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严经义海卷第十四(经四之四)颇四
(凡遇圆相即是标辞与?同其上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前佛所劝意明如来藏体清净本然由乎强觉分成六妄若能返照从一根门入一性海法界一相更无六一之异故云深入一门六根清净今阿难将谓六根有实元是一体若是一体又何分六故令请示一六之由)。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
(解孤山曰见谛所断之惑即八十八使也)。
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
(修道所断之惑即八十一思也)。
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生住异灭即同体无明也分剂头数谓初住以上至于妙觉四十二品也○?一六之情正是法执执根是实有一六故阿难初果虽破我执尚有所余烦恼俱生犹未断故况此法执是所知障无明住地此障最细名为根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标八十八使者谓苦下具一切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禁取集灭离三见谓身边邪三见道除于二见谓身见边见上界不行恚谓欲界四谛下见道门中惑都三十二上二界四谛下都除瞋止有二十八使二界共五十六使通前欲界三十二成八十八使此八十八种粗重分别烦恼兼是能障见谛之惑也初果人所断故云见所断惑无始虚习者谓小乘修道中思惟惑也亦谓之四俱惑分别俱生一贪二瞋三痴四慢此是欲界俱生四惑到小乘第三果始尽断色界思惑除瞋无色界亦尔二界共六并欲界四都十使此皆修道中惑通前八十八都九十八使也此是小乘四果中我执分别我执俱生经云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者大乘中法执也)。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
(?如文○标六一若存是非锋起)。
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
(?若言一者六用应同眼合能闻足应解说今汝不然)。
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
(若言六异应不相干一处问经二何致问)。
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
(初二句结前互破后二句显无一六根体元无何一六之有乎○解非一终六用中相背故非六终一性中相知故而此六一同异失准并是虚妄终不下正显真性无一六相)。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圆明藏体非一六之异○无始颠倒六根强生闻说解六又执是一一六形待虚妄相生没于四流迁改不息知见移易变一为六故云沦替虽得六销犹未亡一者据汝所解虽欲除六而不除一以执六根是一体故又初果人不取六尘名为六销执根有体名未亡一般若云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涅盘亦云须陀洹人虽生恶国以道力故不作诸恶不因六尘所惑不造新业或认六尘销处见惑不生执一无为果体故云犹未亡一○解犹未亡一者执有涅盘也以小乘所证全是无明故资中云不因六尘所造新业名得六销尚迷六根而为一体故未亡一私谓沇师所解一体之义异乎涅盘但一义未明耳应知下文见精乃至知精元是一体)。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
(太虚譬如来藏群器喻六根异空如见精等)。
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太虚如来藏也群器六尘也异空六根也法界藏体非一非六由尘发知成六根异尘若不缘根无所偶六既不立一亦不成尚非同异之名岂安一六之相)。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
(本一圆常妙湛明性所相妄现分明暗殊明暗相形动觉湛性性相和合执成妄觉故云黏湛发见斯则所妄既立生汝妄能○解孤山曰黏湛发见者生汝妄能也下文云流逸奔色即炽然成异也私谓黏湛发见者由明暗等尘染起净性也他皆仿此)。
见精映色结色成根。
(?见精即妄觉也能所相熏互相交织根结便成故云结色成根)。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
(既觉明相杂黏湛合成由是名为清净四大即胜义根也○解槜李曰此胜义根虽用能造所造八法为体是不可见有对色能照境发识乃圣人所知之境其义深远非同尘境粗浅故名清净此是染中说净非无漏妙明之净也)。
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胜义根色属不可见而有对碍故寄世俗根所依处蒲萄之相表显胜义奔取本境明暗之相故云流逸奔色下之五根大意皆然故不细释例如此知○解此浮尘根亦名世俗根以粗浅易知故翻前立名亦用能所八法为体今言四尘者但举所造也问浮尘但以胜义为依处不能照境发识何言流逸奔色答理实胜义然浮尘是所依处举所依显能依也又连上清净四大为言义亦无失)。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听精即妄觉也既动静互相击发鼓真成妄失真湛性遂发听精卷彼声影结影成根声性虚散故须卷摄以成听义既卷成根还如卷叶)。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黏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通塞相发觉明映香于妙圆湛结成鼻处香气上腾根垂下取如双垂爪)。
由恬变等二和相参于妙圆中黏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所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恬变交参妄真黏合心境相结揽以成根约所依相如初偃月)。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觉精映触抟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离合触摩湛圆随妄觉触相待抟取成根能造所造二具八法是不可见寄所依处如腰鼓颡)。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黏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妙圆无动生灭妄陈和湛成知知还揽法根境既结奔趣无休以六根中随一摄故如前五根亦名四大居在身中不彰其相如幽室见然此意根本由生灭妄尘所结妄尘不离妄觉影明若以有色无色为诤论者犹邀空华结为空果故此所明六皆四大无相违也○解孤山曰根元下此取由圆心根为虑知之所托也故胜义根还是清净四大如幽室见即浮尘根为意思托附如处幽室正法念经云如莲华开合者是也)。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发光。
