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见悲青增格西略说心经心咒法义

发布时间:2024-09-18 10:55:22作者:大悲心

法王上次来台湾弘法时,曾经谈过心咒的内容:「得雅他,嗡,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

第一句「得雅他」,是如是、这样的意思。由于佛陀已经圆满开悟,在祂熟稔并且极为了解地状况下,说出「是这样的喔!」。进一步地,此亦说这是唯一之道,非另有其他的路。《般若心经》的「般若」指的是懂空性的智慧。这唯一之道所指引的是,以明白空性走向解脱、成佛这条路。此外,还带有一般常说的「缘起性空」之意,即「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是这样的喔!」不同于方才所说:无论三世诸佛、声闻、独觉,走的皆是这一条路,并没有其他的途径,「缘起性空」谈的是法性自己的情况,不是实有的、也不是完全没有,所以称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因此这句话有道的意思,其次涵盖了描述事实本身的状况。

说这就是道、事实的状况就是如此,词句的口气便带有自己已经完全了悟的意涵。以《广论》的讲法,一开始会先提及讲者的殊胜、法的殊胜,以及如何具备实践这二者的法。此处所引伸的,便是讲者的殊胜。

《广论》内容不外乎是下士道、中士道与上士道。修行人所修行的内容,或论师的著述,事实上离不开三士道的内容,虽然各自提倡点不大一样,例如,有提倡念佛、持咒,有诸多不同方式。我们一般人,自己光读佛经,是看不出其中意趣的,若透过二圣六庄严等代表人物,将了解彼等所讲授的都一致,即解脱、成佛就是唯一之道,懂空性的智慧是唯一的道,除此之外的全为方便法。

「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意为「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努力地往彼岸去,安住于菩提。」

此以「去吧,去吧」(「噶得,噶得」)来描述道次第,因此便有从哪里到哪里的情况,就牵涉到四谛的内涵。我们现在一直沉浸在苦谛之中。被何者所缚?集谛。该往何处去?涅槃之城。用什么方式去?道谛。所以,「去吧,去吧」便含有四谛的说明。中士道的内容主要说的是四谛,上士道说的也是四谛,只是内容较广,上士道要聚集更多资粮。这些都可以用「去吧」来说,即现在住在哪里?被谁所缚?因为不能安住在这边,所以要去向涅槃,以什么方式去?

我们的五取蕴,也就是轮回,经常被视为是快乐的。事实上,我们如同躺在钉床上,没有舒服之处,又或像是堕于粪坑般,没有一处不臭。轮回是业跟烦恼所造成的。我们的蕴体为何与心相续绑在一起,丢不开?根本因素虽是无明,直接因素则是贪,即爱取有支中的爱取所惹出的祸。过去曾经提过,要到净土必须遮止贪。虽然在成阿罗汉前,仍有贪的种子,但是在往生的当下,避开爱取即能往生净土。因此,把我们绑在轮回的是爱取(贪)。集谛可以分为业跟烦恼二类,业跟烦恼二者之间,烦恼最麻烦,只要有烦恼,就能产生业。烦恼当中,最主要是贪。像《广论》广说八苦、六苦等,我们听了却产生不了认同感,也都是因为贪。

说到灭谛,三乘懂的都是同一种空—自相空,但因福德不同,由空正见所产生的果,就有很大的差别,有小菩提—声闻阿罗汉果、独觉阿罗汉果、与大菩提—佛果。我们没有正确的三士道的概念时,会将得声闻菩提、独觉菩提、佛的菩提,对应到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这是错误的。或认为自己今年、明年学下士道,待有所进步,后年再成为中士道的修行者,把下士道、中士道二者别别分离,这也是错误的。

见悲青增格西略说心经心咒法义

道谛方面,最主要要说要修什么道才能离开轮回?通常一讲到道,最被提倡的是悲心、菩提心、布施、持戒等,但是追本溯源,唯一的道是四圣谛中的道,归结起来,是空正见。为何说空正见是唯一的道?这样说并不是否认其他的道,而是其他的道之所以会成为道,是来自空正见。[2]

