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兴龙寺简介_兴龙寺开光_兴龙寺历史

时间:2019-06-24 09:22:56    编辑:

 

  对于一个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刹宝寺而言,兴龙寺无疑是一处探寻古代宗教文化的活化石。兴龙寺位于叶县旧县乡旧南村,这里曾是叶公沈诸梁的封地,是刘秀、王莽昆阳之战的古战场,记述着叶邑故城的灿烂文化和东汉基业的风起云涌。
  12月16日,浓雾渐渐散去之时,记者在叶县旧县乡负责人的陪同下探访了兴龙寺。
  古代建筑保存完好
  从旧县乡政府出发,沿着叶公路往西不到2公里路程,越过井上沟,踏上百步梯,便进入宝刹兴龙寺。据史料记载,兴龙寺和刘秀庙的年代一样久远,建成于汉代年间,该乡孟庄村民俗爱好者袁天喜介绍,兴龙寺在历史上曾被称作兴隆寺,可能是谐音和吉利的缘故,但中华民族又以龙为图腾,所以在“隆”和“龙”二字上一直争论不体。从史料记载上看,自唐朝以来的文献记录中,都是以兴龙寺出现的。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兴龙寺也叫铁佛寺,在兴龙寺建成不久的一次洪水中,从上游漂过来一蹲大铁佛,人们视其为奇观,然而,当铁佛随洪水漂到兴龙寺附近时便销声匿迹,再也不见了踪影,人们深信这蹲铁佛是神灵显现,降临到了兴龙寺,所以有人称其铁佛寺。从那时开始,兴龙寺的香火一直很旺盛,来此的香客或乞福或求运,图得便是能够得到铁佛的保佑。
  站在兴龙寺正门前往里看,寺内始终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一般,这种感觉和兴龙寺的地势和很大关联,兴龙寺当初选址时也注意到了这种视野上的效应,据知情人介绍,兴龙寺的高度基本上和旧县乡境内唯一的凹照山持平,海拔在260米左右。兴龙寺东面被烧车河包围着,似乎在烧车河的襁褓之中。兴龙寺院内古建筑很多,如今保存完好的有正殿、后殿、多块石碑雕刻等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记者在寺内采访时,正好遇到了一位来自漯河市的香客,当记者问到他是怎样知道这个地方时,那个香客却微微一笑,似乎不屑于回答记者这简单的问题,他说兴龙寺很有名气,不但是漯河,就连山西、河北都有香客到这里虔诚向佛。正殿内有神像多蹲,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加上那不绝于耳的声声佛铃,一种置身极乐世界的飘飘欲仙之感油然而生。
  记者在该寺负责人的指引下,来到后院的一块石碑跟前,俯下身来仔细辨认上面那些模糊的字迹,上面记载着兴龙寺历次修整时捐献者的功绩,就连广西、南京、四川等地香客的姓名也曾在石碑上万古流芳。兴龙寺的建筑是典型的汉代风格,支柱型设计和镶嵌式结构,让整个建筑浑然一体、结实牢靠。据袁天喜回忆,解放后的几十年间,兴龙寺曾经整修过3次,当地群众都纷纷慷慨相助,以期保佑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家和业兴。记者看到,兴龙寺的后院,一座大殿正在紧张施工,随后寺院负责人便拿出了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批文,她还充满自信地告诉记者,有了政府对宗教大力支持的好政策,她们会把这里的古建筑看管得更好,把这一座古刹宝寺管理得更好。
  历史文化积淀厚重
  旧县乡南村70多岁的程富有老人得知记者的来意后,便急忙上前和记者交谈,他见到记者对他的话详细记录时,老人更加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据程富有介绍,在兴龙寺东北方不远处便是昆阳之战古战场,公元23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率领8000余人在此大破王莽40万新军。被缴获的战车等军用物资在昆水附近烧毁,一直燃烧了3个月之久,所以这条河流又叫烧车河。抗日战争时期,村上的群众不时还会在烧车河里捡到一些散落的车轴、马蹄铁等文物,拿去同老日换回一些大洋补贴家用。刘秀、王莽昆阳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在这里大人小孩子都能说上几句关于昆阳之战的故事。