明照即上本明之性也由迷本明而起无明故生所也以全法性为无明法性无住处故照性亡私谓二说节公为长盖照字义通真妄犹明觉二义也故前文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世界初起顽空先现从妄想生故云迷妄有也如下文云乃至虚空皆是妄想之所生起依空立世界者世界之体即是四轮皆依空有如前文云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等妄想凝结成外国土妄心知觉成内众生依正既彰总名世界○解此乃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是知虚空为同世界国土为异众生即有为法无同无异也广辨如第四卷经)。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虚空昏钝体是不觉不觉生觉如海一沤起信云即依觉故而有不觉下文云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法喻可见○解有漏兼有情)。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下文云汝等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震裂良以妄元无本毕竟不生故虚空如沤不灭而灭三有如幻不无而无○标三有即三界别无所碍○解三有舍情器)。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同归一理理则无殊行有偏圆迟速不等圆觉云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标涅盘心易晓差别智难明)。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解孤山曰观音耳根则顺余圣诸根则逆皆对此上机说也私谓亦应以声闻所修为逆菩萨所修为顺又菩萨中渐修曰逆圆顿曰顺下文云浅深同说法其义亦然)。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若圣人根性或是已证圣性若顺若逆俱得入觉更无浅深初心入道故须拣选取令速进如上文云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标上文云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乃至何方便门得易成就○解当根则速差机则迟日劫相倍是不同类)。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优波尼沙陀因观不净白骨微尘析色明空尘色既尽妙色密圆今此拣云色由妄想所结染污真性其体本粗性是质碍不能明彻如何以此不明彻法而取圆通○解色由妄想结成诸尘尘质留碍故于精明了别之性不能通彻)。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陈如悟四谛声妙音密圆于是得道今此拣云音声不离诸杂语言语言即是名句文耳名句诠显各有分限以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故非一能含一切也伊犹是也○解孤山曰杂谓种种语言而此语言但依名句味耳新翻皆云名句文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古以文为味者字能显二如味能显食中之咸淡也问陈那悟声尘与观音耳根其义相类何故文殊简以为非答声是佛语根乃自身认尘则着他语言观根则了己心性是以闻声亦为所简)。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香严童子宴晦清斋闻香入鼻观此无生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尘气倏灭妙香密圆今此拣云香之一法合有离无既非其常未为圆观)。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药王药上因尝众味了味无生非即身心非离身心由味觉明位登菩萨今云味性本无待根方觉无根无味故非圆通味时者尝时也)。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跋陀婆罗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妙触宣明由是证果今明此触因所触身而得显发无所不显性非常定故不圆通)。
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摩诃迦叶因观世间六尘变坏唯以空寂修于灭尽妙法宣明销灭诸漏今拣虽称妙法乃是内尘凭仗此修岂越能所故非圆通遍圆涉通也○解真际曰独散遍缘不依五根所取称为内尘)。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阿那律陀因修乐见照明三昧旋见循元由斯得证今云见性虽有洞然照了之义而又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傍观三分之二故云四维亏一半也○解槜李曰纵其见性虽云洞然夺其见相故不明后)。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周利盘特因作数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返息循空因是得道今云鼻息虽通出入出入各据而不相交支分既离岂成圆观)。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憍梵跋提观味之知非体非物还味旋知成无学果今云舌入非是无端自有由味境合方有觉知境灭知亡未为通贯○解私谓舌根为识所依亦名舌入今文语倒但是舌入非无端耳)。