总之,谈苦谛时,苦谛的范围涵盖情世间、器世间,如桌椅、我们的五蕴等,但对真正的修行人来说,主要针对自己的五蕴来修。只要有了五取蕴,其他的衰事就会来到。集谛有很多内容,但最主要的是贪,使我们堕三界是贪、不想修行的也是贪。道谛则是由空正见方面着手。

简单地说,般若心咒广说开来能与《广论》相结合,怎么结合?就是先前所说的,「噶得」含有四圣谛的内涵。《广论》在中士道一节谈了四谛,在此之前谈了依止师长、听闻正法、如理修行等,这些也符合「噶得」的内容吗?资粮道、加行道算是前行,然而更前面需要的是闻与思,经过闻思之后才会踏上资粮道。以闻而言,通常会说导师是世尊,但是现在自己向谁学法,教授者即扮演佛的角色。这部份的内容即是《广论》道前基础中依师一节。依止师长之后,不去修也就失去意义,就会成为闻而不修。所修的内容,以空性为要,但是空性的内容深奥难懂,只依靠听闻,是无法听懂的,要依靠师长教导才行,因此才会产生依师这部分。又,修出空正见可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必须很努力地修。要有这样的毅力,先前必须有无常、苦等想法。以外人的眼光看,密勒日巴在山洞修行很辛苦,可是以密勒日巴自己的角度来看,修行却是很快乐的一件事。要做到这样,才有机会证悟空性。以我们现在安逸地略略修法,是没有办法有成果的。总之,要修空性,必须先找到师长,从师长处听闻空性的内容。可是听闻后就能修吗?过程中还必须下定决心,这要靠修无常、苦等引发。这便是「噶得」与《广论》结合的方式。

「去吧」(「噶得」),究竟要往哪里去呢?「去」指的是从此岸到彼岸,站在此岸的是凡夫,即见道位以下者,见道以上则是彼岸。因此,是从这边去到那边的意思。「去吧」又包含了真正上路,与尚未上路的二种情况。若未产生任运而起的出离心,事实上是准备上路,还没真正上路。以我们现在的情况,算是准备上路,若有人产生任运而起的出离心,那算是真正上路了。不过即使是真正上路,也不见得已经抵达彼岸。也就是说,上路与到了彼岸还有一段差距。何时才算抵达彼岸?到三乘的见道才算。为何要到彼岸?无非是怕苦,就像被敌人追杀般,急着逃离,可是刚好越过地界也不算完备,仍必须继续前进,直到证得菩提才能安住。

以上是整体上的意思。

见悲青增格西略说心经心咒法义

得雅他,嗡,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3]

「得雅他」意思是如是,其后,应要加一个「嗡」字。但也有人不加「嗡」字,对此便有了讨论,若根据龙树菩萨的解释应该是要加入。「嗡」代表的是佛的身语意,有此意义。「嗡」字是由「阿」、「喔」、「麻」三字组成,此三字分别代表佛的身语意。此外「嗡」字也代表一切佛法。

接下来的「噶得」讲的是资粮道;第二个「噶得」讲的是加行道;「巴拉噶得」是见道,「巴拉僧噶得」是修道,「菩提梭哈」是无学道。也就是「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对应的是五道。

五道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问:《广论》的下士道并不是道,宗喀巴大师为什要讲下士道的内容?此处从第一个「噶得」—资粮道开始依次说出,并没有将资粮道之前的闻思含括进去,《般若经》是不是可以讲的更广些?前面解释「噶得」(「去吧」)时,是从四谛去讲。我们被业跟烦恼绑在此岸,所以要到彼岸的涅槃之城。用什么方式去?用道去。《广论》是在中士道一节谈四谛的内容,其实也可以说下士道的内容讲的也是四谛,是较粗略的四谛,上士道则是细微的四谛。下士道的三恶趣苦这部份类似讲苦谛,十恶业道是下士道的集谛,暇满人身是下士道的灭谛,十善业道是下士道的道谛。而上士道的部分,就可以把菩提心等内容拉进来看,上士道的集谛是所知障。像这样,是不是也可以将资粮道前的闻思等也纳进来讲?答案是不能。

