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如是庵简介_如是庵开光_如是庵历史

时间:2019-07-09 09:54:14    编辑:

宁德市如是庵简介_如是庵开光_如是庵历史

  霞浦县如是庵
  如是庵位于福建省霞浦县城西罡溪岭之穴山上麓东隅,始建于唐朝。据《重建如是庵碑》载:“‘老佛’暨姓,号存真,闽之瓯宁人,生于唐,游长溪,结庐罡溪岭下居焉。”传说“老佛”筹三百六十五岁,圆寂后,群鸟衔泥塑佛像,乡人供奉于寺内,称为“老佛”,亦称“如是佛”。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建大堂,越三载建宝殿。光绪十五年(1889年)达光法师及城内绅士募捐修葺。郡守李拔游此,即兴题“作如是观”。此庵是霞浦县十八小时寺院之一。
  1949年后,该庵一度改为他用。1985年落实宗教政策时,由原使用单位补偿现金二万五千元,信众亦竭力捐资,在云禅法师、云开法师主持下,在旧址西侧重建大雄宝殿、观音殿、玉佛楼、禅房、齐堂、山门等。
  本庵坐西南朝东北,背枕顺脉而下,逶迤起伏的穴山次峰,面临西山洋,与明宗山之北山相峙。主体建筑依凭山势重叠而上,仿古代建筑风格为六扇二进、上下二座之重檐悬山顶式砧木结构寺宇,占地1368平方米,飞檐斗拱,昂然翘首,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1988年、1991年分别从缅甸运回两尊白玉佛像,一尊为释迦牟尼佛,高1.5米,重0.5吨;一尊为千手观音菩萨,高2.6米,重一吨,为古刹增添了异彩。


  如是庵位于福建省霞浦县城西罡溪岭之穴山上麓东隅,始建于唐朝。据《重建如是庵碑》载:如是庵[1]佛’暨姓,号存真,闽之瓯宁人,生于唐,游长溪,结庐罡溪岭下居焉。”传说“老佛”筹三百六十五岁,圆寂后,群鸟衔泥塑佛像,乡人供奉于寺内,称为“老佛”,亦称“如是佛”。清乾隆二十九年(一七六四年)建大堂,越三载建宝殿。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年)达光法师及城内绅士募捐修葺。郡守李拔游此,即兴题“作如是观”。此庵是霞浦县十八小时寺院之一。
  一九四九年后,该庵一度改为他用。一九八五年落实宗教政策时,由原使用单位补偿现金二万五千元,信众亦竭力捐资,在云禅法师、云开法师主持下,在旧址西侧重建大雄宝殿、观音殿、玉佛楼、禅房、齐堂、山门等。本庵坐西南朝东北,背枕顺脉而下,逶迤起伏的穴山次峰,面临西山洋,与明宗山之北山相峙。主体建筑依凭山势重叠而上,仿古代建筑风格为六扇二进、上下二座之重檐悬山顶式砧木结构寺宇,占地一千三百六十八平方米,飞檐斗拱,昂然翘首,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一九八八年、一九九一年分别从缅甸运回两尊白玉佛像,一尊为释迦牟尼佛,高一.五米,重○.五吨;一尊为千手观音菩萨,高二.六米,重一吨,为古刹增添庄严。
  现任住持贤参尼师,福建省霞浦县人,四十余岁,一九七九年出家,师从云开法师,毕业于福建佛学院,兼任福建省佛教会第五届理事,宁德地区佛教协会第一届理事,霞浦县佛教协会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

所在地区 福建省宁德地区霞浦县西关
邮政编码 355100
办公电话 8891923

 

宁德市如是庵简介_如是庵开光_如是庵历史

本文链接:宁德市如是庵简介_如是庵开光_如是庵历史

上一篇:泉州市存善堂简介_存善堂开光_存善堂历史

下一篇:漳州市斗头庵简介_斗头庵开光_斗头庵历史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