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庵。佛缘庵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200多年的历史,离松口镇约1.5公里的溪南馒头山上。群山环抱,绿树成荫,清泉潺潺自流。庙宇经过整修,玲珑雅致,干净清静。站在山门远眺,可窥松口圩镇全貌,尤其是傍晚时分,看松江两岸万家灯火,更显得山城之秀丽。
梅县松口溪南有个馒头坑,这里林木茂密,清泉潺潺,清静宜人。清朝乾隆年间有斋姑黄留姑在这里建斋庵,以地取名 “馒头庵”,当初建庵时较为简陋,却也清静幽雅。人们在庵门前眺望,松口古镇沿河两岸风光尽收眼帘。引来众多的香客游人,因此馒头庵远近闻名,成为松口最大的庵堂。
到了清末年间,馒头庵的第三代当家是“阿松妹”,她年轻时长得异常漂亮,所到之处能吸引众多男士,有不少人慕名前来一睹她的芳容。她是个秀外慧中的女人,人们给她取了个外号叫“四面镜”。
一时被称为“绝代佳人”的阿松妹,怎么会到馒头庵当斋姑呢!
阿松妹名叫梁松英,她出生在松口大力村下梁岗梁屋的一个贫苦农家。因为家境贫苦,她在幼小的时候被卖到马头岗下一个黄姓人家做童养媳。长大后,她没想到自己所配的男人竟丑陋不堪,不但身材矮小,还不到她身高的一半,而且皮肤粗糙,如松树皮,酷似《水浒传》中卖烧饼的武大郎。人们嬉戏他们是“赤绳系错,彩凤随鸡”,这对阿松妹来说是十分不幸的,她当然不愿意这门婚事。在“圆房”(旧时童养媳的一种结婚仪式)的前一天晚上,她乘人不备在夜幕中偷偷逃出家门,一个人悄悄地来到馒头庵,宁愿出家也不愿跟丑男人结婚。她来到馒头庵说明原委后,庵里的斋姑们都很同情她,同意收留她在庵里。第二天她家里人到处寻找不见踪影,时间久了也就此了事。
阿松妹心灰意冷,来到馒头庵后,专心念佛,博得大家的欢心。过了一段时间,有一次,她打扮一番,跟当家的去赴松口圩。当她来到市场中心的柴圩坪时,她那天生的丽质吸引了众多赶集赴圩之人。人们纷纷向她围挤过来,目睹这位美人的芳容以饱眼福。一时间街上异常拥挤、热闹,就连店铺里做生意的人都放下买卖去凑热闹。
这时,人群中有位风流才子梁慎芝。他是松口仙口村人,清光绪年间廪生——参加考取秀才的考试中考取第一名的人,是享受当时州府按时发给银子和粮食的学生。梁慎芝是个性格耿直、敢于直言的人,说笑话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善于题诗作对,善唱山歌,是名噪一时的风流才子。因为不满清政府的官场腐败,他考取秀才后便不再求取功名。这天梁慎芝闲游松口圩,在热闹中正好与斋姑阿松妹打了一个照面,即被她的美貌吸引住了,即兴咏诗一首:
四面镜艳影四街,众生目睹绵心惊;
秋水微波盈盈转,钗光鬈影婆娑娑。
天宫仙女世间走,凡夫俗子莫问名;
香风吹过无痕迹,浪蝶犹恋画中花。
风流倜傥的梁慎芝自那日见了斋姑阿松妹后,她美丽动人的容貌便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因此,他经常邀一些朋友去馒头庵打麻将,久而久之对她起了爱慕之心。他曾写了一组诗表白自己的爱慕之情,诗名叫《红裳赋》,诗一时轰动了松口地区,还流传到海外。
然而阿松妹已入空门,一心向佛,四大皆空,她婉言谢绝了慎芝先生的厚爱。梁慎芝带着无限的惆怅离乡远去南洋,在印尼一呆就是几十年。馒头庵也因之而蜚声海内外,香火更为旺盛。由于阿松妹心灵手巧,又读过几年书,写得一手好字,为人处世深得人心,又真心出家,第二代当家人圆寂前不久,传授她为第三代当家人。阿松妹当家后,发挥她的管理才能,使庵中斋姑人品才艺双全,人们都乐于请她们做佛事。当时庵中常住斋姑二十多人。那时,她胸怀壮志,决心整修馒头庵,四处募捐,人们也乐善好施,很快募捐到一大笔资金。她把原有的庵堂修整一新,还扩建了馒头庵,使之更具规模。为答谢广大善男信女乐善好施与佛结缘,便把“馒头庵”改名为“佛缘庵”。同时她还在蓬辣滩岸边今镇江寺下面不远处建了一座“生缘庵”,在大埔县英雅镇那口村建了一座“法缘庵”,还牵头做了一些建路边凉亭、修路等公益事业。当时佛缘庵、法缘庵、生缘庵三个庵堂的斋姑互相交流联系,如有会期(宗教活动)各庵都要参加,庵中有时聚集斋姑百人群众千人,非常热闹。现在法缘庵和生缘庵随时代的发展已不复存在,而佛缘庵除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淡世外,1980年改革开放后又重振雄风。
本文链接:梅州市佛缘庵简介_佛缘庵开光_佛缘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