过去比丘戒有十种传法,目前只能用四羯磨。像佛陀传戒时,只说一声「来吧」,也是传戒的方式之一。「来吧」意味不要待在彼岸,来到我这里的此岸—涅槃的此岸。我们要去的方向一定是涅槃,出离轮回、追求涅槃是一样的意思。虽然说下士道是粗的四圣谛,但这就如同洋娃娃一样,洋娃娃不是真的娃娃。下士道说的是有暇满人身,之后才有机会修行,这些都是对的,但是终究仍旧在轮回。故「去吧」,不可以涵盖下士道。

那么,《般若经》是大乘佛典,是不是去的地方只有佛果,其他什么都不谈?也不是如此,《般若经》也涵盖声闻与独觉的菩提。《般若经》直接引导的是大乘行者,间接引导的则有声闻、独觉行者。因为《般若经》引导这三类所化有情,所以偈颂所涵盖的范围也一样。

总之,《般若经》最终目标是佛果,但是此处所谈的并非最终。「去吧」,要去哪里?去菩提。哪个菩提?三个菩提。可不可以以下士道的概念说「去吧」是往善趣?不可以。即不能无限扩充到三士道,但也不局限在佛果。

我们现在没有任运而起的出离心,一旦有了任运而起的出离心,即入资粮道。此时所有的闻思、对空性、止观等一切努力,都会成为道。五道是针对空性方面去区分。努力闻思空性,还没到修而成慧,是资粮道的阶段。对空性达止观双运,是加行道。资粮道与加行道,可以用钻木取火来譬喻。当火尚未真正燃烧起来,就不是火。当火真正地燃起来,就好象见道;在火产生之前,必须先历经将木头摩擦生热的过程,这是加行道;更前则必须先寻找、搜集木头,在这阶段毫无热度可言,这为资粮道。如同有了火并不代表有饭吃,为了断除烦恼还是要修,所以之后是修道,最后是无学道。

说五道是针对空性方面去区分,从加行道以上都能谈得上去,加行道有暖、顶、忍、世第一法,这些的区分与空性的深入度有关;见道时是现证空性;见道之后仍继续修,也跟空性有关。但是资粮道与空性有何关联?资粮道又不是从对空性的了解程度区分的,因此,以空正见做为五道的区分标准是否过于勉强?

清楚了解空性,不见得已经现证空性。什么是现证?像我的眼睛看到地板,这就是现证,也就是现前所看到。现前看到空性即为现证。在谈奢摩他章时,我们说过,修止时,对所缘境要清楚、有力。清楚、有力的看到空性,不见得像亲眼所见般,二者仍是有差距。加行道时,是以止观看到空性,若以清楚度来看,可说对空性已达清楚、有力;但是若要像亲眼看到桌子般清楚地见到空性,是见道才行。对空性达止观双运时进入加行道,在此之前要做些什么?要听闻空性方面的法,并以空性为所缘,勤修止观。因此,资粮道之「资粮」,即清楚空性的资粮,「资粮」之名也是针对空性而说出的。

