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佛教伦理学探究

  提要:在印度的宗教哲学传统中,佛教原是一个重于生活实践的宗教,而在宗教实践的过程中,所牵涉到的伦理道德与价值观念问题,佛教则有一个以其基本教义为基础的理论体系。这一...
佛教伦理学探究

吕建福:六祖《坛经》“净土说

  六祖《坛经》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于禅宗之弘扬,贡献极大,可以说是“中国禅”的根本经典。在中国,凡稍知佛法者,几乎无不知晓六祖《坛经》;尤其是文人士大夫学佛,《...
吕建福:六祖《坛经》“净土说

大菩萨

大菩萨人、事、物是一个道理,都是因缘所生法,也就是成、住、坏、空,亦即条件是成、住、坏、空。在成的条件中,不多一点,也不少一点,就叫作满足了必要条件和充足条件;住是住在空间、时...
大菩萨

神秀的禅法思想

...
神秀的禅法思想

谈感应

有些初入佛门的人对佛理的追求远不及对感应的追求。那到底什么是感应呢?简而言之,此处有感,彼处有应。对于修行人而言,此处有感是指恭敬心、诚敬心到了,发自内心的,是真真的有...
谈感应

佛教媒体社会责任之思考

佛教媒体社会责任之思考刘元春  2010年12月2日上午,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研讨会在上海玉佛寺召开。中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所研究生导师刘元春在第一场学术报告会上发表了题为《佛...
佛教媒体社会责任之思考

中观无自性之研究

中观"无自性"之研究无自性是事物的真实状态,犹如行云流水般的畅通,  形相不断地转换,鲜活而丰富,不是任何东西可以局限的;  可是当自性见生起时,犹如水结成冰,  一块一块地相互碰...
中观无自性之研究

忍辱行与社会责任

  大乘六般若波罗蜜多之一是“忍辱”,“忍辱”是大乘信众的基本行持。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分析,忍辱实际上主要着眼于个人,是为了转变个人的心行和业报,以获得解...
忍辱行与社会责任

当代居士学佛之特点及其趋势-

当代居士学佛之特点及其趋势-以湖南为例※ 作者: 徐孙铭-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  湖南佛教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光辉的一页。肇始于西晋泰始四年(268)法崇法师在长沙岳麓山建...
当代居士学佛之特点及其趋势-

佛家说“吃”

...
佛家说“吃”
  • 首页
  • 254
  • 255
  • 256
  • 257
  • 258
  • 259
  • 260
  • 尾页
  • 共 324 页
  • 版权所有:大悲咒功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