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门
寺内景
观音殿
觉海禅寺位于浙江省德清县境内,始建于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十年(354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后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僧彝昌主持建寺,初名“兴善寺”;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改名为“觉海禅寺”。彼时寺基广阔,东至菩萨桥,西至现德清县三中;东西两塔院;寺宇僧房鳞次栉比;香火堪称鼎盛。
寺院建筑包括大雄宝殿、天王殿、接凡桥、放生池、观音殿、罗汉堂、迎圣桥等。其中颇具本寺特色的主要佛教建筑是:
大雄宝殿。初建于晋,毁于明武宗正德十年(1515年)一场大水。现在的在雄宝殿系1996年12月第三次重修。新殿面积430平方米,五开间,宽近22米,进深约10米,高近19米。上盖紫红色琉璃瓦,屋顶避雷针两旁双龙抢珠;二尖有飞禽走兽;上下两层,四方八角,每角挂有铜风铃;周围柱头樟木雕刻五百罗汉,尊尊装金;上下廊檐有百鸟朝凤图;18对门窗扇雕刻全本西游记,红漆金色。大殿青石门槛,走进正门即脚踏莲花。大殿正中设石刻佛座莲台,供奉五米高释迦佛像,头顶有极大宝盖一双,周围挂金银珍珠和菩提子。旁有阿难、伽叶两尊者;左有骑青狮文殊菩萨,右有骑白象普贤菩萨;四周围绕十六尊者。
观音殿。因唐末年在寺前河东桥洞边得漂水一木,其形酷似观音,后请工匠稍事雕刻,即成观音大士佛像,供奉于殿内,故河东桥曰:“菩萨桥”。观音殿于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年)毁于大火;复建后再次毁于清军与太平战火。清同治十一年将全寺瓦砾堆于一处,叠石为山,命之曰“灵泉山”并建殿基上,即今之观音殿。
放生池与接凡桥。放生池原在天王殿后,池中央砌有拱形小石桥,名曰“仙桥”。池中除放生鱼类外,尚有大可一围龟头两双,据传清光绪年间张文祥为行刺南京为道台,练剑、磨刀于池畔。池后原有两人合抱之大础石及合抱粗梧桐树四株。十年浩劫期间池、桥、树均被毁。后重建“七宝池”和“接凡桥”,池宽25米,深36米,面积1016平方米,雨不满,旱不干,始终保持2米水位,不分春秋。池底植宝藕,池中开五色莲花。有金、银色小鱼数千条。池边36块石板立36尊石狮。新建的接凡桥长9米,宽44米,九品莲花九步高,左右两边石栏板雕石狮16对,且雌雄成双。周围百姓传说:“觉海寺里跑仙桥,免脱阴司奈何桥”。所以人人都要求“跑仙桥”。
新建圆通殿,中间莲台供杨枝观音菩萨,左有千手观音和药师佛,右有地藏菩萨和阿弥陀佛,殿前左右两旁有广玉蘭二枝,宝塔式珠珠柏整齐排列。
觉海禅寺现任住持慧元法师。
电话:0572--8445502 0572-833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