次说「巴拉噶得」。我们大都能知道此岸、彼岸的意思。一条河流有此岸与彼岸,一座山也有此岸与彼岸,几乎任何东西都能划分此岸与彼岸,以桌子为例,中间画一条分隔线做为左右的分野,线条以左都是左边,线条以右都是右边。虽然已经上路,只要没跨过中间线就不能算是到彼岸,现证空性即这条中间线。这边的说法,此岸是指加行道以下,彼岸是指见道以上,所以见道、修道、无学道以上都算是彼岸。但是对此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有说只有佛地才是彼岸,例如宗喀巴大师、法幢法师等多数大师都说佛地才是彼岸。陈那菩萨解释无著菩萨的论述时,也说佛的无二慧才是彼岸。也就是,《般若经》的注释中,有人说佛的无二慧才是彼岸,也有人说:佛的无二慧是彼岸中的主要彼岸,次要彼岸则是见道、修道。也有人说是见道、修道、无学道是彼岸。色拉的说法是佛的无二慧是彼岸。

见悲青增格西略说心经心咒法义

许多人学佛,学了一阵子,会觉得佛法很好,却又有学不到什么的感觉。或是学《广论》三、五年,认为起不了什么作用,应该要学其他的法。其实佛法要真正产生力量,是从见道开始。见道时就能说「永不堕恶趣」、「法像药,能治轮回的病」、「法如光明,能驱逐轮回的黑暗」等;资粮道、加行道时虽然已有了任运而起的出离心,但是对轮回仍莫可奈何。又如谈到三宝,得到见道位以上者,不论是出家人或在家人,都称为僧宝。像这样说到「宝」、「光明」与「药」等,都是从见道谈起,因为从那时开始才没有黑暗、才没有轮回的病。有些人虔诚地学佛,学了很久,遇到生病等逆缘,就会说「学佛还不是这样」,其实话不能这么说,除非到了见道,佛法还是产生不了力量,才可以讲这种话。

五道中会区分出信解与胜义二类。见道之后,三宝的好就如同亲眼所见;见道之前,都是信解。所谓信解,像我们会说要先观想皈依境,然后对其生起强烈的信解心,这样的修法称为信解修。也就是说自己没有真正看到,是自己观想三宝。从见道开始,因为已经现证空性,所以再也不会对三宝的种种功德、解脱道的合理性、业果的内容产生任何疑惑。因此见道以上是正确、无误,也是殊胜的。反过来说,资粮道、加行道就称为信解道。因此,五道中,资粮道、加行道是信解道;见道、修道、无学道是胜义道。

「巴拉噶得」中「巴拉」有正的意思,即不是错误的、不欺狂、不错乱。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胜义的意思。亦即,字面上有正的意思,也有胜的意思。一个凡夫认真学习佛法,在资粮道之前也能了解空性,这也是一种正,但若说到无分别地现证空性,那就只有见道才会有。在见道前,懂空性都带有世俗的戏论。总之,因为有现证空性的智慧,所以说是正,因为远离凡夫地,所以说胜。

所谓圣人,是见道位以上行者。《俱舍论》说「见谛无能引」,意思是现证了空性后,就不会再造能引业。这并不是说不会造一般的业,但是因为将所见视为幻化,因此所造的新业已不再引其入轮回,而我们却办不到。这如同小孩玩沙,小孩可以玩得很投入,当沙堆成的房子等被推倒时,还会当真似地哭闹,但是对大人而言,那不过是游戏罢了,不会当真,凡夫与圣人的见行,类似于此。

「得雅他,嗡,噶得,噶得,巴拉噶得,巴拉僧噶得,菩提梭哈。」这里是《般若心经》的咒,是属于密或显?答案是密。并非所有的咒皆为密续,但此咒属于密续。所依据的来源很多,主要是龙树菩萨是以无上密续的观点做解释,因此,般若心咒可以与无上密续相结合。另外也有配合瑜伽部的解释。一般而言,显、密不能混合在一起讲,这是讲佛法的规矩。《般若心经》属于显法,其中出现密续的咒,这不是很奇怪吗?事实上,二者配合的目的是为了引导有情。读佛经时,有些地方看得懂,有些地方读起来,却感到与整体文意似有出入,不太吻合。若想真正了解它的意思,只能从密续中找答案,而知佛语不相冲突。有很多佛经的内文会出现一、二句属于密续的情况,此处亦不例外。

