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城隍庙及东岳庙全景
东岳寺原名东岳行宫,位于安溪县治北郊凤山山麓,坐北朝南。寺前一大石埕,占地二千平方米,左右峙立牌楼式石坊,右坊正临大道,上题“凤麓春阴”,左坊为城隍庙山门。东岳寺分前后两殿,依山而建,高低相次。前殿祀东岳大帝和二尊活动阎君,左龛福、禄、寿三星君,右龛伽南尊王。殿后两侧为钟鼓亭。后殿匾题“冯虚阁”。殿正中祀观音菩萨,其后为三世尊,左右为文殊、普贤二佛;殿前一尊弥勒佛,东西两侧,肃立韦陀、坚努二护神。殿左厢为地藏王,右厢为注生夫人。寺外右侧隔巷为池头宫青提夫人;再隔巷为集贤堂,堂前莲花池,池上有亭,如浮水莲花。寺左隔巷为檀樾祠,祠隔巷连着释子寺(即僧房)。寺后有晦翁亭,寺前石埕下建有万善堂。
五代时,高士刘乙、詹琲隐居此山,留有诗篇;宋理学家朱熹登临观赏,到此标题“凤麓春阴”,为安溪古时八景之首;明代张瑞图题“凤麓古刹”、“慧光普照”二匾,挂于寺内;明邑人云南道监察御史詹仰庇,郡人榜眼黄凤翔、郡人太守林云程、邑人户部主事李凤鸣以及宋、明、清邑令陈宓、汪瑀、庄成、黄宅中等均登临题咏。
安溪东岳寺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由邑令李铸兴建,后历有修葺。1966年东岳寺被另做别用。1981年部分邑老及僧人自发结合,重开寺门恢复寺务。1988年,新加坡侨亲王瑞壁先生和新加坡安溪会馆主席唐裕先生集资倡修,由陈德耀先生董其事,增建集贤堂、晦翁亭、莲花池,重建释子寺、池头宫。台胞增建山门、弥勒造像,其他园林设施也略有增建。今之东岳寺蔚为壮观,游人络绎不绝。
东岳寺
东岳寺,原名东岳行宫,又称东岳庙,坐落于安溪县凤城北郊的凤山山麓,始建于唐末至宋初期间。初为道观,奉祀岳帝。清末民初,又供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成为道佛合一的寺院。
清康熙《安溪县志》载: “东岳行宫,在县治北凤山之阿,建岳宫奉祀岳帝。历代修葺者多其人。”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县令李铸重建。明天顺四年(1460年)重修。清康熙十二年(1674年),知县谢宸荃重建;康熙六十年(1721年),知县刘懋龄重修;雍正三年(1725年),知县邱镇重修冯虚阁;乾隆八年(1743年),知县王植再修。后住寺的德辉和尚又先后募建方丈释子寺和檀樾祠。寺院今存主体建筑为清代康、乾年间的遗物。
1966年,东岳寺被拨充他用。1981年,当地耆老及僧人自发结合,重开寺门,恢复寺务。1985年,东岳寺被安溪县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因寺宇年久失修,椽朽栋蛀,墙壁剥落,有倾圮之危。民众自发组成安溪东岳寺名胜古迹修建委员会,发出倡议书,呼吁海内外乡亲筹资修葺。此举得到旅居新加坡著名书法家王瑞璧和新加坡会馆主席唐裕的热心支持,积极募集资助建。后由陈德耀先生董其事。在安溪县人民政府、先声村委会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寺院得到全面的维修,东岳古地重现昔日风貌。
寺院系土石木结构,依山而建,高低相次,前后有两殿一阁。前殿供奉东岳大帝和两尊阎君塑像。左龛祀福、禄、寿三星君,右龛祀伽蓝尊王。殿后则为东西钟鼓亭。沿石阶而上可达后殿冯虚阁(古又称凭虚阁)。殿前上挂“冯虚阁”匾额。殿中祀观音菩萨,背后则为释迦牟尼立体塑像,左右为文殊、普贤二佛;东西两侧则为高大的韦驮、坚牢二护神。殿左厢奉地藏王,右厢奉注生夫人。
寺院的右侧隔巷为池头宫,奉青提夫人;再隔巷为集贤堂,以纪念刘乙、詹琲两贤士。堂前为莲花池,池中有亭。寺院的左侧隔巷为檀樾祠,祀乡贤御史张读及吴姓檀樾牌位;祠左又连释子寺,即僧房。寺院后偏左为晦翁亭。寺院前两侧为山门。
东岳寺,风光旖旎,景色幽雅。北倚凤山,南瞻蓝水,前有笔架山三峰拱秀。仰观山峰,晨夕霞蔚;俯览城郭,烟火云蒸。四季林茂花香,意趣盎然。“ 或欲左眺,则达于百草庵;或欲右览,则抵乎观真庵。其寻幽陡巅,均不下二里许。”“昔所谓‘东皋渔舍’、‘葛磐坐钓’者,俱在其麓之溪畔,可望而神怡者也……”(见清康熙《安溪县志》)。五代高士刘乙、詹琲喜欢凤山蓝水,曾隐居于此。刘乙曾留下“扫石云生帚,耕山鸟傍人”的凤山断句,而无意功名的詹琲,则以“追和秦隐君辞荐之韵,上陈侯乞归凤山”为题,力辞陈洪进的推荐,归隐凤山,留下诗一首:
谁言悦口是轻肥?独酌鹅儿瞰翠微。
名利薄于青纸扇,羊裘暖甚紫罗衣。
心随倦鸟甘栖宿,目送征鸿远奋飞。
击壤太平朝野客,凤山深处觅光辉。
