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芭焦寺遗址简介_芭焦寺遗址开光_芭焦寺遗址历史

时间:2019-06-21 20:51:46    编辑:

 芭焦寺遗址
  芭蕉寺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宋河镇芭蕉寺村。寺建于盛唐,宋代称圆寂禅院,后历经兵燹,院田几尽。清乾隆年间,海云和尚重修芭蕉寺。“芭蕉夜雨”为京山八景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盛唐时期,京山芭蕉寺是朝鲜半岛新罗国太子的住锡修行之地,后卒葬于此,山中有新罗太子墓,山中有泉,曰“新罗泉”。京山旧县志和当 地百姓口头,留下许多有关新罗太子的记载和美丽传说。康熙年间《京山县志》载:“新罗泉泉出山中,尝有新罗僧居此,语众欲归,神止之。僧言思故乡中水,神 指其地,泉即涌出,僧尝之味同故乡;僧又言思故乡鱼,神复指水得鱼,鱼形骨纤细,色斑、目赤。僧遂不思故乡。”“新罗太子墓:在县东北七十里,墓甚高大, 相传新罗太子慕禅,随其国僧入中国,居芭蕉寺,卒葬此。”“芭蕉寺:县北六十里,宋名圆寂禅院,在芭蕉山中,新罗僧所居,泉出比目鱼者也。”
   芭蕉寺在清代重修后,立碑记事,上刻《中兴芭蕉寺碑记》:“原暹逻僧奉唐太宗敕,住锡于兹。捣杖出泉涌暹逻泉,劈鱼养母,成比目鱼。载在县志朗如也。” 此碑文直接写明新罗太子是奉唐太宗之命,来京山芭蕉寺住锡佛事。光绪八年《京山县志》载:“新罗太子墓,在县东北七十里,相传新罗太子随国僧入中国,居县 之芭蕉寺,卒葬此。”中国地方志代代续修,代代转述相传。京山康熙志、光绪志中重要历史人物事件,也是从宋明典籍、省府通志、县志中转载而来。所以说,新 罗僧在京山芭蕉寺住持修行,若不是真有其事,几部旧志绝不会无中生有记载此事。
  关于新罗太子的这一记载引起了中韩两国学者的浓厚兴趣。 1994年,上海召开纪念我国历史地理学泰斗谭其骧教授的学术研讨会,中国学者在交流中向与会韩国学者介绍京山芭蕉寺的这一史实,即刻引起韩国学者高度重 视。会后,华中师大地理学教授刘盛佳来到京山,与县史志办、县博物馆同志一道研究史料,到芭蕉寺实地考证。其研究结果表明,在唐太宗时期,今天的朝鲜半岛 同时存在着高句丽、新罗、百济三个国家,呈三足鼎立之势。半岛三国、日本仰慕盛唐文化,常派遣唐使和皇室子弟到大唐读经学佛。有学者统计,唐代,仅新罗国 就派遣唐使团161次,使团中有使节、皇家子弟、僧人、翻译、歌舞伎等。新罗国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国都金城(今韩国庆州),新罗国奉行亲唐政策。新罗女 王金善德曾派太子到大唐读经学佛。京山在唐朝是朝中重地,设州置县,并派名宦重臣在此主事,唐代,京山大洪山中的寺宇闻名遐迩。研究推定,新罗女王太子入 唐后,即奉唐太宗之命,在京山芭蕉寺学佛,新罗太子的思乡故事便由此衍生而来。太子圆寂后,便葬于此地,新罗太子墓即在宋河镇芭蕉寺村的祖师岭上。   京山芭蕉寺、新罗太子墓、新罗泉,见证了中韩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也引起中韩两国艺术家的浓厚兴趣。2005年,两国演艺界已决定合作拍摄40集电视 连续剧《新罗情》,荆门市拟与韩国全罗道福安郡结为友好城市,京山也和韩国的一些道郡企业建立了经济协作关系,相互往来。新罗太子若九泉有知,将获得心灵 慰藉,不再感到孤独寂寞。

本文链接:荆门芭焦寺遗址简介_芭焦寺遗址开光_芭焦寺遗址历史

上一篇:荆门净业寺简介_净业寺开光_净业寺历史

下一篇:荆门东岳庙简介_东岳庙开光_东岳庙历史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