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刹绀殿 古朴庄严 南天寺石佛
东石南天寺初号石佛岩,亦名石佛寺,坐落于晋江东石镇许西坑岱峰山。南天寺乃泉南四大名寺之一,寺中石佛誉享闽南,名驰海外。
石佛雕于崖壁巨岩,一石三佛,雕就西方三圣。当中阿弥陀佛,发状螺髻,胸饰“ ”徽,双手叠置足上;左边观世音菩萨,头戴花冠,右手持净瓶,左手上举施说法印;右边大势至菩萨,头戴出缘云片花冠,左手执经书,右手亦上举施说法印。石佛高6米,宽3米,间距1米,均结跏趺坐于2米高莲座之上。体躯雄伟,宽袖袈裟,褶纹简劲。素面丰腴,两耳垂肩,慈眉善目,端庄矜持。佛像外浮雕一殿堂式佛龛,高7米、宽16米;两边各雕一蟠龙石柱,巨龙舒爪奋髯、缘柱腾升,矫首承托檐盖,前立剑条护栏,成内外殿形状。
泉州现存的摩崖造像的规模之大、雕刻之精均无出南天寺石佛之右,尤其是一石三佛、三佛共一龛、背有护光等特点为福建地区所罕见,实为难得之佛教石雕。此三尊佛像,历经八百余载沧桑,犹栩栩如生、辉生云石,真如楹联所云:“历千劫而不古,偕万物以同春”。其形神之兼备,雕饰之精妙,系承继唐代石雕繁复华丽之艺术风格,堪称宋代泉州石雕艺术之瑰宝。
南天寺始建于宋代。据清康熙三十八年提督全闽陆师军务统制水师吴英捐俸重修并撰写的《重兴南天禅寺碑》所载:“宋嘉定丙子(1216年)一庵净师过此,夜见峭壁灿光三道,是山萃众岳之灵,遂募镌弥陀、观音、势至三尊。” 石佛雕就,遂依崖壁建造滨海梵宇,名之为“石佛寺”。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寺宇屡有兴废,历代均有修葺。元顺帝至元四年寺废,随即重建。明永乐年间,殿宇丘墟,迨明成化已酉始复新构,后又霜雨侵蚀,多处倾圮。至清康熙三十六年将军吴英重建,并取泉南佛国之意,更其匾额曰:“南天禅寺”。同治、光绪、宣统年间相继修葺。
现庙宇乃塘东旅菲华侨蔡玉峰于1935年及1982年两次捐资重修而成。寺分山门、前殿、大殿及廊庑斋舍等部分,占地面积约一千平方米。大雄宝殿三开间四进深,重檐歇山顶砖木石混构,脊高近18米,轩敞峻伟。大殿檐前有木雕飞天舞伎、狮子各一对,舞伎裙飘带飞,从天而降;狮子昂首缩颈,蓄势待发。现任住持释理山已按佛教丛林风格作全面规划,绘就蓝图。筹划扩建大山门、前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东侧建护廊、讲堂、法堂、斋堂、弘法慈善楼、僧舍、客堂,西侧建祖堂、敬老院,四周筑围墙、栽花植树。届时,琳宫绀宇,气势恢宏;泉南名刹,更臻轮奂。
南天寺非仅石佛著称于世,且有崖刻佳墨蜚声于外。前殿额匾擘窠大字“自在佛”为清乾隆间状元及第福建陆路提督马负书所题,字高近1.6米,苍劲挺拔,气势雄浑,与巍巍大寺,相得益彰。大殿匾额“南天禅寺”乃清将军吴英所书,洒脱遒劲,亦是书法上品。楹联以明代诗人黄伯善所撰最为游人所赏识,其联云:“寂寞空门不贪金色相;慈悲菩萨原是石肝肠。以石佛特点入笔,立意新颖,颇蕴禅机。石壁上有僧镌一“ ”字,心中一点放下,旁题曰:“放下全无事,提起万般生。”不唯佛门警偈,更富含人生哲理。寺左岩上有圆石一珠,上镌“宝藏”二字;寺右摩崖巨石,刻有“泉南佛国”四字,每字高达2米,刚劲俊遒,或说为南宋泉州太守王十朋所书,或说出自僧人一庵净师之笔。清光绪间泉州知府李增蔚题刻“ 菘嶽降神”四字于其侧,圆满凝重,笔势稳健,亦为人所称道。
南天寺殿宇壮观,佛像雄伟,崖刻珍贵,环境清幽,历来为游览之胜地。寺内有百年茶树,逢春吐艳扬芬;寺前有名果荔枝,临夏滴翠绽朱。岱峰屏障于后,层峦叠碧,古木蓊蔚,花草护径,鸟雀鸣幽;大海朝揖于前,烟波浩渺,风帆点点,潮涨潮落,万千气象。古往今来,诸多名士墨客于此流连忘返,留下佳作。兹录篑山堂伍有诗一首以概其胜。
何年降佛此山巅,丈六金身石塑坚。
墨迹淋漓缅德圣,梵音听罢悟真诠。
声凄危岭寒泉咽,碧落孤峰夕照鲜。
游兴未阑天忽瞑,登临何日续前缘。
联系人:元仪姑
电话:5580242
地址: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许西坑
本文链接:宁德市南天寺简介_南天寺开光_南天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