(?性觉之体本有真明由彼妄觉影明忽起遂令真觉隐于精了失真照性妄觉影明自相黏执熏变击发结成六种知见之光故此六根由迷发现发现之相广见上文○解由彼觉明真明也有明明觉妄明也迷彼真明故云失彼精了成此妄明故云黏妄发光)。
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由境有根如风起浪境风不息识浪奚穷故离尘境无根识耳○标离于六境何有六根)。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
(?不随六境也)。
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
(圆脱圆销也执境成根因根有碍执心不起诸见自亡○既不相缠自然圆脱下文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故云伏归元真发本明耀楞伽云不了心及缘则生二妄想了心及境界妄想则不生妄既不生即发明耀皆斯义也○标复云一根既返真源六用自然休复○解私谓阿难所疑一入六净正释在此)。
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见闻觉知由尘所发毕竟无体今非此等斯拣妄也明不下显真谓真妙觉明不循根境即不逐缘生不因境起了然自觉即是性明圆觉亦云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此亦拣非知觉显是真明岂依根尘而始显发故云寄也由是寄故互相为用○解寄二种根觉明开发故千二百功德根根互用也孤山曰用有真似似如法华真如华严)。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
(?阿那律陀云无灭斛饭王子以多睡故如来呵之从此精进七日不眠则失双目佛令修天眼系念在缘四大净色半头而发见障内外明暗皆瞩照三千界如观掌果故云无目而见)。
跋难陀龙无耳而听。
(跋难陀云贤喜与难陀龙常护摩伽陀国雨泽以时国无饥年瓶沙王年报大会报龙之恩人皆欢喜从此得名难陀云欢喜为目连所降无耳而听未详缘起)。
殑伽神女非鼻闻香。
(殑伽亦云恒伽此云天堂来此河从无热恼池南面银象口出流入东印度主呵之神是女故云神女非鼻闻香未见其缘)。
憍梵跋提异舌知味。
(正云笈房钵底此云牛相经云我有口业于过去世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呞者牛凡食后常事虚哨时人称为牛呞也异舌者未见别缘或可既云牛相即其牛舌也而能辨了人所食味故云异舌知味)。
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
(舜若多云空即主空神也无色界天亦是此类随其所主亦无色质既为风质者此约体不可见故云元无以佛力故故能暂现亦显有定自在色无业色也无色界天泪下如雨正是此事)。
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得灭尽定大小俱有然修意不同谓灭六全尽七染分摩诃迦叶入鸡足山待弥勒佛俱舍即云已入涅盘余说入定圣说虽尔若例今经付嘱阿难故知入定涅盘俱不可测既知身在已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妨作用故维摩云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即斯义也然上所说欲显真觉不假根尘且引六人略以为比于中有业报者有修得者有发真者○修得发真全是真用业报所感以浅沉深俱是不由于根而觉知无失耳○解然此六人或是凡夫业报或是小圣修得斯皆妄力尚不依根何况圆脱岂无互用)。
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三界万法皆由无明妄念而得分别今六根既拔尘无所黏妄念不生性明内莹故得浮尘幻相器界虚空一体圆成归无上觉故下文云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又云汝等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斯则万法融真一切常住无情成佛复何疑怪若谓无情不能起行无成佛义斯则何异犹邀空华结为空果法空智塞我相见深无情若使不成心外有法宛尔空谈圆实心语相违岂不谬哉○解私谓真智如汤妄境如冰了妄即真化成智觉)。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
(?此则近以六根隔越不相通用尚有知觉同者岂况真觉须假根尘耶○六根无辨故云黯然头足不分故云相类若以手摸头足明辨与见无异故云知觉是同○解前明真觉不由于根故举那律无目能见等今示真觉不假于缘故指世人暗中有辨也彼人即合眼之人循体谓绕他人之体知觉是同言暗中知觉与明中所见不殊凡夫尚有不假明缘而能有辨况圣人真觉何藉缘发乎)。
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初二句指妄谓从根境缘所生见故云缘见不明下结真谓不逐缘生不由境起○湛然常照明不能发暗不能昏纯一真觉内莹清净此体发现根尘识心一时圆妙故前文云应念化成无上智觉○解缘见指妄不明下显真略示明暗诸缘例尔)。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
(?如文○标前文云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灭不生无有是处)。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盘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菩提云知觉即智果涅盘云寂灭即断果离伪妄无迁改故曰真如照察不变名为佛性庵摩罗云无垢离障所显即白净无垢识也不与妄染相应含藏无量功德名空如来藏能现身土离倒圆成鉴周万有名大圆镜智七名虽别一体无殊坚固凝然常住不动如金刚也○解孤山曰七名虽异其体元同要其所归只是究竟所显一心三谛耳无染无缺故清净圆满不迁不变故体性坚凝金刚王喻于坚义也)。
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
(?离尘无体六根皆然故前举见听后指意根犹如者指辞也○标此阿难执断为常盖示相怀疑也)。