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毕陵伽婆蹉因观痛觉觉清净心无觉无痛遗身纯觉获无学果今云能觉身根与所觉触互相假有各无自性义例相类俱非圆观知无知异各有涯量互不相冥故为所拣○解内身外物能所相触方有觉观离中则无故云各非等若谓合中有者其如物非体知成敌两立故云涯量等)。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须菩提旷劫已来心得无碍由是观察十方成空空性圆明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今谓意根杂乱思念若以寂定湛旋毕竟无有知见依此修行想念何逃亦可若望湛观真明必无知见即无知觉明也应知有知见者未脱妄想○解湛了终无见如前精了不能彻也以杂乱思于湛了性终不能见)。
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舍利弗旷劫已来心见清净由遇佛故见觉明圆光极知见今拣眼识杂在三和之内穷其本性无相可得自体不常如何圆遍○解槜李曰论云二和生识谓根境和合识生其中今言三和者能所合说也根境乖时识无自体故云无定)。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普贤菩萨本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得大自在今拣太高[(冰-水+〡)*ㄆ]机不尽既法界为体心闻为用故洞十方此由普贤因修大行之所感故中下之机于斯绝分故云不能入以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方现其身非同观音触物随现○解孤山曰唯以心闻不由根听斯是分真所得故非初心之所能入)。
鼻想本权机只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孙陀罗难陀观鼻端白见出入息化为光明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空净今拣观鼻非为究竟故云权机若令摄心心成所住真元无住所住便非经云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富楼那辩才无碍秘密法门微妙开示得无所畏今拣说法不离声名句文所开悟入须先成熟不由无种便能入道若散心说但成有漏非曰圆通○解私谓舌识开悟乃是先曾成就音文之者如富楼那从旷劫来辩才无碍佛教说法成阿罗汉岂非开悟先成者耶然其所说名句之体且非出世无漏之法斯亦一非含一切是故简之)。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优波离因持清禁由是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无碍今拣持犯细行唯检于身身若不生将何检束故于法法不能圆遍○解问波离执身次第执心俱得通利今何但云束身而已答声闻执心亦防六聚七支之非况今言身识在其中矣)。
神通本宿因何关法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大目犍连因于修定旋湛意识心光发宣得大神用今拣神通乃是宿因本有由加行力之所显发何关修定轨则意识然后得生法者轨则义分别者意识也意识念缘分别一切不离尘境故非圆通○解目连神通由宿习所得虽云旋湛心光发宣非关于法分别而现又小乘神通皆是作意缘物则有离物则亡)。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持地菩萨因平心地见内外尘本无自性不相触摩皆如来藏今拣地性坚碍有为体非通达不成圣性故非圆通)。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月光童子因作水观见水身中与外香水性合真空一味流通得无生忍今谓此观不离寻伺想念岂是真实如如之性觉观即寻伺也)。
若以火性观猒有非真离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火头金刚观多淫心成智慧火身心暖触无碍流通生大宝??今谓此由多淫生猒离故观成性火此即猒求之心岂称圆照非是真实离念之门初机不合故须拣也○解孤山曰乌刍瑟摩猒欲观火非真解脱)。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琉璃光菩萨因观身心世界皆是妄缘风力所转风力无依本无所有于动见不动即证实相今谓风性是动由动有寂动寂相对对即非真岂同圆观入流亡所)。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虚空藏菩萨由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得无生忍今谓虚空昏暗无明所生非是觉明异乎本觉故须拣也)。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弥勒菩萨修唯识观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今谓识性念念生灭攀缘不息体非常住若但亡境不亡其心还成虚妄岂是圆通○解心本无心存之则妄)。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大势至菩萨由念佛三昧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无生忍今谓凡是有为皆属行阴迁变念性生灭正是无常如何以无常因获常住果故非圆通然念佛一门此方最要虽云生灭要因念想专注在怀兼佛愿力直生净土往彼国已进行弥速即证有期今显圆根观音为上抑扬之道故须拣也○解私谓势至念佛都摄六根所念之境必通三身然其子母相忆之喻多就应身而说是故指同无常生灭岂以此因而感常住不生不灭之果乎已上二十四圣皆由所得圆通本根非此土当根乃为所简须知简圣全是简机岂文殊之有慢心诸圣之有惭德古谓此等龙门点??宁不长吁者鄙哉)。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
