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普照寺简介_普照寺开光_普照寺历史

时间:2019-07-04 13:21:15    编辑:

  南安市普照寺
  又名“观音院”。坐落于官桥镇竹口村东部,紫帽山脉的“灵水寺”西南端,与紫帽名胜“金粟洞”遥相呼应,为晋南交界处之名胜古刹。
  唐代天佑年间(904-907年),僧人善操法师游览至此,见此地茂林修竹,山青水秀,地势优雅,一临此地,便知是非凡神居之所,故而四方募缘资金,决意在此建造寺宇,并在寺内供奉观音菩萨。宋代治平年间(1064-1067年),曾易名为“普照院”。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改名“普照寺”,以示佛光普照,备荫黎民之意。
  清代光绪二十七年(1901),有个妙月禅师,俗姓邵,名丕恩,晋江人,初剃度于厦门灵湫亭,旋住安海观音寺。妙月禅师参禅练武,被誉为泉州少林拳术高手,名闻武林。他游遍江南各地名刹古寺,有一天路过紫帽山时,顺便在普照寺塌中石柱旁休息,被这远隔喧哗的清静幽雅之地所吸引,决意劈荆斩棘,隐居在寺后的山洞之中,修炼其身,精心研究禅拳意性而暂留此地。
  普照寺历经沧桑风雨,年久岁长,寺后墙倾塌,荒芜失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当地政府支持之下,崇福寺发起捐资。重修之后的普照寺硬山式青瓦翘脊,砖石木构造,室内墙壁白灰粉刷。大门横额“普照寺”三字,为当年妙月禅师所题,左右两根石柱,刻有当年太虚法师赠妙月禅师以“双拳铁罗汉,千亩老农禅”之句,重修时采用旧构件。显得古老简朴。寺院四周花果四时飘香,流泉淅淅,林涛阵阵,清风徐徐,远离闹市,另有一方天地,难怪当年妙月禅师选择此地参禅练武,难怪今日香客游人不怕峰高岭远,山道难走,独爱此地僻静清幽,礼拜观音,回归自然,呼吸山寺清新气息。

本文链接:泉州市普照寺简介_普照寺开光_普照寺历史

上一篇:宁德市宝海庵简介_宝海庵开光_宝海庵历史

下一篇:宁德市延福寺简介_延福寺开光_延福寺历史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