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
(?因缘所起自体本无故云毕竟断灭进退推求无我心者以分别不亡真觉难显但有断灭不觉妙常故云将谁立因求无上觉○标此全同圆觉普贤徴释用心也彼经云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云云○解私谓进退循环者进思常果退惟修因又进思修因退惟断灭疑情宛转如循环然)。
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惟愿大慈开我蒙吝。
(?如来说有湛精圆常洎今所推唯是断灭明言虽有考实元无若此相违真实何在岂不同于儿戏之论耶○标前文云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无有是处故云违越诚言也)。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分别真妄能所强生为颠倒因迷常执断名为真倒今以现事验令知悉无执断灭故云当除汝疑)。
即时如来来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我闻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不闻时罗睺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又言俱闻。
(标阿难未晓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只认随尘起灭盖示相曲为今时迷者也)。
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击钟三问审定称訚欲转问宗又令重击 一则[后-口+十]成矫乱一则显其性常令知生灭之中有不生灭不因声灭不因声生生灭圆离即常真实斯则了然常住何断灭之有乎)。
如来又来罗睺击钟问阿难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答言无声有顷罗睺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少选犹少顷也有顷犹顷刻也皆时之少分也三问三答只是定其言声○标有声之时是声尘自起无声之时是声尘自灭而此闻性本自不生今亦无灭阿难示相迷常执断洗荡疑情○解少选有顷皆显理问)。
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问声有无令释所以前答闻之有无亦以钟声起歇为释今答声之有无亦以钟声起歇为释将验其情随言印顺耳)。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唯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
(斥破意者此闻若因声有则不离声若离声有此是真闻汝今但执随声之闻此闻既不离声只合是声不合名闻又言是声又言是闻既随言印顺故成矫乱○解此约闻性责于闻声也夫闻性离声无生无灭何因击钟而言其闻既言其闻何故再击又言其声是知言闻不合谓声言声不合谓闻自语矫乱为不诬矣)。
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
(?初二句牒其所计若实下五句破其断无若实此闻随声而灭则汝一身应如木石再击钟时如何闻响知有下五句对释无生有无之知自属声境且不关闻故云自是声尘或无或有闻性常然未曾起灭故云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下二句反结有性闻若实无证无者谁既若知此是无闻者验知不灭岂随声无)。
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闻性不动其犹镜明声生声灭正如影像岂由影像有去有来令其镜明为生为灭故下文云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解文有两节初知有等以闻对声正简妄闻以显真闻知犹闻也次是故下以声对闻正简声尘以显闻性汝闻妄闻也)。
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镜明不动影像随形苟见像之去来而曰镜之起灭者倒之甚矣声闻无辨遂迷故此结劝不可更言离声无性○标声是尘闻是性性如明镜尘如影像○解前阿难通疑六根离尘无体云何将此断灭为因欲获常果如来所以别显闻性为常者诚欲发耳根圆通之机也)。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于时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
(?睡人六识归种思觉不行但任运闻即真闻性若唯约喻睡人应无闻性但约不随根起非由作意故是真闻如下文云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故知即显真闻不须约喻)。
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形命虽迁真常不动妄识尚在况乎闻性随汝销谢○解所举??事验妄识至昏而真性不昧也复恐惑者谓寐虽不昧死岂不灭耶故重示云纵汝形销等)。
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随尘生灭逐念流动无始至今未尝停息不能于妙常寂绝念而游于真觉明亡缘而照杂染流转生之又生区区若是何由取证○标从无始来循诸色声者由迷己为物故于是中观大观小六道四生▆昧觉性也)。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若能忘缘内照不逐前尘尘既不缘根无所偶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净觉现前寂照明露斯则守于真常根尘销落也想相即境情即是根根境识三俱能染污障翳般若于无主法不能明了故名尘垢今既远离于法明见即是证无生忍故云法眼应时清明于大菩提斯可希冀耳○标守于真常常光现前者下文云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十方国土皎如琉璃内含宝月根境识三即三德秘藏也○解通别二惑俱名尘垢真似所证皆号法眼此眼具五方曰清明)。
首楞严经义海卷第十四 颇四
音释
分剂
(分扶间切剂在诣切分剂限量也)。
黏
(女廉切相着也)。
绞
(古巧切)。
颡
(写曩切)。
瓶沙
(梵语也此云模实瓶蒲丁切)。
呞
(抽之切)。
肖
(才笑切啮也)。
吝
(良刃切鄙也)。
矫
(举夭切妄也)。
捣练
(捣都皓切敲也练郎甸切熟素缯也)。
遄
(市缘切疾也)。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