(?娑婆世界耳根最利故因音声以为佛事由从耳根发识闻声引生第六识中闻慧缘名句文熏成解脱心种纳为教体故云教体在音闻也教体既成然后思惟修习人三摩地成大解脱○标梵语娑婆此云堪忍即应身所化世界也谓此世界以音声为佛事见性也○解私谓教体应具声名句文今言音闻者以声是实法余三是假摄假从实故但云音音即所闻之境闻即能闻之根举所显能而正示闻性故云欲取等)。
良哉观世音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初一句总标叹次二句叹三十二应次二句叹十四无畏兼四不思议次二句叹德号妙音是体观世音是用亦是真俗二谛亦是自利利他梵是净义释成体也海潮要不失时释成用也救世下二句结叹利益初得世间安乐终获究竟涅盘○解孤山曰智冥妙理故如梵音悲化群生故观世音此约法叹也智冥理故无二边染污如梵音清净悲化生故赴十界机感如潮不过限此约喻叹也救世结潮音赴机救世结梵音冥理亦是令众生先得世乐后获常乐)。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解脱德也如前观音所陈三昧所得殊胜赴感不差周遍皆应十方者十界也击鼓者机动也一时闻者应不失也此则应身无量无感不应故云圆真实也○标十处一时闻者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从体起用闻性十界皆通也)。
自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般若德也前四句拣不通口鼻下二句经文语倒故先举所例口鼻后举能例身根盖翻译者略顺根次也隔垣下四句正显耳根不同前五由是得名通真实耳○标肉眼只观得障内事不能观障外事隔?纸不见外物隔皮囊不见五藏口鼻身意俱不及耳根通达无碍故云五根所不齐也○解口鼻身俱合中知若将身以合方知句居上其义则顺盖语倒耳私谓此明圆通且寄耳用以显闻性异于五根也用有时方远近之量恐未达者谓之无常故有下文明常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法身德也声于闻中自有动静说为有无非谓闻有性无也世人若以不闻声时号无闻者闻性已灭声尘更起遣谁更闻是知声有闻性不生声无闻性不灭生灭既而遍离由是得名常真实也○标有声之时是声尘自起无声之时是声尘自灭而此闻性本自不生今亦无灭故云常真实○解真际曰如罗睺罗击钟)。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如前重睡心想不行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此时岂忆静摇应知闻性不断故云不为不思无也觉观出思惟者此既不与念想相应即出觉观思惟之表译人回文不尽故令语倒觉观即寻伺也思惟即是遍行思也俱是心所皆不相应故名为出又觉是本觉即闻性也观即是照此即文顺○标世间人睡熟六识归种闻性不灭任运而闻其形虽寐闻性不昏○解孤山曰如重睡闻舂捣资中曰真闻性出觉观思惟之外[隽-隹+椎]李曰经文不次)。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前二句通明此方由声教入声名句文能诠法义众生由此闻而解了故云宣明次四句正拣过非苟随声教不能亡缘入流返照即迷本闻性循声转也故举阿难虽得多闻不能亡相为声所转生灭妄想无由得免后二句结非显是旋流者返流也斯则入流亡所唯照闻性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故云无妄○标声名句文显诠其义依义生解依解起行解行相应旋根归性○解私谓邪思指摩登伽矣)。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
(?金刚如幻已见上文三世如来一门超出故云佛母又金刚空也如幻假也佛母中也○标此则首楞严定体上具摩诃般若解脱三德秘藏也)。
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虽持法藏不能舍闻而观自性故成过矣若将世间随声闻相持他佛法不如返照自己闻性成真三昧故云闻闻○标前文云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也○解孤山曰将汝循声之妄闻以持诸佛之言教何不返观自性而求解脱乎上闻能观之智下闻所观之理)。
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见闻觉知之闻随声而有非本然性如上文云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即因声而有分别等若能离缘观性闻相不起动静境亡能所不拘故名解脱缚既无得脱亦不名一根既然六根皆尔○标旋闻与声脱者前文云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解私谓上既警其自闻今乃略示修相先指妄闻非无缘生生必藉因因即声教当以三慧旋此根境俱令脱黏所执若销则能脱之慧复何名状)。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
(?见闻觉知迷成翳眼三界有法悉是空华见闻体虚本不可得复加幻喻故起信云三界虚伪唯心所作上文云见闻觉知虚妄病缘故有十方诸有漏国翳除华灭闻复尘销妙觉明心显然圆净此分证也○标前文云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净极谓满净解脱圆也光通达谓满觉般若备也寂照谓真理法身极也三德既圆三障永尽如大梦觉如莲华开○返观世间欲谁留碍此极证也)。