总之,《般若经》讲的是究竟一乘,虽然无论是《般若八千颂》、《般若二万五千颂》、或《般若十万颂》,字面上有提到三乘的句子,但这不代表讲的是究竟三乘,整部经讲的是究竟一乘。在解释《般若经》时,必须以显法的角度解释,但是如果遇到利根的弟子,给予显法的解释仍不能满足他,便会以密续的角度来回答。以前常说《般若经》显义说的是空性、隐义说的是道次第。今或可说直接义、间接义与隐藏义。直接义就字面所解释的意思,间接义是透过字面推论而得到的,文字字面没有直接表达出来,隐藏义为暗藏的字里行间,无法透过推论,唯有作者说出来才能被了解的意思。一般而言,多数是用到显义、隐义,即直接义与间接义,而不太会用到隐藏义。以般若心咒来说,直接义是空正见、道次第,因为是针对空性达到何种程度进入加行道、见道等,间接义是空性,至于密续的部份是隐藏义。

(2010年编校)

--------------------------------------------------------------------------------

[1]本文依上课教授编写而成。

[2]问:为什么空正见是唯一的道?说空正见是唯一的道,但是修共下士道时还不懂空性,修的是其他法类,这样能说空正见是唯一的道吗?

答:佛陀的教法真正要引导的是解脱、成佛,而唯一能达成这个目标的,就只有现证空性的智慧。道包含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但《俱舍论》有说,无学道不是道,资粮道、加行道不是道,只有见道与修道才是道。这是因为是资粮道、加行道仍在轮回,没有能力走向涅槃之城,要走向涅槃势必需要有现证空性的智慧,再者透过现证空性的智慧断除烦恼。也就是,一方面要悟,另一方面是断,资粮道、加行道,既没有悟,也没有断,所以不是道。见道,虽然尚未完全断除烦恼,但是因为有断的内容,所以是道,修道更不在话下。至于无学道,因为已经断尽烦恼,因此也不能说是道。这是《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的说法。一般的说法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都是道。这样的说法,也不是否定《俱舍论》。真正断烦恼、证悟法性的是见道、修道,可是资粮道与加行道是培育见道的前行,就像落下的刀有杀伤力,是因为先前持刀高举手臂,有前面的动作存在,因此,前行的资粮道、加行道也是道。断尽烦恼,安住涅槃,不会衰退,这样的功能是无学道才有,因此无学道也是道。因为现证空性的道才是唯一,因此前行—资粮道、加行道,与后行—无学道也是道。

任运而起的菩提心、任运而起的出离心是道。任运而起的菩提心才是菩提心,其他不称做菩提心,同样地,任运而起的出离心才是出离心,这个从《广论》的字面看不出。今生与来世中,将百分之六十的心力放在求来世,以这样的心态摄受所行,不论是皈依、深信业果或其他,都会是下士道。在轮回与涅槃中,有百分之六十的心力在追求解脱,具备这样任运而起的出离心,即入中士道,以由任运而起的出离心所摄受的道,是中士道。若为任运而起的菩提心所摄受,则会是上士道。总之,菩提心、出离心是道,为什么?因为它是由任运而起的出离心所摄受的。是否是道,全看有无任运而起的出离心摄受。但是佛典当中,常常会说「空正见是唯一的道」,这是从道的心要来说,描述的重点是,空正见是最重要的修持内容,其他的道,都要搭配空正见、为了空正见的发展才去修的,就如《入行论》所说:「一切诸支分,悉为般若说。」

[3]旧译: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埵。

以上就是见悲青增格西略说心经心咒法义了,其实我们修行心经的时候可以看看这些的讲解,这些讲解是能够让我们知道心经的意思是什么,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去修行,从而改变我们的命运。以上只是作者对文章的一些理解,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望海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