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中阴身
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中阴身」。所谓「前阴已谢,后阴未至,中阴现前。」前阴已谢指此期寿命已尽,后阴未至意谓尚未投胎。就一般而言,人死后皆有中阴...人生有八件事是不可替代的
看到幼小的孩子写作业,妈妈爱子心切,就说:“孩子,你睡觉吧,作业由妈妈代你来做。”直到有一天,孩子的手被小刀割破了,他就大叫:“妈妈,好痛喔,你来代我痛一下...境界折磨是修行的最佳环境
修行要在最困苦、最不好的环境,越是能修忍辱,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环境。 我们说出家修心,心要怎么修?就是没有分别心,心净则是佛。我们轮当执事人,与十方众人...修学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法门
观世音菩萨手执净瓶与杨枝,以瓶中的甘露水,遍洒人间。净瓶与杨枝,代表了观世音菩萨普救世间的伟大悲行。 世间如火宅。现实人生的种种缺憾、内心的种种烦恼,众生心中充满...佛说盂兰盆经讲义
佛说盂兰盆经讲义圆瑛大师著 佛说盂兰盆经 盂兰盆供仪规 自序 《佛说盂兰盆经》讲义 佛说盂兰盆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大目...修净土人适宜广学多闻吗?
修净土人适宜广学多闻吗?印光法师答:末世众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决难如愿。至于各宗法门,俱应研究。而智识浅鲜,世务纷繁之人,何能兼顾。欲学余宗,必须净土已得大通,了无疑惑,方可。若...念佛应如何起信发愿?
...持戒的功德和犯戒的过失
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名戒义。大集月义经说:‘诸仁者;离欲义是戒义,解脱义是戒义,休息义是戒义,尽义...沙弥救蚁得高寿
佛在世时,有一比丘已证道果,得六神通,知道随侍身边的小沙弥,再过七天,性命将尽。因此命沙弥回家探省母亲,并吩咐他说:“八天以后再回来”其目的就是要他命终在家中。小...折服现行烦恼是修心要务
“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是净土士宗第十二代祖师清初的彻悟禅师提出来的,对我们的修行很有帮助,现分四个问题来讲。第一,修行为什么重在修心。 修行,也可以说修正我们的三业...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