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幻师真性也有随缘义故名为巧幻法无明也男女六根也一机即幻法机息幻无妄灭根复或幻师无明也幻法心识也余同前配所幻男女必有所依喻真性也○标第八识成前六根虽见诸根动者元是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也○解幻师譬真如幻作喻随缘真妄和合变成六根如诸男女一机即耳根也应以旋闻声脱为抽)。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初句总标次句合幻师次句合男女后二句合息机等耳根无明若破余根亦破故皆不成○解元依一精明合前幻师妄为能依真为所依分成等合文可见○标一精明合真性无明也谓生灭依不生灭而起名阿梨耶识成六根耳根若破余根清净)。
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一根若灭尘垢自销上文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速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故云成圆明净妙此则三德圆显不纵横并别故名为妙后二句结成位前句断德未圆后句智德备满互现可知○标余尘尚诸学者结成因果之位也十地满心尚居有学盖有佛地障观法身如隔罗谷观月为断德未圆明极即如来者约妙觉位即究竟觉也○解上二句登圆初住下二句从分至极)。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劝复颠倒闻根返观闻性闻性圆成菩提可冀后一句结指印成○标反闻闻自性者返妄归真真觉现前从闻思修而见性印成观音也)。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盘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前二句总指一切诸佛皆从此门得涅盘也过去下别列三世并引文殊皆同此证也○标此娑婆国以闻思修三慧证寂灭性三世如来皆同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文殊于此界亦同修同证也)。
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盘心观世音为最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前四句颂佛令拣成就下二句正指圆门显是雅当自余下五句明二十四圣各随所因事相而成观行皆是佛之威神方便令其得道非是久长修学浅深二机同入之法门也反显观音即是浅深二机同说同入久长修学之法门耳○标观世音为最者正指观音圆门合娑婆化利有情雅当也○解皆是佛威神谓此方所有于诸方便而得悟者由佛之力也苟他土以余根为利耳根为钝者反显可知)。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如来藏即一体三宝是所入之理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愿加下五句正结愿但以下二句劝学最后一句文殊指已选圆通心真实无妄非挟情故○标于此门无惑者盖为前佛来文殊料拣应机乃云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今文殊唯料拣观音从耳根一门修习闻思修三慧称此界根机真实易得成就赞曰普现色身曼殊室利善别机宜是称大智此方教体极精真闻思修入三摩地)。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盘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一会之众根器各异大小不同前文观音说竟诸佛放光互来灌顶兼灌大菩萨及阿罗汉受彼光者一时俱获金刚三昧此即显会二十四圣诸别观门一时圆入观音修证今此阿难及诸初心闻说偈已随其位次悟入有异阿难等方悟圆通从耳根入犹未有证故云明了其家所归道路其天龙众及小有学大乘地前十恒河沙获法眼净即入初地见道位也性比丘尼是三果人今成无学未发心者其数无量皆发道意即悟解大乘也○解私谓且第三卷阿难偈云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只获法身洎第四卷请入华屋前云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至第五卷如来偈后云心目开明叹未曾有及请圆通又云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以前兼此凡经五番彰灼领悟何总排云未有证乎圆师判此为阿难增道理必然矣应知经家指妙觉菩提涅盘为家真修耳根圆通为道若不尔者庆喜之性几乎捣昧也资中曰庄严论解法眼净初地见道也若依圆教即十住初心孤山曰阿罗汉其名虽小其证乃圆准涅盘四依品第四依人名阿罗汉私谓第四卷指登伽方得三果约圆位收之即七信以前也此中若用四依判位恐升之太高以第四依人住第十地故只应示作声闻同除四住证阿罗汉如涅盘中闻常取果之比也按天台释法华分别功德品发菩提心初入十信也故仁王般若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颂曰涅盘之道圆度绝证与未证随宜说从教理论不成痕翳眼切忌添金屑)。
首楞严经义海卷第十八 颇八
音释
缄
(居衘切封也)。
亏
(去为切缺也)。
[乖-北+(土*土)]
(公怀切戾也)。
罗縠
(縠胡谷切绉纱也)。
梼昧
(梼都皓切梼杋顽凶无俦匹貌昧莫贝切闇也)。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