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建善寺简介_建善寺开光_建善寺历史

时间:2019-07-09 09:54:38    编辑:

宁德市建善寺简介_建善寺开光_建善寺历史

  华峰山建善寺
  善寺位于福建省霞浦县城东郊华峰山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创建,初名“建福斋”,原建于旧温麻县治之安东乡安民里大葛洪岭之北(今沙江镇古县村南)。唐设置长溪县后,至景云二年(711)年随县城迁徙至邑地今所,改称为“建善寺”。贞元元年(785),一代高僧、禅宗之沩仰宗创始人——灵祐禅师(霞浦南乡人)依建善寺法恒律师祝发出家。会昌五年(845),唐武宗 李炎废佛时被废,至大中四年(850)僧大干和尚上奏复之,宣宗李忱御赐“大中建善”为额。宋建隆四年(963),威武军节度使驿巡官儒林郎吴慎辞撰写有碑铭,今尚存于寺内。乾兴元年(1022)始为禅刹。元丰元年(1078)进士陈襄重建,元祐二年(1087)县令马康侯移县文庙于寺内,至大观间(1107—1110),县令叶安节新建儒学复迁文庙于南郊菱湖。明洪武十九年(1368年)设僧正司署于寺,统管福宁本州及辖下的宁德、福安等县佛教寺院。明嘉靖已未年(1563),倭寇侵州城,县令徐甫宰恐寺为倭营及其蹂躏,不得已而令军民举火焚之,至隆庆元年(1567)重建。清康熙十年(1671)总兵吴万福、知州黄鼎扩建,雍正十二年(1734年)僧正司署随州升府而升格为僧纲司。乾隆九年(1744年)僧纲司云庵法师重修。二十八年(1763年)若贤法师、若义法师等续建,民国六年(1917年)碧松法师重修。民国三十年(1941年)二月,值闽海战事紧张,霞浦县立中学迁徙至本寺,历时半载有余。
  于1951年始,本寺先后被县政府借用为儿童教养院、县纺织厂、农具厂、酱油厂、工艺具雕厂和驻军某部所用。至1983年县人民政府落实寺产政策,归还佛教协会,重新塑佛住僧,恢复佛事活动。1984年列为本县开放寺院,嗣后由省人民政府下拨专款十万元人民币修葺殿宇。1985年8月,霞浦县佛教协会迁址于内,会长青光法师兼主本寺。1988年,县人民政府拨三万元人民币及地方檀越信士热心捐助续修寺院。
  建善寺坐北朝南,背枕华峰山,金山重其上,华峰支脉拱抱左右,龙首虎尾岗连其左,金字山、凤凰池接其右,与寨岗山遥遥相望。寺院主体建筑布局沿华峰主脉,横贯南北中轴线上仿宋代传统建筑艺术,为六扇三进一庑砖木结构之重檐悬山顶式院落,建筑面积达1668.4平方米,各组殿宇依凭山势,层层而上,古朴宏伟,严谨壮观。

  建善寺 福建省霞浦县城关东郊
  电话:0593-8894263
  邮编:355100

宁德市建善寺简介_建善寺开光_建善寺历史

宁德市建善寺简介_建善寺开光_建善寺历史

宁德市建善寺简介_建善寺开光_建善寺历史

宁德市建善寺简介_建善寺开光_建善寺历史

宁德市建善寺简介_建善寺开光_建善寺历史

宁德市建善寺简介_建善寺开光_建善寺历史

宁德市建善寺简介_建善寺开光_建善寺历史

宁德市建善寺简介_建善寺开光_建善寺历史

宁德市建善寺简介_建善寺开光_建善寺历史

宁德市建善寺简介_建善寺开光_建善寺历史

宁德市建善寺简介_建善寺开光_建善寺历史

本文链接:宁德市建善寺简介_建善寺开光_建善寺历史

上一篇:泉州市灵山庵简介_灵山庵开光_灵山庵历史

下一篇:漳州市九候禅寺简介_九候禅寺开光_九候禅寺历史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