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兴国寺简介_兴国寺开光_兴国寺历史

时间:2019-06-24 18:49:23    编辑:

  高唐梁村兴国寺塔位于高唐县城北15公里梁村镇街内东北,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梁村兴国寺塔的建筑年代已无考,清代《高唐州志》中把它称为“宋塔”,从其建筑格局看也应为宋代遗物。1986年对塔基进行维修时,在距地表5米深处挖掘出土的明成化十四年“敕赐重建兴国寺碑记”碑身半通,碑帽一块,说明此塔在明代曾经维修。

  闻名遐迩的兴国寺古塔,为青砖砌筑,塔身13层,高37.5米,虽逾千年,雄姿不减;塔下唐代古槐,几经雷火仍生机盎然,与古塔相映,人称“唐槐宋塔”,叹为观止。古朴典雅的清初“文昌宫”大成殿系南定景定五年(1264年)所建,飞檐挑銮,画栋雕梁,殿前大观八行碑,为宋朝丞相蔡京所书,国画大师李苦禅少年曾在此读书。

  高唐梁村塔位于高唐梁村南兴国寺遗址,原称兴国寺塔。梁村塔为平面八角,现存11层,通高37米。楼阁式,砖石结构。清光绪《高唐州志》载,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建兴国寺,有浮屠十三级。所谓十三级,疑将刹顶相轮作为层高计算在内,或修复时省去两级,何时修补,亦无文献记载。其底层边长2.85米,自下而上逐层递减,砖雕双跳华拱,一层挑檐上起平座,塔身底层北向砌垂花券门,门上有砖雕花饰。可登临,现在未开放。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年久失修,塔身破坏严重,对其进行了两次维修,第一次只对塔基进行加固,第二次对塔动了“大手术”,该塔被改成十一级,并且被改为宋朝建筑风格,维修使塔脱去“唐装”换上了“宋袍”(八个角上被修上了兽头,原来并无此物),经过这次“美容”,梁村古塔确实像宋塔了。另据查证,目前全国现存的唐塔已为数不多,而宋塔则有数百座之众,如果恢复塔的历史本来面目,十三级唐塔确系国内罕见的古建筑。
  现在新建兴国寺由释圣吉和释果正负责,内有唐槐、古塔不变.新建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碑廊、锺鼓楼等。
  塔为仿木楼阁式建筑,外以青砖白灰、内用青砖沙灰砌筑,塔身内部的角檐及踏步、塔门等处施有木筋。平面呈八角形,边长2.85米,对边直径6.85米,总高38.8米,共11层,上设宝顶。塔基占地面积为33平方米。从下至上逐层收分,瘦俏挺拔,其他为单檐,檐部斗拱构件以青砖切割、磨制而成,做工精巧。门洞北开,可攀登。由于塔体瘦俏,攀登方法也较别致。攀登时二、四、六、八级从西门入,分别到其上一级的东门出,三、七和五、九级分别从南门与北门入,十、十一级为上、下、东、西相通的十字通道。上、下进门前从外檐绕行。很多游人攀登过后,也不知道是按什么路线登上与回下的,好像走过一趟迷宫。
  在塔的第一层系重檐,檐下设斗拱,北有门洞。二层以上每层4个门洞,塔顶为全葫芦状。全塔共设门22个,每面各铸石佛一尊,盘膝而坐,线条流畅,还有地宫里的3尊,共有佛像25尊。一层为师子佛,二层为焰肩佛、阿閦(读:处)佛,三层为持法佛、大光佛,四层为最胜音佛、须弥相佛,五层为难沮佛、大明佛,六层为释迦牟尼佛、日月灯佛、大须弥佛,七层为名闻光佛、宝相佛,八层为日生佛、须弥光佛,九层为网明佛、妙因佛,十层为不空成就佛、宝胜佛、药师琉璃光佛、阿弥陀佛,十一层为如须弥山佛、无量精进精佛,地宫为圆通菩萨(四背观音)。
  在塔北10米处有唐槐一株,这棵古槐位于原兴国寺之大雄宝殿前,系寺僧所植。槐约十数围,高六丈许,树干苍虬,枝叶畅茂,福荫二亩余。中已空,内生瘿,俗谓之槐胆,旧云,槐非千年不生胆。此槐传发奇闻甚多。1971年夏,遭火焚;次春,余干突发新枝;1998年奇繁幼槐,壮茂茁发。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地之灵气吧。
  兴国寺塔和唐槐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玞珪编辑)

本文链接:聊城市兴国寺简介_兴国寺开光_兴国寺历史

上一篇:东营市天宁寺简介_天宁寺开光_天宁寺历史

下一篇:德州市杨和尚寺简介_杨和尚寺开光_杨和尚寺历史

相关百科