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冷水亭寺简介_冷水亭寺开光_冷水亭寺历史

时间:2019-07-04 13:24:15    编辑:

  南安冷水亭寺
  冷水亭寺,原名小尼姑庵,后又改小弥陀寺.功德寺,位于官桥镇毫光山北侧,属林边村地域,四周绿树环抱,山明水秀。据说,原址山上有一股清泉,又冷又清,顾名思义,后来称为“冷水亭”。因祀观音菩萨,一度誉为“冲水观音”。
  冷水亭寺,据说始建于隋朝末年(618年),时隋帝杨广昏庸无道,各地寺庙的和尚.尼姑纷纷外逃,其时有一得道师姑逃至福建,云游至毫光山下,发现毫光山北侧小山头,形如马状,便在此择地建寺住下,取名小尼姑庵,又称小弥陀寺。自建寺伊始,便由尼姑当家管理寺务法事。后另择黄峰巢吉穴重建。据民国四年《南安县志》记载:“小弥陀寺在三十五都,五代周显德中辜文质,宋元丰间丞相蔡确请为功德寺。元季重建,改今名。明洪武间,并入延福寺。”由于寺建在山下大道旁,而大道又是通往安海.石井渔村要道。其马状山涧,有一般清泉,冰冷甘甜。夏季期间,炎热酷暑,行客都到寺庵歇息,饮水解渴,沁人心肺。虽久旱而水源不断。久而久之,乡人患病高热不退,到此打一冷水,敷在额上,饮下几杯,便能祛病除热。因此寺庵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才正式改为冰水亭寺。
  然而,光阴流似水,又过几多春秋,古刹历尽沧桑,文化大革命期间难逃厄运被毁。1995年重新翻建,经过四年的募资兴建,于1999年竣工。一座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冰水亭寺展现在毫光山北麓。
  重建的冷水亭寺面阔三间,前殿硬山式建筑,琉瓦顶飞龙护脊,门廊立有两根辉绿岩蟠龙柱,大门对联:“冰水煎茶供奉古佛,毫光盖顶点石诵经。”两侧刻有青石竹形窗栏,浮雕影雕。后殿为重檐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飞龙护塔,左右连接二层护厝,各升高一间第三层为钟鼓楼,均采用卷棚翘角样式,饰以金色琉璃瓦,钟鼓楼与正殿翘脊一般高度,楼上楼下砌有石柱栏杆,显得异常协调,十分壮观。
  山美!寺美!泉美!冷水寺让人美不胜收,让人赞美不绝,让人流连忘返。
 

本文链接:泉州市冷水亭寺简介_冷水亭寺开光_冷水亭寺历史

上一篇:漳州市文衡殿简介_文衡殿开光_文衡殿历史

下一篇:漳州市园慈惠宫简介_园慈惠宫开光_园慈惠宫历史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