除了媒体上多次报道的“半夜鸡叫”之外,还有“烧车温泉”、“宝寺钟声”等耐人寻味的传说故事。传说刘秀当年在兴龙寺一带大败王莽之后,火烧辎重,由于燃烧时间过长,加上是“天子”所为,烧车河兴龙寺一段的河水便呈现出一半温泉、一半冷水的奇观。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兴龙寺的修建,河水才成了半温半凉,当地群众多半相信前一种说法。记者来到人们所说的那湾温泉旁,伸手亲自体验,果然如村民们所说,河水明显存在温差。关于这种“温泉效应”,随行的乡政府负责人的解释是,由于这湾河水处在浅水区,加上避风向阳,所以温度经常比深水区的要高出许多。“宝寺钟声”的传说和兴龙寺有关,相传兴龙寺建成不久,人们便经常在深夜时分听到钟声,大致方向是从兴龙寺内传出的,当地群众不得其解,便趁白天到寺内看个究竟,并没有发现寺内有钟、铭等器具,除了木鱼之外,几乎没有可供敲打之物,所以人们断定是铁佛显灵,人此便对兴龙寺严加保护,不容许任何人去破坏和伤害。据兴龙寺负责人介绍,她们还经常把一些佛家经典名篇摘抄成小册子,赠经那些前来乞福求运的香客们,以期保佑他们健康、平安。兴龙寺的信徒们很注重和村上群众搞好关系,据介绍,她们先后出资3万多元修通了村内的交通干道,每逢夏秋收获时节,她们还主动把门前宽敞的水泥路腾出来,让农户在此凉晒粮食,还积极帮助农户收获、播种。这些看似小节的事情,却融洽了和当地群众的关系,也奠定了兴龙寺在这里发展壮大的根基。
  感受昆水三朝奇观
  走出兴龙寺,记者发现,兴龙寺周围昆水三绕、紫里浮萍、柳树湾等景点个个都有不小的来头。烧车河在这里自南向北拐了三个弯,象征对兴龙寺、泰山庙、刘秀庙的朝拜,被称为昆水三朝。烧车河在此转弯形成了紫水塘和柳树湾。紫水塘内生长的紫里浮萍为叶县名药,对治疗感冒有特效。据史料记载,楚惠王二年,叶公平白公胜乱曾在柳树湾整兵集合。而当时短兵相接、人仰马翻的古战场如今已变成了沃土良田。在和平年代,这里的人们辛勤劳作、休养生息,到处充满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人们所说的昆水即围绕兴龙寺向北注入澧河的烧车河。记者从兴龙寺前的晒场边出发,在村上热心群众的指引下,沿着阡陌小道,来到烧车河的第一个转弯处,站在已经废弃的漫水桥上仰望兴龙寺,果然有些朝拜的感觉。清澈见底的河水,时而会有一群小鱼儿游过,自然的和谐昭示着这里群众的富庶和安康。顺着烧车河往北行走,大约有10几分钟的路程,便来到了昆水二朝的泰山庙前,两岸数百亩良田种植着小麦和油菜,绿油油的一片,显得生机盎然,偶尔几只山羊从身边经过,叫人陶醉于这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般生活。从泰山庙沿烧车继续往下游行走,至刘秀庙附近,便到了人们所说的昆水第三次朝拜之处。烧车河绵延至此,已经完成了它的行程,在前方不远处注入了澧河,这次转弯看上去象是人为的。据村民介绍,这是为了在汛期时保住两岸的500多亩农田才把烧车河人工改道,这项工程大概发生在解放后的50年代。
  昆水三朝奇观可能是因为地势变化和河流改道所致,但这些巧合却让这里的群众笃信是烧车河对兴龙寺、泰山庙和刘秀庙的朝拜,所以更加坚定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程富有老人告诉记者,虽然大家都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他们更愿意相信这是神灵的庇护,心里有了底气,生活起来就格外得有滋味。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人们对发展经济奔小康、构建和谐创大业的强烈愿望。
  对兴龙寺的采访结束后,随行的旧县乡负责人表示,以后会进一步加大对兴龙寺、刘秀庙、叶公陵园等珍贵历史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力度,把这些活化石看好、管好、用好,在文化、旅游和历史资源等方面整合优势,大力发展乡域经济,努力构建文化旧县、和谐旧县。

本文链接:平顶山市兴龙寺简介_兴龙寺开光_兴龙寺历史

上一篇:平顶山市观音寺简介_观音寺开光_观音寺历史

下一篇:平顶山市龙泉寺简介_龙泉寺开光_龙泉寺历史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