地以人重,人以地胜。历代以来,东岳寺“结构爽闿,邑人多游焉。”名士墨客" 因景写怀,壁间留韵,有金玉其音者,自堪藏之名山尔。”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多次游览安溪,登临凤山观赏,在此标题“凤麓春阴”,是为古代清溪八景之首。明天启建极殿大学士、著名书法家、晋江人张瑞图题“凤麓古刹”、“慧光普照”两匾,悬挂于殿内,为寺院增辉添色。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安溪县崇信里多卿(今祥华乡美西村)人、刑部左侍郎詹仰庇返乡归隐后,曾与同朝为官的晋江人、礼部尚书、明隆庆二年(1568年)榜眼黄凤翔及太守林云程等好友同游东岳寺,并留下诗曰:
登东岳题凭虚阁
玉殿香飘翠影浮,东岩真气乱峰头。
千村烟火孤云晚,百雉山城万树秋。
大岭霞残飞过鹜,清溪天净舞潜虬。
盘桓且醉今宵月,况伴神仙太乙楼。
——詹仰庇
崔巍飞阁散秋晴,把酒凭栏近太清。
箫鼓声高催落照,郊原望尽俯孤城。
千家烟火连云渺,一片溪山带月横。
自笑老来身不系,良辰胜赏却关情。
——黄凤翔
入座青浮佛阁虚,山光长护白莲居。
清溪缥缈慈航渡,宝篆氤氲劫火余。
蝉咽秋声催落木,鸟啼菩树说真如。
平畴万井村烟霭,知是宰官化日舒。
——林云程
明刑部郎中、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泉州进士秦钟震在安溪有许多好朋友,多次游历安溪,并留下“清溪八景回文诗八首”等诸多题咏,兹选录两首如下:
凤麓春阴(清溪八景回文之一)
阴晴幻貌山环郭,日出啼禽春水麓。
深涧流云抱石眠,林芳隐凤标灵岳。
九日登凭虚阁得登字
每逢佳节喜高凭,虽复望游不厌登。
溪上云峰秋我老,尊前骚雅旧吾朋。
敲残钟磬空林月,挂剩烟霞古壁藤。
况值山城疏警柝,茱萸一插话孤僧。
安溪县感化里(今湖头镇)人、明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户部郎中李凤鸣留下《题凭虚阁》一诗:
蹑屐攀藤过,烟霞祗树林。
俯城寒漏彻,到处白云深。
如是风清梵,朅来月涤襟。
无人贤度辈,解道净莲心。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到任的安溪知县庄成在此留下两诗:
登 冯 虚 阁
杰阁登临瞰一城,每逢休沐寄闲情。
香风拂槛花争笑,宿雨归云鸟弄声。
俯视千门游化日,遥瞻四野布春耕。
坐来渐觉尘心净,蓦地疏钟到耳清。
朱文公标题清溪八景名目——凤麓春阴
公余许我一登临,郊外青山惬素心。
最喜半寒兼半暧,护花天气是春阴。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出任安溪知县的宋应麟亦以《登凭虚阁》为题留下诗曰:
公暇叩禅关,登临尽日闲。
斜阳沉远树,倦鸟落山空。
佛榻香烟合,僧廊曲水环。
坐深归思促,袖得白云还。
明代的“每岁仲春望日,令有劝农之典,在凤麓之郊。”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出任安溪知县的汪瑀留有《东岳劝农》一诗:
四阳初动鸟催耕,税驾东皋戴晓星。
馌饷私田泥滑滑,筵开官阁雨冥冥。
莺啼隔叶怀音好,柳拂高堤照眼青。
日暮何当髦士集?春风桃李醉翁亭。
东岳寺内还镌刻有诸多出自名家之手的楹联,具有较高文学观赏和研究价值。其晦翁亭柱上有南宋朱熹所题的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寺院中有 明黄凤翔题的“千家烟火连云渺;一片溪山带月横”;有光绪六年(1880年)清武状元黄培松题的“鼓震钟鸣,普醒众生尘幻梦;山明水秀,全彰古佛法王身”;有清光绪安溪知县谢金銮题的“座上绿垂詹令柳;眼中青是晦翁山”等。
东岳寺历史上曾广植凤山茶,清醇芬香,别具一格,颇负盛名。1999年,为进一步扩大安溪名茶的声誉,推进安溪茶文化旅游,凤城镇人民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在凤山南麓的东岳寺后依山兴建了富有时代气息的仿古园林——茶叶大观园。该园占地面积2.67公顷,内建有茶叶品种园,种植源于福建、广东、江苏、浙江、云南、安溪、台湾和日本等地53种中外名贵茶树品种,同时设有男女对歌台、茶叶作坊、民俗馆、茶史馆、茶艺表演厅、茶餐厅、龙凤精舍、醉墨轩、沉香阁等,融观赏性、科普性、趣味性、参与性为一体,全面展示博大精深的安溪茶文化。
东岳寺古寺新姿,温馨宁静,幽谧舒适,1985年10月被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2月,东岳寺所在的凤山风景旅游区,又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国家AAA级旅游区。千年古刹已发展成为人们朝圣、旅游、观光的理想之地。
本文链接:宁德市东岳寺简介_东岳寺开光_东岳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